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视角,研究村民自治问题是近三年来学术界的一个热点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村民自治的重大意义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研究,当前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成因研究,深化村民自治的对策研究,关于村民自治与新农村建设的实证研究等,且已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在新形势下,加强开展村民自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证比较研究.村民自治中的“两委关系”研究和制度创新,农民工的政治参与研究等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新农村建设”已成为时下中国最时髦的一个语汇。由于紧扣了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矛盾的焦点,抓住了八亿多农民的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决策受到全国上下的热烈响应,“新农村建设”也呈现出蓬蓬勃勃的发展势头。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当前一些地方对“新农村建设”还存在各种认识和实践上的误区,相当程度地阻碍和延误了“三农”问题的解决,迫切需要加以避免和改进。  相似文献   

3.
王左 《现代经济》2009,8(4):130-131
200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发布,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极为重视的工作重心。自2004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关于“三农”问题发布了八个一号文件,其实质就是要增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协调国家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从而带动国家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1%,农村的发展与稳定有利于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农村的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的繁荣与富强。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决策,事关国家发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农民工群体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的存在不仅促进了农村经济、生产的发展,而且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及完善村民自治实现管理民主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生产力视角分析表明:土地是新农村建设的制约因素,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资本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动力,科学技术是新农村建设的第一推动力,土地、劳动、资本和科学技术的现实造成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而邮政金融和农村有着天然的联系,在服务“三农”方面优势巨大。如何充分发挥邮政金融的网络优势,完善农村金融体系,解决农村金融供求矛盾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许多现象和规律亟待分析和探究。为此,我刊将着力打造《三农问题研究》栏目,为广大专家和学者提供一个以“促进农村和谐发展为主题”的学术成果交流与展示平台,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尽本刊一份绵力。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新时期我国提出的一个完整的、系统的、长期的奋斗目标,涉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若干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力量雄厚,基础设施完备,教学、研究手段先进,在我国农业教育、知识创新和技术推广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农民问题的延伸,其关键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建设新农村是一个动态的长期过程;在建设新农村中,政府要把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第一要务,切实解决农民自身难以解决,并且强烈要求解决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从理论上进行多角度的研究。从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人的现代化的角度研究建设新农村,并从中得出了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人等结论。  相似文献   

11.
2006年4月29日-30日,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主办,光明日报理论部协办,在北京21饭店隆重召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高层论坛”。此次论坛官、产、学结合,理论探讨、政策建议、实践经验总结结合,经济社会科学、自然技术科学结合,参加论坛的包括研究“三农”问题的顶级经济学家、两院院士、各级政府官员、企业家、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2.
13.
杨健  征国忠 《企业家天地》2007,(11):216-21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具有新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以往的农村建设有着本质的差异。它具有科学发展的新内容,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起点,实现了从奋斗目标到行动纲领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政策举措。通过公共支出和公共收入两个角度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当前公共财政还存在许多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因素,而这些制约因素主要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改革过程中存在的政府与市场职能的界定不清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界定不明确以及转移支付制度的缺陷和税制体系的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的。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加强财政支农力度,转变和完善政府职能,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公共财政改革,建立完整的分税制体制和地方税收体系是必然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5.
经过长达十五年的艰难谈判,中国终于顺利加入WTO。成功“入世”,是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国人民的胜利,也是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光辉思想的结晶,邓小平理论是我党,是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作为农村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庆阳市农业银行分支机构,如何通过有效的金融支持扎实推进庆阳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和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积极运用价格杠杆,着力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突出的价格矛盾和问题,要求运用价格杠杆,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落实各项惠农价、费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发挥价格杠杆作用,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深化价格服务工作,提升为农服务水平.运用价格杠杆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要切实为广大农民办好事、办实事,使各种惠农的价格政策走进农村千家万户,从而大力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建设新农村,离不开金融机构强有力的支持和服务.本文通过对现代化支付系统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所遭遇到的六大难点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是基础,农业科技是关键,服务“三农”人才是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然需要大量高素质“三农”人才,这给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教育致富”的理念,多渠道筹集农村成人教育经费,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成人教育的领头雁作用,构建农村终身教育体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内涵与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党的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构想,并制定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此方针从提出到现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地方由于对新农村建设的精神领会不透彻,造成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颇或差错。本文就是基于这些问题对“二十字方针”的理论内涵与发展模式作一次再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