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经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微课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认识及实践。微课自身的教学特性决定了微课适用于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要围绕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成系统的微课库,结合教法改革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地运用微课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物流管理专业思政课教学,必须从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上下功夫,从而健全学生生态道德,促进物流产业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物流管理专业思政课教学,应在坚持科学性与思想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基础上,通过加强教师培训,增强教学能力;丰富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式的途径,实现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物流管理专业思政课教学。  相似文献   

3.
范湘香 《企业导报》2012,(16):211-212
学生对物流上机实训课的高期望与物流上机实训课的低体验形成了巨大反差,为了提高物流上机实训课的教学效果,探讨了物流上机实训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现在高职院校都积极建设线上教学资源,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未来的主要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线上教学资源优势,有助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物流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在“双高”建设的背景下,物流专业根据学生职业岗位的需要,对物流专业课程进行整合,让物流专业每门课程都达到“金课”标准,符合现代国家对高校课程建设的标准。本论文从不同方面阐述“双高”背景下物流专业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研究与实践,希望为研究“金课”建设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智慧物流时代需要复合型物流人才,为匹配市场需求、对接行业职业技能等级标准,需对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改革,为此提出“课、证、岗、赛”四融合的课程体系,采用融入VR虚拟技术、基于新构建主义的BOPPPS教学方法,采取“自上而下的学校层级划分的组织体系+自下而上的多元主体参与协作的治理体系”双轨保障机制,实现“专业培养+证书培训+竞赛打磨+顶岗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铁路物流市场营销”是高职院校铁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通过分析课程特点与金课建设现状与意义,探讨了课程建设目标、重构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增强课程师资及优化课程评价等建设路径,以此打造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面授有机结合的混合式金课。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16,(27):221-222
《国际物流学》是物流工程、国际贸易、交通运输的专业课,内容比较庞杂、概念性东西比较多,涉及到国际物流战略、运作和实务等,讲起来比较枯燥,是一门比较难讲的课,而且不同专业学生的基础还不一样;如何创新教学模式,力争把课讲的比较精彩,需要不断探索。本文拟从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例如,从项目化、情景介绍、国际物流的来龙去脉、利用案例分析、结合其它专业知识及物流软件实训等,来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8.
当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职业性”体现不够、重理论课、轻技能课、教学内容重复现象多等问题,有必要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设计。在设计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要坚持体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要体现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把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课程体系设计要具有灵活性等原则。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要围绕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规格设计课程体系、要以物流管理中所需的技能为核心设置课程体系、要在高职物流管理课程体系中融入物流职业资格教育内容、要体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掌握物流行业相关信息技术的必修课程,其实用性强。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是很有必要研究的。文中在介绍纵深式教学法基础上,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探索其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文中运用课程效能评价理论对物流专业课双语教学中的教学环节、教学方法、试卷和学生运用专业外语的能力等方面的成效进行分析。对以往缺乏系统理论指导而进行的探索式双语教学的分析总结,对现有的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培养目标、双语教学管理和激励机制、授课方式、评价标准,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素养和运用能力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并提出了建议和对策。并提炼研究结论为:物流类专业课双语教学应依据专业培养方向和目标有序、适当地进行;物流类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教材和教学要件的选用和建设,应该遵循适用和实用原则;物流类专业课双语教学的评价不能仅仅通过专家和学生对任课教师课堂评教的分数,学生的期末考试这类单一的途径完成;物流类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应进一步改进等。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上海海洋大学物流工程专业培养计划的基础上,分析了物流装备技术课程的学习内容,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改革,使之与培养计划相对应。在此基础上,以物流装备技术课程为基础元素,针对物流装备设计与应用方向课程群建设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课程之间的关联性质与联系,并对与之匹配的设备设施、教学方式改革进行了阐述。该模式的成功实施能够为其他专业课程建设、课程群建设提供帮助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日本大学物流类课程特点探析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京辞  张江华 《物流科技》2010,33(9):128-131
日本大学开设物流专业有2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完善的课程设置体系。通过对日本物流类专业课程设置的分析,发现日本国立大学物流类专业不区分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导入性科目设计合理,循序渐进开展教学;实验环节多,实用性强;重视基础课程开设;专题讲座(讲义)促进产学研的结合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高校物流专业课程设置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物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科学的物流规划,高校是培养物流规划能力的重要基地。文中在分析对高校物流专业学生进行物流规划能力培养的意义的基础上,将物流规划能力细化为若干个具体能力,并在学生的课程教学或实践环节中进行针对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物流时间消耗与定额管理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龚国华  张健 《物流技术》2004,(10):53-55,65
分析了一般的物流过程的时间消耗构成,给出了不同类型的时间定额的计算思路和方法,尝试提出物流过程的时间定额管理,为现有企业提高物流管理水平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5.
《物流成本管理》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掌握物流成本管理技巧,为了更好地体现以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为目标的高职教育特色,本门课程进行了改革,文中主要探讨该课程的考核方法改革。本课程以具体的物流成本核算任务为主线进行学习和教学,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主要是考核学生对不同类型物流企业进行成本核算的能力,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进行成本核算,在练习中掌握物流成本核算的方法,提高物流成本管理的技能,结果性评价主要是考核学生对物流企业成本核算方案的制作能力,通过对不同物流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方案制作,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物流成本管理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任晔  薛香梅 《物流科技》2014,(11):141-142
文章基于实践性为目的,结合高职教育够用、适用的学习特点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针对《物流成本管理》课程提出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思路,针对各种实践性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最后对物流成本管理实践性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7.
高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瑞芳  何玲辉 《物流科技》2010,33(7):132-134
物流信息化的实现需要懂信息技术和物流专业知识的综合人才来推动和应用,目前,由于这类人才比较缺乏,影响了物流信息化的进程.所以研究如何培养这类综合人才是社会各方面尤其是高职院校值得探讨的问题。主要从高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设计和物流信息技术实训平台的建设几方面来研究高职院校如何培养物流信息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8.
浅议我国水产品物流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勤 《物流科技》2005,28(12):7-10
水产品物流的发展关系到水产业现代化的进程、水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本文在明确水产品物流内涵的前提下,重点分析了我国水产品物流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了加快我国水产品物流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任博敬 《价值工程》2014,(3):251-25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业也呈现蓬勃发展之势,与此同时,我国部分高职院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作为职业教育的《物流管理》课程教学要适应物流业专业人才的需要,本文从职业教育及物流业专业人才的需求标准方面探讨《物流管理》课程的教学。  相似文献   

20.
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创造技法是重要方法。本科阶段物流专业教育中,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物流创新应用能力,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是物流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的内在要求。文中分析了几种创造技法在物流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实现方式,并结合物流知识点给出了具体的应用实例。教学实践表明,创造技法应用是提高物流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方法,能够提高物流专业教学的创新,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