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论机制分析认为,贸易开放会通过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及环境管制强度等渠道对我国的环境污染产生影响。鉴于此,文章基于全国30个地区1997~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面板数据门槛回归模型,对贸易开放影响我国人均碳排放的门槛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我国贸易开放显著存在人均收入、人力资本及环境管制强度的门槛效应。具体影响机制为:高水平的人均收入有利于发挥贸易的碳排放抑制效应;人力资本越高,贸易开放促进碳排放减少的效果也越为明显,故各地应稳步推进人力资本积累;适度的环境管制强度有利于贸易的污染减排效应,管制过低或过高都将使得贸易增加碳排放。  相似文献   

2.
胡兵  陈少林 《亚太经济》2014,(3):110-115
基于1996-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实证研究贸易开放对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非线性影响。结果发现,贸易开放对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单一门槛特征,跨越特定开放门槛的地区,贸易开放的政府支出规模增加效应更强。随着贸易开放补偿效应的不断强化,未来可能导致政府支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3.
理论机制分析认为,贸易开放会通过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及环境管制强度等渠道对我国的环境污染产生影响。鉴于此,文章基于全国30个地区1997~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面板数据门槛回归模型,对贸易开放影响我国人均碳排放的门槛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我国贸易开放显著存在人均收入、人力资本及环境管制强度的门槛效应。具体影响机制为:高水平的人均收入有利于发挥贸易的碳排放抑制效应;人力资本越高,贸易开放促进碳排放减少的效果也越为明显,故各地应稳步推进人力资本积累;适度的环境管制强度有利于贸易的污染减排效应,管制过低或过高都将使得贸易增加碳排放。  相似文献   

4.
中国提出计划2030年左右碳排放达到峰值,这成为中国量化减排的环境规制新要求,中国作为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国,对外经济发展与经济低碳转型关系密切。文章以中国工业部门20个细分行业为研究对象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外商投资和贸易开放对中国行业碳排放的影响,尝试推导SRIO模型计算出口净隐含碳强度划分外贸高低碳行业,并进行实证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工业部门整体和分类行业的贸易开放度提高有助于减少行业碳排放强度,行业整体和高碳行业的外商投资规模扩大会增加碳排放强度和总量,而低碳行业的外商投资规模扩大则有助于降低行业碳排放强度,且存在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兹曲线(EKC)"。文章从中国工业部门差异化环境规制政策、吸引高质量外商投资以及注重发挥研发和科技作用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对外贸易一直处于增长态势,但与此同时,中国的区域差距问题也很突出。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区域发展战略,然后考察了对外贸易的现状。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贸易开放拉大了区域差距。进而提出建议认为,政府应该平衡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贸易差距,通过降低交通运输成本等来促进内陆地区的贸易。  相似文献   

6.
贸易自由化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本文的目的是研究贸易自由化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通过建立贸易与环境污染关系的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合理选择数据,将贸易自由化对我国环境污染的规模效应、组成效应和技术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回归结果显示,规模效应将加剧我国的环境污染水平,而组成效应和技术效应将降低我国的环境污染程度,贸易自由化将有利于我国的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7.
唐杰英 《世界经济研究》2012,(8):55-61,88,89
文章在分析加入WTO前后(1995~2008年)中国各工业行业CO2排放密度变化的基础上,计算各行业的净出口消费指数Djt和修正净出口消费指数D*jt,通过分析其变化趋势,分别考察中国在与发达国家分工中以及在国际分工中是否成为高排放产业的"避难所"。文章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多数行业隐含国外CO2排放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加,而且排放密度最低的行业隐含国外CO2排放所占的比例最高;从国际分工的角度看,中国没有成为高排放产业的集聚"避难所",但工业的集聚程度有所提高;从与发达国家的分工来看,加入WTO后中国更多地承担排放密度较高产品的生产,这可能是中国在低排放行业上参与国际垂直化分工程度提高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开放和自由贸易区的挂牌设立,金融服务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趋攀升.本文通过简述我国金融市场开放进程和发展现状,分析我国的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并结合自贸区“负面清单”数目变化所反映的市场开放度,提出更好发挥金融市场开放作用,并提高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深化改革开放的视角重新审视开放经济背景下政府的角色与定位,对我国转变政府职能颇具启发价值。文章考察了东欧转轨国家、新兴市场中的金砖国家和发达工业化国家贸易开放对政府规模的影响。在考虑了人均收入、国家规模及政府规模的滞后效应等影响因素后,计量分析结果显示,东欧转轨国家、金砖国家与发达工业化国家的政府规模随着贸易开放程度的提高出现较大差异:东欧转轨国家贸易开放对政府规模具有稳健的正向影响,而金砖国家贸易开放对政府规模的影响为正但不显著,发达工业化国家贸易开放却对政府规模具有稳健的负向影响。三类国家的贸易开放对政府规模的长期影响均大于短期影响。补偿假说在三类国家中并没有得到支持。  相似文献   

10.
曹标 《亚太经济》2012,(4):86-90
目前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而服务贸易的结构直接影响到服务贸易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全球主要经济体在服务贸易发展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对本国的服务贸易结构有所调整,通过优化服务贸易结构来实现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在此,通过对中国、日本、韩国三个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服务贸易结构横向、纵向的分析比较,研究三国服务贸易结构调整路径的异同。  相似文献   

11.
从深化改革开放的视角重新审视开放经济背景下政府的角色与定位,对我国转变政府职能颇具启发价值。文章考察了东欧转轨国家、新兴市场中的金砖国家和发达工业化国家贸易开放对政府规模的影响。在考虑了人均收入、国家规模及政府规模的滞后效应等影响因素后,计量分析结果显示,东欧转轨国家、金砖国家与发达工业化国家的政府规模随着贸易开放程度的提高出现较大差异:东欧转轨国家贸易开放对政府规模具有稳健的正向影响,而金砖国家贸易开放对政府规模的影响为正但不显著,发达工业化国家贸易开放却对政府规模具有稳健的负向影响。三类国家的贸易开放对政府规模的长期影响均大于短期影响。补偿假说在三类国家中并没有得到支持。  相似文献   

12.
文章使用1997~2012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门槛模型,考察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否依赖于人力资本。实证结果显示,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因人力资本水平的不同而表现出显著的区间效应:人力资本水平较低时,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负相关;人力资本水平较高时,二者显著正相关。这一结果说明,要想更大程度地发挥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加强人力资本积累是前提保障之一。  相似文献   

13.
贸易对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以中国制造业为例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本文运用Grossman和Kruger的分析方法对中国1994~2003年期间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我国对外贸易对环境影响的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为正,但由于较大的负规模效应,故总效应仍为负,即现阶段进出口贸易在总体上恶化了我国的生态环境。要改善我国对外贸易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需要进一步降低污染密集度,不断增强正的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  相似文献   

14.
市场驱动的中日韩贸易一体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日韩三国经贸合作日益频繁,相互出口结构进一步与区域内的需求结构相契合,产业分工水平进一步深化,表现出明显的区域贸易一体化趋势。这一过程客观上要求突破原有的国家边界束缚,在区域内实施更加开放的经济贸易政策,促进区域竞争力提高和经济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5.
理论上,政府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经济增长与贸易开放程度有存在紧密联系。可以说,改革开放是我国经济腾飞的重要原因,也可以说,经济的快速发展又进一步推进的贸易开放。由此看来,政府财政支出也与贸易开发存在的重要关系。本文是基于VAR模型,利用我国1978-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检验了贸易开放与政府财政支出规模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财政支出是贸易开放的格兰杰原因,短期内抑制贸易开放,而长期中有利于贸易开放。  相似文献   

16.
兰倩 《中国经贸》2012,(10):14-14
劳务贸易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推动劳务贸易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分析劳务贸易对我国贸易的现状并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7.
陈万灵  冯峥 《亚太经济》2020,(3):105-114+151-152
推动服务贸易自由化和加快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是现阶段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利用拓展后的Hoekman频度分析法,从开放广度和开放深度两个维度对中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进行量化评估。研究发现:大多数中国FTA减让表的对外开放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高于附件Ⅸ,在多层次、宽领域、深度开放方面逐渐推动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商业、金融、运输服务业的开放广度普遍扩大;通信、金融、运输和环境服务业开放深度显著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开放纵深发展。但开放广度和开放深度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拓展,这也是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及其对外开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中欧贸易流量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深化与扩大,中欧贸易取得了快速发展。欧洲内部大市场的建成和完善不仅会影响成员国的生产与贸易,也将影响中欧贸易。本文从欧盟成员国的生产和贸易结构调整入手,在引力模型框架下使用面板协整技术,就欧洲经济一体化对中欧贸易的影响程度与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从长期来看,贸易效应、生产效应、经济规模及汇率因素对均衡的中欧贸易流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短期在生产效应和贸易效应的共同作用下,中欧贸易顺差有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19.
20.
在推动全面开放新格局形成的战略背景下,研究贸易便利化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2007~2015年CEPII数据库中行业层面的贸易数据测算了出口产品质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贸易便利化与出口产品质量的关系。研究发现:贸易便利化通过降低出口企业的贸易成本,一方面促使企业选择以低价竞争策略替代质量竞争策略,从而产生替代效应抑制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另一方面又使出口企业获得成本优势,促使其选择扩大出口规模,进而产生收入效应以提升出口产品质量。然而贸易便利化对出口产品质量却总体表现为抑制作用,但是随着进口国收入水平的降低,贸易便利化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抑制作用逐渐降低,最后对出口产品质量表现为促进作用。此外,贸易便利化对质量越高的出口产品抑制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