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1月14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中国经济年会(2011~2012)上,围绕"经济转型与发展方式转变"议题,与会专家认为,实践证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策是正确的。2012年,中国和世界经济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与挑战,但同时也有很多机遇。金融政策应强化灵活性和针对性,加大对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倾斜。在地方发展中,要依据自身资源的比较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8,(2)
资源短缺、生态恶化、环境污染等经济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是由于中国原有体制下经济粗放发展造成的。文章通过比较我国经济体制转型,以及国外经济转型的实践,总结经济体制转型上的成功经验与不足,探索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转型之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消除体制机制障碍,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全要素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3.
《经济月刊》2011,(7):96-96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可以说是“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未来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从长远利益来看,坚持走绿色发展路径不仅有利于节能减排,更有利于有效地利用资源、培育市场,推进企业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4.
《商周刊》2011,(2):35-36
2011年,也许会是中国经济进入新世纪以来最不确定的一年。全球的经济结构正进入调整期,经济的治理机制进入了变革期,创新和产业的转型处于孕育期,新兴的产业步入上升期。在前不久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提出了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加快调整经济布局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这个无疑是今年乃至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可以说是"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未来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从长远利益来看,坚持走绿色发展路径不仅有利于节能减排,更有利于有效地利用资源、培育市场,推进企业绿色发展。当然,绿色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现代理论研究与经验事实表明,资源禀赋、人口结构的转变都会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和进程产生重大影响。面对我国长期依赖的资源红利、人口红利与制度红利影响逐渐减弱,经济与社会发展面临重大转型时刻,探寻新的经济增长与发展源泉及其作用机制就变成一个重要而充满挑战的课题。该文从新型人口红利的视角探寻其作为经济增长新源泉的内涵、动力与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中国的经济转型与改革已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中国正面临着通过市场化改革导向的战略性转变,走向公平可持续的市场经济的迫切要求。我国三十余年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已证实,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所在,这既是市场经济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更是经济转型时期化解我国经济社会矛盾的必然选择。政府和市场关系,是人类社会任何国家发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乡发展转型中资源与环境问题解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城乡发展转型中日益突出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已影响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健康发展,也将损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文章梳理了相关理论,探究了转型期我国城乡资源环境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了城乡转型期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城乡资源与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受到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城乡二元体制的多重影响.当前城乡转型时期要通过市场及政策力量引导生产要素向小城镇聚集,从而带动农村地区发展并缓解大城市的资源环境压力,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将城市与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有机结合,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迅速,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人口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5年的56.1%,城市已经成为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围绕我国中央城市工作提出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目标,通过分析美国匹兹堡、山东枣庄和黑龙江大庆三个资源型城市个案的经济结构转型之路,为正面临资源环境约束的城市发展转型提供一些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多、素质低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始终面临的基本矛盾和约束条件。目前,中国正面临着比过去更为复杂的人口发展形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也正在经历着一系列历史性、战略性转变:(1)经济社会体制正处在市场化转型的关键时期;(2)经济发展模式正在由低成本外延扩张转向高附加内涵提升;(3)经济社会结构也正在由不平衡、不全面的小康社会走出,转向重点关注民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1.
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历经十年,取得了显著成效。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强大动力,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主线,把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突破口,把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放在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突出位置,充分发挥中央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引导作用,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有效载体,把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关键环节,是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十年经济转型的宝贵经验。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在国内重工业化发展速度和水平不断提高、资源开采规模和速度不断扩大的背景下,系统总结这些经验,对促进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13,(7)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文章在总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发展质量与效益相统一为目标,分析在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探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法和途径,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将2012年新疆如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进行了详细、全面的谋划。  相似文献   

14.
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加速转型时期,现代服务业对西方城市发展的诸多影响正全部或部分在我国大城市呈现。以合肥市为例,首先探讨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推进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作用,进而分析了城市经济转型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供需特征,最后提出城市经济转型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行业与重点功能区建设,旨在深化认识现代服务业对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撑作用,为构筑与城市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对于加快浙江省桐乡未来五年转型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桐乡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这条主线,继续深化"项目推进年"和"效能提升年"活动,按照"稳增长、促转型、重生态、优民生"的总要求,着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不断深化城乡区域统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6.
《经济视角》2006,(12):1-2
“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露出一系列重要信息,勾画出一幅宏伟蓝图:2007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将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国民经济有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呈现“高增长、高效益、低通胀”的良好局面,但经济结构矛盾依然突出,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隐患和风险还很多。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坚持加强和改善…  相似文献   

17.
后经济危机时代,民营经济需要通过转型升级实现稳健发展,为了充分研讨中国民营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杂志和台州学院等联合主办的中国民营经济创新论坛定于20 1 1年8月中旬在中国·台州举行,本次论坛主题是  相似文献   

18.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直是中国人文—经济地理学者关注的焦点。山东师范大学于2014年9月19—21日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高层论坛",论坛以"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主题,讨论了中国生态环境管理战略研究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转型问题的思考与认知、中国区域可持续性转型地理学构建思路探讨等基础科学问题,积极推动相关学科发展,并且能够很好地为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9.
2006年上半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上升0.8%。尽管第三季度单位能耗由升转降,但实现全年目标仍有很大困难。2007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的重要一年,以节能降耗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将会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如何科学转变发展方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本文通过考察西部欠发达省份青海现代高效生态农牧业的建设发展情况,就财政支农机制创新与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之间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