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010年4月28日,由中国企业家主办的第二届商业木兰论坛成功探讨了女性企业家抉择的商业力量,评选出了2010年30位商界木兰.在这个危机重重的时代,她们因何不同?"她力量"如何改变世界?  相似文献   

2.
女性在冬天里展现巨大的"抗衰"优势,崛起的"她力量"创立汇聚高端商业女性的温暖组织——木兰汇,发出她们集体的宣言"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4月7日晚间,在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12年度木兰时尚之夜暨第四届中国"商界木兰"颁奖典礼上,一群女性企业家用自编、自导、自演的独幕舞台剧《从明天开始》回顾创业中的抗衡和坚韧,生活中的付出与回报,以及洗尽铅华后的坦然与希望,同时也发出了她们集体的宣言。一部《从明天开始》的独幕舞台剧,为我们展示了一批有  相似文献   

3.
尽管30年来,中国内地企业厉兵秣马、开疆辟土、高歌猛进,然而放眼全球商业舞台,我们不得不遗憾地承认,还没有哪一家中国企业真正迈进了世界卓越企业的殿堂,成为舞台上的耀眼主角;也没有哪一位中国企业家登上了商业领袖所能企及的世界顶峰,引领全球财富走向。对比世界级企业与企业家,依旧有一条不小的沟壑横亘在我们眼前,为什么我们未能渡越到彼岸?  相似文献   

4.
由于社会角色和天性的原因,商界女性最早感受到商业与幸福的分裂,她们是幸福商业的追求者和实践者 回归幸福商业,是《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第三届商界木兰年会主题,年会将于4月28日在北京召开。幸福和商业是两个看似不太相融的话题,商业多意味着逐利、竞争,甚至有时尔虞我诈、你死我活.  相似文献   

5.
柔性管理     
前几天,我作为嘉宾应邀参加了在长城饭店召开的“财富名媛俱乐部”成立仪式,几百名女企业家齐聚一堂共话“女性经济”令我感触颇深。据权威机关调查,目前,中国女企业家约占中国企业家总数的28%,其中个体和私营经济中的女企业家占所有女企业家总数的46%。而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企业家只占到中国企业家总数的10%。与女企业家人数飞速增长相对应的,是她们对GDP的贡献也越来越大,到2006年达到42.5%。她们将女性的管理魅力和智慧与男性钢铁般的意志融为一体,打破了男人一统经济界的传统。管理大师杜拉克指出:“如今时代的转变,正好符合了女性的…  相似文献   

6.
女企业家的性别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凡一提起企业家,人们便会想到倪润峰、张瑞敏等,可有多少人说得出中国知名女企业家的名字呢?几千年的封建落后思想和男权社会禁锢了女性向企业家迈进的步伐,阻碍了女企业家的成长和发展.多少年来,我国女性在企业界所占的比重是微不足道的.近年来,随着中国妇女社会、经济、政治和家庭地位的巨大变化,中国女企业家阶层已经出现,并在很多领域扮演着不容忽视的角色.那么,中国的女企业家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她们与男企业家有些什么样的不同?她们将有着怎样的未来呢?下面,笔者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图片新闻     
2012年5月20日.中国企业家单身俱乐部在广州花园酒店组织一场企业家私人征婚活动。为了角逐一个富豪派对的入场券,有320名女性前来参加“全球佳丽甄选”,她们是从2800个报名者里脱颖而出的。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女性正逐渐成为创新创业大潮中的生力军。《2021胡润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显示,全球白手起家10亿美元女企业家中有2/3来自中国。同时,疫情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为女性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国务院新闻办2019年9月发布的《平等发展共享:新中国70年妇女事业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显示,中国互联网领域中,55%的企业家为女性,中国女性正在商业进程中发挥着独有的价值和魅力。  相似文献   

9.
未来的不确定性如时间一般永恒,掌控方向盘需要柔韧的力量近一年,有三位来自中国的女性企业家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格力掌门人董明珠、东方园林董事长何巧女以及滴滴出行的总裁柳青,她们分别出生于50、60、70年代,虽然时代烙印不同,却在面临危局时,展现了女性企业家特有的气魄、胸怀与勇气。2017年,董明珠在实体企业面临“野蛮人”高杆扛举牌时,拍案而起,态度鲜明地公开发声严厉谴责资本大鳄,这一看似个人观点的强烈回击,却为整个卷入股权争斗中的企业拨云见日,万科董事长郁亮曾这样评价道:“董大姐的发声,让风向变了。”  相似文献   

10.
读者     
《中国企业家》2012,(6):16-17
女性没有商业"禁区"《中国企业家》2012年第5期封面故事《木兰抗衰》这些年,接触的女企业家或女性高管的确越来越多了。与男性高管普遍的进攻性思维不同,女性企业家或高管在攻防协调方面,要比男性有优势。尤其在经济不景气时,女性特有的柔韧性,想必可以对防寒抗衰发挥效应。当然,防与守并非界定男女处事方式的标准,在纷繁芜杂的商业圈中,很难说清楚哪个领域是男性的专属地,抑或女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2010年中国30位商界木兰,承载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峻、比更多男企业家更坚硬的年度选择。她们担纲了主流商界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每18位妇女中就有一位拥有自己的企业,而在过去几年,女性企业家的增长速度几乎是企业平均增长速度的两倍。更令人欣慰的是,在信息时代,女性进入领导层的机会也比以前大大增加,她们在企业内外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对市场个性化要求的敏感性都很强,不仅如此,一半左右的女企业家领导的是高速发展的现代产业而非传统产业。据美国妇女商业研究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有61%的女性工商企业涉足电子商务,而男性开办的企业只有55%涉足期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30年来,中国社会已形成了庞大的颇具有创富精神与理想的企业家阶层,他们推动了中国经济向市场化转型并融入全球化大潮中。和君创业执行董事长李肃认为,中国的商业进程以10年为一个周期。虽然中国企业家眼中的企业家更替现象很难简单地用10年一个轮回去定论,但30年来在中国企业家眼中确实陆续出现了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李健熙、杰克·韦尔奇、李嘉诚、比尔·盖茨等世界级企业家。  相似文献   

14.
入行考验     
自2009年《中国企业家》推出年度商界木兰评选以来,我们每年都会对活跃在商业舞台上的上百位成功女性进行筛选,并且找到符合她们特质的年度话题。这并不容易,尤其是在经济疲弱的当下。那么,究竟要从哪些角度切入木兰们的事业选择,探讨哪些话题呢?"女人也怕入错行。"有同事提出了这个观点。接下来几个月,拿这个话题在不同身份的成功女性中问了一圈,答案可谓见仁见智。最先见的是一位曾经的圈里人,好几位木兰不是她的老上级,就是曾经实力相当的同事。她总结,可能有些行业女性比较  相似文献   

15.
动态     
<正>新商业文明催生绿色变革4月22日是第40个世界地球日,由中国企业家俱乐部、道农研究院等主办的"2009中国绿色公司年会"在京召开,年会围绕着"绿色变革:新商业文明的预言"的主题,在世界陷入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的双重困境中,力求以一种系统性思维为商业世界发现正确的方向和动力,寻求危机的根本性解决方案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丁伟 《中国企业家》2005,(24):272-284,286,288
从《中国企业家》被命名.到对企业家精神的大力宣讲.从对商业趋势的及时反映.到对争议性话题投注以一以贯之的视角和价值观——20年来.《中国企业家》杂志和企业家阶层在中国的沉浮命运息息相关。为什么市场上那么多商业财经类媒体.惟有《中国企业家》杂志被视作本土企业家价值最典型的守护者?《中国企业家》其魂魄.其风骨,其内涵.有何独特之处,整理二十年来《中国企业家》创造出的一句句口号,在一次次关键事件上观察与评论的立场,或许能帮助人们能体察出部分答案。  相似文献   

17.
“女性创业时代”来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调查报告显示,过去5年来美国女性从商热持续升温,女性开办的工商企业数量和规模都大幅增加,因此女性创业者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也日益增大。女性工商企业在赶潮流方面更是“巾帼不让须眉”,其中有61%的公司涉足电子商务,超过了男性开办的企业的55%的比例。女性创业获利能力更强对女企业家相关调查的结果显示,在150万女企业家所经营管理的企业中,亏损企业仅占5%,她们的获利能力比一般企业都要好,这显示了女企业家在思维方面的缜密性。中国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张琪介绍,女性创办的企业90%是传统产业,技术门槛低,大部分是…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步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的起点。过去的十年中国企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让世界惊叹的商业奇迹,一批能够让世界倾听中国声音的企业家,站在了达沃斯,APEC峰会.哈佛商学院.沃顿商学院的舞台上,一批中国的企业开始让国际巨头为之侧目。  相似文献   

19.
段明珠 《中国企业家》2012,(23):100-102
中国十年商业史上,有这样一群人,或是先行者,或是颠覆者;或是立规者,或是发扬者……但他们有个统一的称谓:最具影响力的企业领袖。从2003年《中国企业家》杂志首次推出企业领袖排行榜至今已是第十届,十年间斗转星移,经济浮沉,行业兴替,大佬起起落落,投射出商业进化的画面。2012:整合与突破大选之年,大国冲突,经济下行,强烈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家提出了更严苛的考验。"孰能浊以澄?静之徐清;孰能安  相似文献   

20.
《经营者》2007,(6):2-2
<正>托马斯·弗里德曼在其《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描绘了未来的商业社会,将处于一种更为剧烈的变革之中,随着变化的加剧,未来企业更长寿还是更短命?这一切,都源于商业时代变化所带来的力量。已经过去的2006年,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他们的一些不起眼的微小的管理事件,就能揭示出中国企业的管理真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