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2000年7月9日,中核久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西安正式挂牌。该公司是中核集团公司成立以来组建的以灭火探测器为主业的高技术产业公司。早在公司创立时,公司董事会就聘任中核集团公司投资经营部的俞俊生博士为副总经理,主抓企业策划和公司上市业务。这是继范霁红博士被中核集团公司任命为总部计划部副主任之后,又一个进入企业管理层的博士之一。据了解,截止9月底,中核集团公司总部已有  相似文献   

2.
7月9日。中核久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西安隆重举行。中核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久安公司董事长徐福顺,久安公司总经理张涛,中核集团公司顾问、核电秦山联营公司董事长赵宏出席仪式并讲话。陕西省、西安市、中国消防协会等有关方面领导200  相似文献   

3.
8月24-25日,中核集团首届“核财杯”财会知识与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在京进行。通过激烈角逐,财务公司、八一二厂、五○四厂分获团体总分第一、二、三名,华东片区、西北片区获得最佳组织奖。此次竞赛受到了中核集团公司的高度重视和各成员单位及财会人员的广泛关注。中核集团公司总经理康日新为比赛亲笔题词:“改革创新,规范管理,培育财源,确保效益”。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孙又奇在决赛上致辞说,举办首届“核财杯”财会知识与职业技能竞赛,在中核集团财会工作历史上是第一次,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次比赛。首次“核财杯”竞赛从6月中旬开始,分华东、华…  相似文献   

4.
今天,中核集团公司在这里举行企业债券发行仪式。这是中核集团在国内首次发行企业债券,标志着中核集团在转变单一融资模式、降低融资成本、改善债务结构上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路子,在市场化、集团化的道路上迈进了重要的一步,对中核集团公司多渠道、多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发展我国核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中核集团公司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中核集团公司是1999年在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的基础上改组成立的国有大型军工集团公司,拥有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由109个工业企业、公司、科研设计院和事业单位组成。中核集团公司组建6年来取得了较好的业绩。…  相似文献   

5.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在描述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在核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时说,核燃料元件是核事业的"脊梁骨"。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核燃料元件制造业的发展,2007年10月24日,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和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关注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中核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郝东秦,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公司、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公司等有关人员及《中国核工业报》、《中国核工业》杂志媒体记者共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代表就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的显著成就、目前制约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促进核燃料产业的发展等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本刊摘要刊发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6.
邓卫 《中国核工业》2007,(10):30-31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在描述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在核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时说,核燃料元件是核事业的"脊梁骨"。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核燃料元件制造业的发展,2007年10月24日,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和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关注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中核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郝东秦,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公司、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公司等有关人员及《中国核工业报》、《中国核工业》杂志媒体记者共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代表就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的显著成就、目前制约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促进核燃料产业的发展等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本刊摘要刊发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7.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在描述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在核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时说,核燃料元件是核事业的"脊梁骨"。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核燃料元件制造业的发展,2007年10月24日,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和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关注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中核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郝东秦,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公司、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公司等有关人员及《中国核工业报》、《中国核工业》杂志媒体记者共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代表就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的显著成就、目前制约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促进核燃料产业的发展等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本刊摘要刊发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在描述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在核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时说,核燃料元件是核事业的"脊梁骨"。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核燃料元件制造业的发展,2007年10月24日,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和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关注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中核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郝东秦,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公司、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公司等有关人员及《中国核工业报》、《中国核工业》杂志媒体记者共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代表就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的显著成就、目前制约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促进核燃料产业的发展等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本刊摘要刊发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9.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在描述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在核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时说,核燃料元件是核事业的"脊梁骨"。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核燃料元件制造业的发展,2007年10月24日,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和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关注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中核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郝东秦,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公司、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公司等有关人员及《中国核工业报》、《中国核工业》杂志媒体记者共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代表就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的显著成就、目前制约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促进核燃料产业的发展等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本刊摘要刊发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在描述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在核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时说,核燃料元件是核事业的"脊梁骨"。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核燃料元件制造业的发展,2007年10月24日,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和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关注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中核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郝东秦,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公司、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公司等有关人员及《中国核工业报》、《中国核工业》杂志媒体记者共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代表就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的显著成就、目前制约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促进核燃料产业的发展等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本刊摘要刊发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在描述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在核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时说,核燃料元件是核事业的"脊梁骨"。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核燃料元件制造业的发展,2007年10月24日,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和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关注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中核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郝东秦,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公司、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公司等有关人员及《中国核工业报》、《中国核工业》杂志媒体记者共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代表就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的显著成就、目前制约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促进核燃料产业的发展等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本刊摘要刊发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2.
郝东秦 《中国核工业》2007,(10):25-25,29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在描述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在核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时说,核燃料元件是核事业的"脊梁骨"。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核燃料元件制造业的发展,2007年10月24日,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和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关注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中核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郝东秦,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公司、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公司等有关人员及《中国核工业报》、《中国核工业》杂志媒体记者共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代表就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的显著成就、目前制约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促进核燃料产业的发展等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本刊摘要刊发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3.
李建华班组     
《现代班组》2012,(5):21
李建华班组是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机械动力厂机加车间所属车工组,主要承担着公司军、核、民品生产备品和备件的加工任务。2005年被中国国防邮电工会和中核集团公司以劳动模范名字命名为"李建华班组"。班组现有员工9人,平均年龄32岁,是一个善打硬仗的班组。李建华,1989年技校毕业。在从事车工工作的20多年里,通过师傅们的言传身教,刻苦钻研、不断进取,掌握了扎实的实际操作技能,解决了无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在描述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在核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时说,核燃料元件是核事业的“脊梁骨”: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核燃料元件制造业的发展,2007年10月24日,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和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关注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中核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郝东秦,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公司、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公司等有关人员及《中国核工业报》、《中国核工业》杂志媒体记者共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代表就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的显著成就、目前制约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促进核燃料产业的发展等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本刊摘要刊发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5.
12月28日,中国国核海外铀资源开发公司在京揭牌成立,这标志着中核集团公司在贯彻落实国家“走出去”战略,加大国外铀资源开发上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孙勤和中核集团公司总经理康日新为公司成立揭牌发改委国外资金利用司、能源局,商务部对外经济合作司,国防科  相似文献   

16.
初入仲夏,在中核集团公司科技与国际合作部员工的工作日程表上,都统一多了几项工作——在全系统贯彻全国科技大会和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在集团公司“十一五科技规划”指导下,制定和完善成员单位的科技发展规划。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集团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中核集团公司召集总部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原子能院、四○四总公司、地质局、金原铀业公司、宝原公司等20家科研院所、公司(厂矿)等企事业单位的科技主管领导就科技创新工作进行座谈。“创建创新型企业集团”成为全系统十万核工业人心声,一时间,科技创新再度成为核…  相似文献   

17.
1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在中核集团公司《关于邦国副总理两次批示落实情况的报告》(中核办发[2002]128号)上,就中核集团公司企业关闭破产工作作了重要批示。 1月5日秦山三期核电站(重水堆)1号机组提前投入商业运行仪式在秦山举行。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张华祝,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中核集团公司顾问蒋心雄、中核集团公司总经理李定凡、副总经理康日新、中核建设集团公司总经理穆占英等出席了仪式。 1月8~9日中核集团公司总经理李定凡,副总经理孙勤、黄国俊,中核建设集团公司总经理穆占英,副总经理吕华详、高名湘等出席国防科技工业2003年工作会议 1月8日岭澳核电站2号机组比原  相似文献   

18.
5月28日,中国核电工程公司在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正式揭牌成立。这是中核集团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积极发展核电方针、推进我国核电自主化发展事业而进行的重大体制创新,将为提高批量化建设先进核电站的综合能力发挥重要作用。第一个“中国”字头的核电工程公司的出现。也标志着我国核电建设走上了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核电工程管理实现了与国际接轨。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孙勤,中核集团公司总经理康日新,中核建设集团公司总经理穆占英,国家核安全局副局长王俊,国防科工委系统二司副司长张福宝,中核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王寿君、总经理助理余剑锋,以及…  相似文献   

19.
5月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核电秦山联营公司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单位。秦山核电公司姚建元和四○四厂王宝斗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5月6日中核集团公司和江西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七二一矿划转移交江西省人民政府管理的协议》。至此,江西省境内铀矿山企业已全部实行属地化管理。 5月6日中核建设集团公司防治“非典”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汇总和通报全系统“非典”防治工作情况,研究提出下一阶段巩固和加强防治工作的措施。 5月13日中核集团公司召开电话会,就防治和抗击“非典”时期进一步作好集  相似文献   

20.
一、浦原公司改革发展概况上海中核浦原总公司是中核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1992年中核总为参与上海浦东开发建设,投资5000万元注册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