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国有粮食企业作为涉农的重要部门,对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责无旁贷。笔就国有粮食企业如何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基本完成后,粮食企业的负担减轻了,体制理顺了,机制变活了,为粮食产业化经营奠定了基础。搞好粮食产业化经营对于发展壮大粮食经济,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粮食企业增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今年我省启动“粮食产业化发展工程”,努力实现从粮食大省向粮食产业化强省的新跨越。作为处在粮食主产区的国有粮食企业,在粮食产业化方面又该如何因企制宜、强抓机遇,巩固应有的地位、发挥应有的作用呢?笔结合德州粮食企业实际,谈几点粗浅认识,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新阶段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国有粮食企业,特别是承担所谓“政策性业务”的购销企业,当务之急是彻底改变躺在“政策性业务”温床的习惯、靠吃政策性补贴过日子的思想,紧紧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主题,研究和实施粮食产业化经营的路子,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谋求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一、什么是粮食产业化经营粮食产业化经营,就是把人为割断的产加销各个环节连接起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购销、加工企业为依…  相似文献   

5.
张博 《齐鲁粮食》2003,(2):38-39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通过市场和政策引导,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随着我国入世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进行,粮食流通全面实现市场化势在必行.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形势,国有粮食企业应紧紧抓住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战略性重组的有利时机,按照集约化、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发展的思路,采取符合区域和企业自身特点的有效措施与方法,进行优势整合,组建企业集团,促进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开展粮食产业化经营,改变粮食产、购、销相互分割的状况,有效地将粮食生产与流通衔接起来,既是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政策取向,也是国有粮食企业谋求发展的思想选择。开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可以促进农民增收、企业盈利,解决小生产与大流通的矛盾,防止粮食生产大起大落,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粮食产业化经营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国家认定的第二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粮棉油企业占34%。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财政、税收、国债资金等方面对农业产业化进行了重点扶持,数百亿元被先后注入了龙头企业。近几年,国有粮食企业利用…  相似文献   

7.
当前,以粮食产业化经营为发端,国有粮食企业全面进入了新的深化改革发展机遇期。作为担当粮食流通主渠道重任的国有粮食企业,要紧紧抓住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的有利时机,从三个层面迈出积极步伐。  相似文献   

8.
粮食储备企业开展产业化经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产业化是保障粮食安全、发展粮食经济、推动粮食事业不断前进的“永动机”。作为一个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处于粮食流通过程的重要环节,承担着粮食储存、轮换与经营等多种任务,在粮食市场全面放开、经营主体日益增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走粮食产业化经营之路,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创新流通方式,搞活企业经营。推动整个农业产业化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粮食产业化经营,既是粮食购销市场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国有粮食企业既要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也要从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全局来推进农业产业化,特别是粮食产业化的发展,这是落实“三个代表”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0.
历史地讲,经济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到相当程度的必然结果。因此,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每一次生产力较大的发展,乃至生产方式的变更,都伴随有经济结构的相应调整。粮食产业化经营既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本业的自然延伸,同时也是深化改革过程中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重要载体。由于是在本业基础上的自然延伸,因而能够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传统优势。尽管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初始阶段科技含量增长相对较为缓慢,但只要坚持在制度创新的同时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相似文献   

11.
推进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培育龙头企业和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三位一体”改革,是江西省粮食局近年来推出的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促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最近,笔者就这一问题深入有关市县粮食局及基层粮食企业进行了工作调研。针对调研中了解到的一些情况,提出几点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12.
国家粮食安全是通过保持国有粮食企业在粮食流通中的主渠道地位来实现的。掌握和控制较大份额的市场粮源是国有粮食企业巩固和发展主渠道地位的前提,也是推动粮油产业化经营的基础。掌握和控制市场粮源的关键不在粮食流通环节,而在生产环节。“粮企农庄”是粮食购销企业利用国家土地流转政策的机遇,采取转包、租赁等形式从农民手中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直接从事粮油种植,掌握优质粮源,并通过“粮企农庄”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农村粮油种植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建立和发展“粮企农庄”将对巩固和发展国有粮食企业的主导地位,推进…  相似文献   

13.
大力争创和发展粮油名优产品,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进程,使粮食企业尽早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乃当务之急的大事,刻不容缓。一、发展名优产品,推进产业化进程,是客观现实的需要和粮食部门的必然选择粮食产业化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国有粮食行业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新世纪粮食部门的发展和命运的大事,也是稳粮增收,发展农业的关键环节。一是通过粮食产业化经营,可以改变过去粮食生产与流通脱节的状况,从而建立起新型的粮食购销关系,使粮食部门扎根于农村,适应粮食大流通、大市场、大粮食新格局的需要,从而振兴粮食企业。二是推进粮…  相似文献   

14.
王铭 《齐鲁粮食》2007,(8):15-18
改革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动力。国有粮食企业改制成功,就是靠的改革创新之举,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具有了较强的“四白”能力,焕发了生机,注入了活力,走向了市场,粮食产业化经营迈出新步伐。但也有的企业小成即满,安于现状,甚至认为改革创新到了顶。应该说,国有粮食企业改了制,仅是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环节中走出的可喜一步,尚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今后的改革创新任务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5.
《中国粮食经济》2013,(3):F0004-F0004
重庆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重庆市370多家国有粮食企业通过资产重组整合而成的国有大型粮食企业集团,是集粮食购销、仓储保管、物流加工、地产运作、境内外基地建设和投资贸易于一体的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是重庆市政府粮食宏观调控的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犍为县粮食局属县政府下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全县粮食流通管理、储备粮管理、国有粮食企业管理和指导粮食产业化发展等,近年来围绕粮食产业化发展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一、基本情况犍为县粮油购销总公司是粮改后保留的唯一一个国有独资的粮食购销企业,下设1个五里坪省粮食储备库和大米加工厂,总仓容3.344  相似文献   

17.
付兴芬 《齐鲁粮食》2007,(11):33-35
积极稳妥地处理国有粮食企业财务挂帐.是促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减轻企业包袱,加快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进程的关键所在。国家和省出台的一系列逐步解决粮食财务挂帐的政策也是基于原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历史和市场化改革需要做出的正确决策。根据中央五部委《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粮食财务挂帐处理意见》和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政策性粮食财务挂帐认定及从企业剥离工作的通知》要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益阳市赫山区是环洞庭湖区重要的产粮县,20世纪70年代被国家列为首批100个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全区粮食播种面积常年保持在6.7万~8万公顷,年粮食产量保持在40万吨以上,商品率近40%。在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新形势下,积极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不仅事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的重大“三农”问题,而且维系到国有粮食企业能否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整合有效资产,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自我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构建粮食大流通体系提升粮食流通能力。一是充分发挥国有购销企业粮食流通节点作用,二是强化行政执法优化流通产业发展环境。三是加强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能力。二、促进粮食产业化提升粮食产业化经营能力。一是实施“品牌兴粮”和“科技兴粮”战略。  相似文献   

20.
粮食产业化顺应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国有粮食部门理应抢抓机遇,从发展订单粮食生产入手,当仁不让地争当粮食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粮食产业化经营虽非粮食部门的专利,但国有粮食部门在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中,确有其得天独厚的传统优势。粮食产业化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客观要求历史地讲,经济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到相当程度的必然结果。因此,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每一次生产力较大的发展,乃至生产方式的变更,都伴随着经济结构的相应调整。从而经济结构的调整在客观上是一个自然史的过程。与此同时,人们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