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立芬 《商场现代化》2007,(18):360-361
<正>一、欧盟与美国对非寿险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欧美两个体系针对寿险与非寿险的不同风险因素,规定了不同的边际偿付能力要求。对寿险与非寿险规定不同的边际偿付能力要求原因是:寿险由于保单期限长,资产风险很大,责任准备金必须以预定的利率增值,而赔款波动较小。非寿险则往往因保单期限短,资产风险相对较小,边际偿付能力主要取决于赔付的波动。  相似文献   

2.
偿付能力监管是保险监管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首先阐述了影响非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各种因素,然后从中选取了几个财务指标,并通过这些指标的变动来反映非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的相应变化,构建我国非寿险公司偿付能力预警模型,这对于保持非寿险公司的稳定经营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汪林文  汪志伟 《商业科技》2014,(31):275-275
保险监管机构十分关心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状况,保险偿付能力额度监管为监管机构发现保险公司潜在财务状况变化提供了良好的方法。本文研究了欧盟偿付能力Ⅱ中市场风险对偿付能力资本要求的计算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国内某寿险公司市场风险偿付能力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4.
李微 《致富时代》2015,(1):52-53
目前,我国已正式启动寿险公司动态偿付能力测试,对财险公司的动态偿付能力测试仍处于探索阶段。动态财务分析代表了保险偿付能力评估和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的最新发展趋势。本文对对我国财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引入动态财务分析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构建寿险企业偿付能力状况指标评价体系,对17家寿险公司的绩效进行因子分析,比较了中外寿险公司之间绩效的差距,揭示了目前中资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危机问题。分析表明提高偿付能力应从提高资产质量、提足责任准备金、提高投资收益率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中国工商》2004,(9):67-67
新华人寿保险公司、中国人寿集团和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这三大寿险公司近日曝出惊人消息:由于偿付能力不足,被中国保监会下发监管意见书;而新华人寿由于连续5年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已被暂停开设新的分支机构。这可以说是对我国寿险业的当头棒喝。记者就此事向三家公司进行核实时,三家公司都只说公司的经营状况“正常”。  相似文献   

7.
刘畅 《商场现代化》2010,(18):155-155
利率风险我国寿险公司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在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下,而建立在银行存款利率基础上的寿险公司预定利率的变动会对寿险公司的经营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黄志军 《北方经贸》2011,(8):137+139-137,139
中国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我国寿险企业偿付能力监管存在监管技术、会计制度与精算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提出我国寿险企业偿付能力监管必须完善财务报表制度,静态测试与动态测试相结合,建立稳定会计准则体系,建立预警和评级制度等有效措施,为中国寿险业的经营与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邵子钦 《新财富》2007,(2):16-17
保险业的估值是目前市场关注的焦点,而争议集中于如何合理测算该行业的投资回报率水平。我们认为,由保险资金的负债性所决定,保险业的资产管理处于全路径监管之中;观察该行业的投资回报率应至少考察20年以上的平均水平,仅仅某一个时段的数据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据测算,中国的保险公司一般账户长期平均回报率应在5.46%至7.67%之间。此外,日本的前车之鉴说明,无视寿险负债特性、大举进人股市楼市将导致寿险公司陷入偿付危机,而美国寿险公司在保持固定收益类资产总体比重不变的条件下,适时调整资产配置,为国内保险业提供了学习典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依托股东银行资金雄厚、销售网络强大的优势,银行控股寿险公司发展迅猛,保费收入排名和市场份额持续提升。然而,其发展还存在产品结构不合理、片面追求保费规模和市场份额、总体业务价值量不高等问题。随着中国保监会推出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体系,要求保险公司将资本与风险状况紧密挂钩,强化了偿付能力对公司经营的刚性约束。本文选取2014年~2016年七家银行控股寿险公司传统寿险、分红险、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的保费收入数据,分析其在"偿二代"监管体系下产品结构的变化。总体来看,保险公司产品结构正在向"保障性"回归。  相似文献   

11.
寿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强 《商业研究》2005,16(1):27-31
综观寿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的整个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负债管理、资产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三种形式。负债管理是指寿险公司以开发新型保险产品为主要任务,以期获得稳定的承保利润,即在整个寿险经营过程中以承保为重点,忽视保险资金的运用;资产管理的前提是假定寿险公司的负债稳定,主要侧重于对保费等保险资金的利用,即合理安排寿险保费等可利用资金的投资组合,以达到资产的保值增值;资产负债管理则是综合考虑寿险公司的资产和负债,以期达到寿险公司资产负债的动态一致匹配。  相似文献   

12.
《商业会计》2006,(6S):57-57
最近,保监会透露,保监会正在研究从明年1月1日起施行新会计准则的可行性。据悉,从2004年开始,保监会陆续制定和发布了9项偿付能力报告编报规则,大大提高了偿付能力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保监会将于今年年底前正式出台《年度报告》、《季度报告》、《投资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3项编报规则,《风险资本》、《动态偿付能力测试》两项编报规则也将于年底前发布征求意见稿。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尤其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各国纷纷进一步开启量化宽松政策。在当前利率水平环境下,利差损风险对保险业的稳健经营和长期健康发展影响重大。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寿险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利率变动对寿险公司股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利率下降不利于寿险公司股价。持续的低利率可能会对寿险公司经营业绩和偿付能力等指标产生不利影响。基于此,监管部门应完善保险业应对低利率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保险公司应当建立审慎经营文化,坚持审慎和稳健的产品定价和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14.
由于科技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进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长寿风险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同时也给寿险公司造成了巨大压力。文章结合现实情况,深度剖析了长寿风险对我国寿险公司偿付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影响,并从产品创新、风险管理等方面给予了我国寿险公司应对长寿风险的相关对策建议,以便于寿险公司更好地改进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寿险证券化是指寿险公司通过发行以标的业务现金流为支撑的资产支持证券的过程。与将巨灾峰值风险转移到资本市场的产险证券化不同,寿险证券化主要是作为融资方法。寿险证券化一般可归结为三大类:(1)内含价值证券化可将无形资产转换成货币,减小资金压力,扩大承保能力;(2)责任准备金证券化可以减轻准备金压力,并满足监管准备金要求;(3)极端死亡率或长寿风险证券化可将极端死亡风险或长寿风险转移到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16.
资产和负债的期限匹配是保险公司资金管理的重要方面,因此作为保险公司资金的主要投资工具,债券的期限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保险公司的资产配置问题。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对于长期的养老年金产品需求不断增加。如果债券市场上的产品的年限较低,则寿险公司的资产负债就不能很好地匹配。进一步的市场利率下降,则会出现严重的再投资风险。本文对中国的债券期限进行统计,然后对今后寿险公司的再投资风险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张超 《财经论丛》2020,(3):105-113
本文探讨数字货币的基本原理和主要风险,提出数字货币交易平台的风险共性是身份重叠,而身份重叠的问题源于资金端、资产端和中介机构的角色职能不清。强管制型的监管模式无法有效遏制交易平台风险,自律型监管是平衡政府、平台和投资者之间利益协调的最优方案。自律型监管需构建交易平台中介机构的基础业务监管规则、资金端的投资者保护监管规则和资产端的信息披露监管规则。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中国寿险公司经营的实际出发,证实了偿付能力风险的存在。针对导致寿险偿付风险出现的若干原因,着重分析了五个直接诱发因素,结合保险法规和保险经营的实际,阐述了笔者的看法,以期能引起保险业的关注,为中国寿险业的经营与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资本是保险公司经营的核心要素,是资产配置的重要约束条件。本文在马克维茨方法的基础上,将偿付能力引入了资产配置的优化模型。在使用改进的优化模型后,保险公司的最优投资组合出现变化,而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相应有所改善。本文还对保险公司期初的资本充足度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最优投资组合与保险公司的期初资本有相关关系,期初资本充足率越高,保险公司风险资产的占比可以越高。最后,本文对优化模型的实现路径进行了探讨,对保险公司实践应用该模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寿险证券化是寿险公司通过发行以标的业务现金流为支撑的资产支持证券的融资或转移寿险风险的过程。与一般资产证券化相似,寿险证券化的基本原理包含风险重组、风险隔离和信用增级三个原理,但融合了寿险业务的特殊性。寿险证券化可分为内含价值证券化、责任准备金证券化、风险转移证券化三类,且每类均包含特有的经济学与保险学原理。前两类证券化的目的是融资套现,而后一类则是为了转移极端死亡率风险和长寿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