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利用树脂相荧光法测定阿苯达唑含量的新方法。在这个方法中,具有选择性包结吸附性能和良好的透光性的β-环糊精树脂(β—CDP)被用作阿苯达唑的包结吸附剂,β-CDP阿苯达唑包结物的荧光强度可利用5mm比色皿直接在固相下测定,实现了阿苯达唑的分离、富集、测定同时完成。在碱性介质中,阿苯达唑的最大激发波长为221nm、发射波长为351nm。该方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线性范围为4.0×10^-6-3.2×10^-5g/mL。树脂相阿苯达唑荧光强度明显高于液相。所提出的方法应用于片剂中阿苯达唑的含量测定,结果满意,添加回收率可达到98.0%。  相似文献   

2.
报道在常压下制备β-环糊精与联苯包结物的方法,并用差热-热重分析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研究了包结物的形成,初步探讨了包结物机理和条件,为β-环糊精与联苯包结构在柑桔保鲜中的应用提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以β-环糊精(β-CD)作为壁材、采用包结络合法对茉莉香精进行微胶囊化,得到了缓释性较好的茉莉香精微胶囊,同时分别讨论了芯材和壁材比例、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微胶囊效率、产率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随着壁材含量的增加,包埋率降低,留香时间增长;2)当反应温度在55℃左右,反应时间5h,微胶囊效率高.并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对所制备的微胶囊进行了结构分析和表征.  相似文献   

4.
为使铝型材生产产生的含氟废水经处理后达到[F -]≤20 mg· L -1的要求,采用CaCl2进行除氟处理,对不同工艺条件下含氟废水的处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H值范围宜控制在6.0~8.0之间,当氟单离子浓度在200~300 mg· L -1时,投加CaCl2的量与F -质量比为4∶1;当氟单离子浓度<150 mg· L -1时,需增大CaCl2的投加量,沉淀时间应≥2 h。  相似文献   

5.
采用离子球模型研究了强耦合氢等离子体中杂质Be3+的原子结构和光谱性质随离子球大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强耦合等离子体的屏蔽效应对其中的原子结构和光谱影响很大,而且不同模型给出的结果有很大的差别;在离子球模型下,类氢的轨道电离能随着屏蔽效应的增强而单调减小,轨道的简并度解除,但是随着屏蔽效应的增强,轨道将二次简并,轨道能级关于角动量发生发转;不同主量子数n两能级之间辐射的光谱随着屏蔽效应的增强先红移而后蓝移,在非相对论情况下,屏蔽效应引起同n轨道能级劈裂,辐射出新的光谱,该光谱随着等离子体效应的增强先蓝移后红移,经过再次简并后继续蓝移,直到不再辐射出光谱为止;轨道之间的重叠积分由于等离子体屏蔽效应先减小而后增大,从而振子强度随着等离子体屏蔽效应的增强先减小而后增大.目前的计算数据与可查的数据非常符合.  相似文献   

6.
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水凝胶pH值对溶胀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aCl2为交联剂制备了一系列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水凝胶。研究了羧甲基壳聚糖与海藻酸钠溶液的配比、交联剂的用量以及pH值对水凝胶溶胀率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pH值时水凝胶的红外谱图。结果表明,pH=1.0、3.0时,水凝胶收缩,而pH=5.0、7.4、9.0、13.0时,水凝胶溶胀随pH值增高,其溶胀率增大。当两者配比为1:3,pH 9.0时溶涨率最大。同时,红外谱图证明,水凝胶的pH敏感行为是氨基和羧基基团结构的变化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为优化污水处理厂化学除磷效果,以液态聚合氯化铝为混凝剂研究了投药比(β)、p H值、反应温度和搅拌强度4个因素的除磷效果。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磷去除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考察了β值、pH值、反应温度之间的交互作用,利用Design Export 8.0.6软件建立二次多项式响应面模型。模型拟合结果显示温度这一因素对磷去除率的影响显著,几种因素的影响排序为温度>β值>pH值。模型优化最佳工艺条件为β:4.86,pH:6.4,反应温度:29.5℃。在此条件下,预测最大磷去除率为97.5%,验证试验磷去除率为96%,与预测值偏差较小,说明该模型可信度高。试验结果可以为污水厂除磷工艺优化提供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8.
尿素包合法纯化α-亚麻酸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亚麻籽油为原料对尿素包合法纯化α-亚麻酸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包合时间、包合温度、尿素与脂肪酸质量比、甲醇体积与尿素质量比对提取α-亚麻酸的影响,同时采用响应曲面法分析建立二次回归模型,对影响因素包合时间、尿素与脂肪酸质量比、甲醇体积与尿素质量比进行优化组合.以产物中α-亚麻酸质量浓度为指标,确定了尿素包合法提取α-亚麻酸的最佳工艺条件,即包合时间12.80 h,尿素与脂肪酸质量比为2.82,甲醇体积与尿素的质量比为2.44 mL/g,该工艺制备α-亚麻酸质量浓度为179.96μg/mL.采用紫外光谱检测将样品与标准品进行对照,确定样品为α-亚麻酸.  相似文献   

9.
纳米碳包铁粒子是在金属外面包了一层碳的粒子,可直接用于药物包埋。本实验用碳包铁对甲基橙水溶液进行吸附,模拟包药实验。在吸附平衡及动力学方面进行了实验,并研究了甲基橙溶液的初始浓度、酸度对其吸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包铁的吸附受反应条件影响较大,溶液pH在3~6之间,有较高的吸附率。  相似文献   

10.
通过计算双层磁性d波超导结界面势垒散射效应,研究了双层磁性d波超导结中Josephson临界电流随温度、磁交换能以及势垒强度的变化关系。研究发现:当交换场的强度在某一范围之内时,双层磁性d波Josephson临界电流强烈依赖于结两边d波超导体的晶位角,而且当磁交换能在特定条件下也能增强约瑟夫森电流。  相似文献   

11.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高效液相色谱、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分析以及溶液pH值测定,研究普通小球藻对直接大红4B染料溶液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普通小球藻对染料的降解必须在光的协同作用下进行,模拟太阳光的协同降解效果最好;染料的降解效果随普通小球藻的浓度与照射光强度的增加而增强,掺藻浓度16×108 cells/L的染料溶液,光照5 h的脱色率达到86%以上,降解速度在染料浓度比较高的初期较大;普通小球藻在对直接大红4B溶液的降解过程中不会产生中间产物;随着降解时间的延长,溶液的pH值在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12.
有关声速测量实验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雅洁 《嘉兴学院学报》2005,17(6):34-36,84
该文讨论了超声波声速测量实验中出现的几个问题,并通过数值计算,说明了超声波能量随距离的增大而形成的衰减趋势,并对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牙膏中游离氟需要控制pH值和离子强度[1],本文对其他实验条件进行了研究,以便更好地控制实验条件,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其结果精密度好,回收率高,符合质量控制要求,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经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为了精确判断黄石市某尾矿坝坝体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采用室内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强度和稳定性分析。以摩尔-库仑强度准则为强度条件,通过高压三轴试验分析不同深度的坝体的强度指标关系,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别计算了在重力荷载作用下和尾矿砂荷载作用下坝体的应力云图、位移云图及塑性区云图。结果表明,随深度增加,尾矿坝坝体的内摩擦角逐步减小,粘聚力逐步增大,应力-应变曲线呈应变软化现象,破坏形态呈鼓形,未能形成明显破裂面。坝体的最大应力出现在底部,幅值为328.84 k Pa;最大水平位移出现在坝体顶部,其值为3.25cm;塑性区云图显示塑性区出现在坝顶,目前该位置仍处于稳定状态,若荷载进一步增加则坝体的拉裂破坏优先从坝体顶部开始。  相似文献   

15.
基于有限差分法对双孔平行隧道开挖施工所引起的地表沉降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理论值与计算值相对比。结果表明:计算值与理论值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数值模拟产生的沉降值小于理论值。在隧道间距等于1.5 R(R为隧道断面直径)工况下,通过增加隧道埋深,沉降槽宽度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范围大致在距开挖隧道直径(0.3~2.7)R范围内。地表最大沉降量随埋深的增大而减小,可近似认为是呈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方向地震波作用下北方地区大跨度综合管廊的抗震性能,借助动力时程分析法和有限元模拟分析法,分析并提出结构抗震模型中的粘弹性人工边界、土—结相互作用、土体阻尼以及地震荷载的确定理论和方法,建立了三种不同地震波入射方向下综合管廊的动力响应仿真模型,研究了大跨综合管廊结构及土体的位移、应力和加速特性,并得到了相应的抗震特性。研究表明:大跨地下综合管廊结构的位移响应以地震波输入方向为主,且随结构埋设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应力随地震波输入方向增加而增大,其最大位置在角点及中隔板处;结构顶板的加速度大于底板,最小值在结构埋深15 m处。管廊结构周围土体的位移则随深度增加而减小;在同一深度处,随着地震荷载输入的增多其变形也在增大。  相似文献   

17.
利用Dirac-Bogoliubov-De-Gennes方程,从理论角度研究了不同磁场性质对d波超导体隧道结直流约瑟夫森电流的影响。研究表明:温度与势垒散射对电流始终有抑制作用,超导体的晶轴相位角对结中的电流输运有较大影响。一定条件下,磁场能增强约瑟夫森电流,且能使电流方向发生改变,呈现0-态的开关效应。  相似文献   

18.
超积累植物蓖麻对重金属铜的吸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营养液培养,分别讨论了不同Cu浓度、不同处理时间、不同pH值对蓖麻Cu吸收能力的影响。当Cu浓度为30mg/L时,地上部和地下部Cu含量分别高达1086.41mg/kg和16570.02me/kg,当Cu浓度在50~100mg/L时,蓖麻出现中毒症状,但其Cu含量仍然维持较高的水平;在O~120hCa,蓖麻对Cu的吸收以地下部为主,之后表现为Cu由地下部向地上部转移;蓖麻对Cu的吸收与营养液pH值无明显相关性。结果表明,超积累植物蓖麻对Cu有着较高的忍耐、吸收和转运能力,并对环境pH值的适应性很强。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调制信号对光学双稳态系统输出信噪比的影响,采用线性化近似方法计算得到了受周期性信号调制的光学双稳态系统的光强关联函数和输出信噪比;分析了输出信噪比随调制信号振幅、调制信号频率变化时,泵噪声强度、调制信号频率、量子噪声强度、调制信号振幅对输出信噪比的影响。研究表明,增大泵噪声强度和调制信号频率,减小量子噪声强度,均能够增加系统输出信噪比。  相似文献   

20.
以对甲基苯磺酸为催化剂,乙二醇和冰乙酸为原料,在423-453K下,合成了乙二醇醋酸酯。在不同温度下,采用测定酯化反应物浓度的方法,得到了体系各组分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并将实验数据回归拟舍,利用曲线方程积分等求出动力学参数,建立了动力学模型及动力学方程表达式。结果表明,该酯化反应属于准二级反应,通过研究酯化反应化动力学确定反应级数,求出酯化反应的活化能,为反应器设计提供信息和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