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全球对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调查的推进,作为平台经济典型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垄断问题受到高度关注。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发展历程,从市场份额和准入门槛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第三方支付领域已形成双寡头垄断结构,同时结合路径依赖理论与博弈论分析框架,对垄断成因与特征进行分析。其次从市场竞争秩序、金融风险传导、消费者权益保护等维度对垄断带来的消极影响进行深入阐述,对反垄断监管面临的困境进行全面分析。最后建议从强化顶层设计和法制建设、重构垄断行为认定分析框架、加强反垄断资源和能力建设、推动反垄断规制协同治理等入手,加强第三方支付领域反垄断监管,以期对市场的规范发展和产业规制方面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刘猛  陈霞 《财政科学》2021,(1):144-149
近几年,美欧围绕搜索引擎、社交媒体、在线零售服务等领域,聚焦垄断、侵犯数据隐私、规避税款等问题,频频对谷歌、苹果、脸书、亚马逊等科技巨头开展调查.近期,为维护消费者等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美欧加紧推进立法,明确在线平台责任,加大对科技巨头规制力度.本文分析了美欧针对大型科技企业采取的相关规制举措,指出由于科技巨头商业模式复杂隐蔽,以及监管立场差异性,美欧相关规制措施成效仍有待观察.鉴于我国数字经济整体仍处于大而不强阶段,不宜照搬美欧监管模式,而应平衡规范与发展二元目标,既要加强规制,坚决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又应支持数字经济发展壮大,推动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伴随数字经济近年在全球的迅猛发展,平台企业已然成为重要的市场参与主体和经济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当前,我国平台企业的发展面临资本过度扩张、市场竞争失序以及创新能力受限等突出问题,尤其是算法、大数据等人工智能在平台经济领域的深度运用,导致“算法合谋”“大数据杀熟”等一系列新型反竞争行为出现,对现行反垄断监管体系构成严峻挑战,反垄断法制度重构迫在眉睫。亟需借鉴近年来互联网平台反垄断浪潮下美国和欧盟地区的监管立法经验,通过明确立法宗旨、完善监管规则和配套保障制度等措施,加强对平台企业垄断行为的规则,以适应平台企业的发展和当前经济金融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  相似文献   

4.
刘昭  王波 《海南金融》2023,(9):41-53
ChatGPT作为人工智能发展新的里程碑,在数字经济时代与数字金融的融合发展,给金融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相应的法律风险。ChatGPT对数字金融发展的影响包括:驱动金融科技研发,优化金融要素配置;拓展金融服务模式,促进金融产业数字化发展;完善金融风险防控,提高金融风险预测能力。但ChatGPT也衍生出了一定的金融法律风险,具体包括:金融数据法律风险、金融算法法律风险、金融算力监管风险和金融应用场景风险。为有效对其进行规制,应该采取四方面措施,一是增进ChatGPT数据规制,确保金融数据合法;二是优化ChatGPT算法,促进算法合理化;三是强化ChatGPT算力规制,推动算力资源共享;四是廓清ChatGPT应用场景规制,优化金融应用场景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5.
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商业银行加快实施数字化转型,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构建新的核心竞争力。但由于数字经济发展迅速且发展时间较短,也造成了金融风险和数字科技风险的叠加,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道路仍需着眼于风险的防控与管理。本文探讨在数字经济背景下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为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发展的风险管理提供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世界各主要国家已将金融科技视为提升金融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印度金融科技产业的兴起得益于印度政府的多项改革举措和政策支持,包括"数字印度"战略和"废钞运动"等。但是,由于金融科技的跨界化、去中介、分布式等特征,原有的金融监管体系滞后于金融科技发展,监管能力无法匹配金融科技的发展水平。为了在鼓励金融科技创新和防控新型金融风险之间寻求平衡,印度储备银行、证券交易委员会、保险监管和发展局相继推出了面向各行业的"监管沙盒"机制,致力于实现金融科技创新、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健全金融监管等目标。印度金融科技"监管沙盒"机制对于我国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监管沙盒"制度完善和金融科技监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周蓉蓉 《西南金融》2023,(10):93-104
在金融科技创新和发展过程中,数据治理、算法伦理、数字鸿沟、无序竞争等问题产生,伦理作为一种兼具柔性和规范性的工具,对于数字经济时代有效规制金融科技发展意义重大。金融科技伦理治理既要在鼓励创新的氛围中实现金融创新,又要有助于保持金融稳定,同时要最大限度保护消费者权益。掌握大量技术、数据信息的市场主体理应强化科技伦理探讨、筑牢数据信息安全网,实现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共赢,也应充分汇聚监管、行业组织、公众监督等合力,形成多元共治模式,进一步完善金融科技伦理体系,提升金融科技伦理治理能力,有效防控金融科技伦理风险,不断推动金融科技向上向善。  相似文献   

8.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危害程度大及范围广,且传染性强,甚至会导致金融功能的丧失,由此波及整个实体经济领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由金融机构的杠杆率过高、金融市场过度创新、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等因素所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危害性、顺周期性等特征。金融安全事关国家发展大计,对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有效防控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掌握金融不安全引起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逻辑和客观规律,采取将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置于更加重要的地位、坚持党对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领导、建立健全防控监管体系、强化金融监管的国际间交流与合作、激发实体经济活力等相关防控举措,对于确保国家金融体系的总体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李鑫  史园园 《财政科学》2021,64(4):99-105
数字经济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市场以价格为中心的竞争模式,以平台、数据、算法的三维竞争结构杀出重围,通过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升级等优势迅速占领市场,但简易快捷、高效匹配供需的数字经济背后隐藏着难以规制的垄断行为.数字经济下所涉及的垄断问题,应从数字经济的三大支柱要素出发进行探讨,对于各类"暧昧模糊"的行为逐个归类、定性,以阐明当前数字经济反垄断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面对当前挑战,我国需扩大监管范围及力度、实行动态监测、完善反垄断相关制度、加强国内外深度合作,为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一片净土.  相似文献   

10.
金融科技监管逻辑可以区分为行政逻辑和技术逻辑。金融科技监管的行政逻辑突出中央—地方的科层制监管体制,依托机构监管模式将金融科技平台纳入常态化监管,并利用运动式监管降低应急性金融风险。金融科技监管的技术逻辑强调对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普遍应用,并利用监管科技提升监管效能。金融科技监管的行政逻辑与技术逻辑虽然在权力分配和主要追求效果上存在差异,但二者在联系中相互作用,行政逻辑对技术逻辑具有矫正和引领作用,技术逻辑对行政逻辑具有促多元化和完善组织架构作用,二者通过相互作用形成双向互嵌,最终推动金融科技监管逻辑逐渐转向二元共治的复合型治理,稳步推进我国金融监管体制重塑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反垄断监管作为市场监管的重要部分,对转变政府职能、建设统一大市场、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平台企业由于具有规模效应、网络效应、外部性等特点,容易依靠数据优势实行跨界竞争来扩张规模,进而形成垄断,给我国的监管带来了挑战,其垄断行为也不利于我国市场秩序的总体发展。为此,本文从监管机构、平台企业两个方面出发,基于案例分析当下我国平台经济反垄断监管存在的困境,并基于回应性治理理论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1.货币政策、审慎监管与跨周期调节2.人民币国际化、数字人民币相关问题3.新发展格局下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研究4.宏观政策与经济稳健运行5.完善利率传导机制、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利率风险防控6.“双循环”格局下我国金融风险防控研究7.数字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8.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研究9.金融支持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研究.  相似文献   

13.
李真  邢华彬 《海南金融》2016,(10):37-42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型的结构化融资工具,成为打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市场的新通道.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发展资产证券化有助于优化信贷投放结构,降低金融风险集中度,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当前,我国发展资产证券化还面临诸多金融风险、法律风险以及监管问题,需秉持创新与监管协调共进的发展理念,坚持立法先行,着力提高立法层级,强化信息披露等市场约束机制,完善信用评级体系,切实做好风险防控措施,杜绝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周帅  左入元 《中国外资》2022,(24):42-44
<正>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但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数字鸿沟”“数字垄断”“数字治理赤字”等问题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桎梏。推动数字经济发展,须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数字经济规范可持续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助力。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平台经济快速发展,相应的治理体系日渐成熟,但也面临平台垄断行为扰乱市场规律、损害消费者权益、监管立法滞后与执法协调不顺畅等梗阻与挑战。国际上,平台垄断问题的监管应对是各国难题,且体现出鲜明的政治性,不应盲目借鉴,应以我为主,以人民为中心看待应对平台垄断问题;可借鉴美国、欧盟等国家/地区,更注重事前、事中监管,动态建立完整的监管体系,以及更注重监管部门的协调配合。由此,我国应着眼长远,支持平台健康发展;兼顾当前,规范平台经营秩序;补齐短板,加强事前事中监管体系与能力建设;不断创新监管工具,建立功能监管与机构监管有机结合的协同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数字技术与保险业的深度融合发展,诸多未知风险接踵而至,保险监管也受到数字技术的冲击,传统保险监管方式已无法满足新时代的要求,亟需创新发展。本文聚焦中国保险监管的现状,发现其存在传统监管模式滞后、数据信息安全监管问题凸显、数据孤岛问题愈发严峻、监管科技总体规划不足、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缺失、复合型监管人才匮乏等问题,提出保险监管创新的系列政策建议,以推动数字经济时代中国保险监管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金融风险的复杂性日益增加,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结构性矛盾也逐渐显现。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缓解银行与中小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促成融资落地的可行手段,正逢数字经济大发展的春风,有望依靠不断发展的大数据技术,实时监测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变化,实现更好的风险控制。本文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探索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的指示,按照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相关要求,从数字经济大环境下的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入手,梳理数字经济和供应链金融面临的发展问题,从监管的角度展开思考并提出方向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此详细介绍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并提出一些风险防控措施,在有效控制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背景之下,逐渐推动实体经济走上一条稳定发展道路上,为我国构建可持续发展型社会做出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9.
徐康宁 《新金融》2023,(5):40-44
数字经济由于其技术特性和市场特点,本身具有全球化的属性,并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但由于复杂的国际环境因素,数字经济又呈现出碎片化发展的特征,产业链地区化、国家化以及被分割的平行市场是其中的典型事实。数字经济的碎片化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产生不小的负面影响,必须积极应对。要通过挖掘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领域实现集中突破,以“锻长板”带动“补短板”,并在国际上积极倡导数字经济全球化,努力开辟中国数字经济融入世界而世界数字经济离不开中国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20.
数字金融作为新兴技术与传统金融服务相结合的新金融模式,其跨区发展速度快与冲击力度大等特点对区域金融风险乃至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而言具有两面性。本文选取2011—2019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探讨数字金融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有效缓解本地区金融风险,但在跨区溢出中会增加周边区域的金融风险,长期影响尤为明显。影响机制表现为:数字金融通过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和融资约束降低本地区金融风险,但跨区发展时会导致金融竞争增加,加剧融资约束,增加周边地区金融风险。进一步地,根据数字金融发展和金融部门的结构体系特征,数字金融在使用深度方面发挥效力,在支付结算与信贷业务中表现突出。在金融部门结构体系中,政府、企业、银行部门的风险对数字金融较为敏感;在地区发展特征中,数字金融对经济发达地区与东北地区的影响显著。本文的启示在于,管控区域金融风险要根据数字金融发展特点的两面性来完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