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引发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的传导过程进行分析,揭示地方政府债务融资风险的具体成因,并提出化解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于守住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9—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地方政府隐性担保是否会对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导致的银行风险造成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地方融资平台债务会导致银行风险增加,而地方政府隐性担保可以通过转移风险的方式掩盖部分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带来的银行风险,导致真实的银行风险被低估。进一步讨论发现,对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更高的时期和金融发展水平更高的地区来说,地方政府的隐性担保作用会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打破财政兜底幻想的政策取向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建议在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监管的过程中,需重点加快地方融资平台的转型,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8-2018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显性、隐性与综合债务三个角度测算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运用空间杜宾模型(SDM)研究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外溢与聚集作用.研究发现:我国区域性金融风险呈现高低聚集分布特征,东部地区最高,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低;三类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均能显著推高辖区内区域性金融风险水平;地方政府隐性与综合债务风险上升能显著降低辖区间的区域性金融风险水平,使辖区间区域性金融风险向辖区内转移聚集;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地方政府财力下降后,区域性金融风险在区域内进行自我积累,并引致辖区间区域性金融风险转移.因此,建议从三个方面入手治理区域性金融风险:一是重点关注东部地区的区域性金融风险聚集问题;二是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彻底切断隐性债务产生途径,逐步消化隐性债务存量;三是进一步释放地方政府财权,促进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相匹配.  相似文献   

4.
《经济研究》2016,(2):42-55
分税制改革激化地方政府对金融资源的争夺,继而影响金融分权结构,导致地方金融体系膨胀,是区域性金融风险不容忽视的隐患之一。本文通过建立中央-地方两级政府的差异性目标函数,求解各级政府的最优选择与财政、金融行为取向,分析财政分权和金融分权的内在逻辑,在空间效应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中国1978—2012年的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中央-地方两级政府的政策目标不同,其最优选择与财政、金融行为取向存在差异,财政与金融成为地方经济增长框架下可以相互替代的融资工具,财政分权制度必然影响金融分权制度;财政分权制度构成了各省财政差异的基础,导致省际财政变量存在一定的空间效应;金融的显性集权隐性分权和财政分权导致各地竞争金融资源,省际金融变量也表现出一定的空间效应;金融显性集权隐形分权与财政分权的不匹配引发多种财政风险、金融风险。因此,明确金融分权边界、落实地方政府风险责任是预防和控制财政风险、金融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是对我国转轨时期财政风险的形成原因及其控制制度进行了研究,它对于完善财政风险的理论分析框架和防范化解财政风险均具有重要意义。从财政风险来源看,我国财政风险具有明显的转轨性特点,它可分为一般性财政风险、转轨性财政风险和特殊性财政风险。本文按照"财政风险的衡量标准、形成机制、形成原因、制度控制"的基本思路,以转轨性和特殊性财政风险为主要对象,重点研究了以下几个问题:(1)本文从赤字融资方式的角度,构建了财政赤字率、隐性赤字率和政府收支赤字率等三种口径的赤字率指标,试图建立一个既能与国际上通用口径可比,又能反映我国真实财政风险的赤字率衡量指标。政府收支赤字率是财政赤字率和隐性债务赤字率之和。(2)本文采用隐性债务赤字的直接估算方法,从而得出了1980~2008年期间我国三种口径的赤字率水平,1980年以来我国财政赤字率都在3%之内,隐性债务赤字率在6%~10%之间波动,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收支赤字率围绕10%波动。债务是赤字的积累。2008年年底我国国债负担率仅为17.73%,总债务负担率却高达67.5%。隐性赤字和隐性债务是财政风险的主要来源。(3)本文用经济学、博弈论理论,构建了财政风险形成机制模型,证明了所有地方政府都举债是地方政府博弈的纳什均衡,地方政府债务具有无限膨胀的内生机制,中央政府对地方举债往往采取财政机会主义。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举债规模的最大容忍度主要受举债的挤出效应的影响,偿还税率高低对其没有实质性影响。(4)本文对影响财政风险的5个定性方面的原因进行了量化,构建了一组分析财政风险原因的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认为政府收支赤字率是最能反映真实赤字水平的指标;地方经济竞赛对财政风险的影响非常复杂,一方面会导致地方政府以债务积累为代价实现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控制赤字率的过快上升。财税体制不合理和预算制度不完善也是财政风险形成的重要原因。(5)本文从建立赤字率和债务的警戒线、改革中央与地方财税关系、改进政府激励约束机制等七个方面提出了控制财政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的政策背景下,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成为我国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重点。文章基于我国2013—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财政分权、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债务的关系。结果表明:地方政府越多地通过出让土地资源获得土地财政收入,就会越少地将土地资源抵押或质押,从而削弱了隐性债务的扩张,土地财政与隐性债务呈现相互替代的作用。财政分权程度越高,财政压力就越大,地方政府就越需要通过其他方式获得资金来源,从而推动了隐性债务的扩张。进一步研究发现,财政分权程度的上升,会削弱地方政府的债务偿还能力,促使地方政府以土地作为偿还地方债务的保证,削弱土地财政与地方债务的替代效应。结论丰富了财政分权、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债务影响效应的研究,为控制地方政府债务,尤其是控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风险,对现有金融风险监管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金融市场环境视角,从宏观层面的高杠杆率和流动性风险、微观层面的金融市场信用风险,以及跨市场、跨业态、跨区域的影子银行业务层面,搭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影响因素理论模型,进而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论表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对隐性债务风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债券市场违约事件并没有引致隐性债务风险的显著提升。最后,从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完善隐性债务处置机制和发挥政府审计国家良治职能方面提出防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政策组合。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上市企业微观杠杆率为切入点,探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这一当前重要且面临重大变革的供给侧要素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以融资平台负债度量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可以通过银行信贷挤出和利率扭曲两种机制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从而显著降低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此外,相较而言,货币政策传导效率降低对民营企业和小规模企业融资的影响更大,是导致当前民营和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结合经验研究,从制度因素出发探讨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对城镇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显示,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出现明显变化,土地财政现象同期出现。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对城镇房地产价格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土地财政也是房价变化的重要中间影响因素。在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增加,导致土地财政规模与依赖度扩大,地方政府出让土地行为会影响土地出让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参与者行为,均将进一步推高商品房价格。因此,本文建议在维持房产市场价格稳定方面,需重视财政制度建设,减轻地方政府财政压力,通过规范地方政府预算外收入与土地出让制度,限制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的程度,以抑制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波动。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的财政刺激政策积累了大量的隐性债务,释放被隐性债务占用的信贷资源,有助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与提振地方经济。本文借助2018年6月央行扩大中期借贷便利(MLF)担保品范围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识别抵押品扩容政策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将符合规定的城投债纳入抵押品范围能够显著促进地方的经济增长,该结论不受变量设定和干扰性因素等影响,并通过了平行趋势与安慰剂检验。进一步研究表明,抵押品扩容通过释放隐性债务占用的信贷资源,能够显著提高地方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能力,促进企业的投融资,提高企业劳动力雇佣数量和员工薪酬,并有助于扩大内需,改善居民的就业、收入和消费。本文的启示在于,抵押品框架下的新型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地方隐性债务渠道,促进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发挥促进经济增长与稳定就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提升资本配置效率是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地方政府债务融资作为地方政府发展地区经济的重要手段,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影响。本文利用省级政府债务数据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分析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与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且在中西部地区、市场化水平低和财政独立性低的样本中更显著。机制分析显示,房地产价格在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与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倒"U"型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传导的作用。上述结论表明,地方政府过度举债无异于饮鸩止渴,优化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管理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沉重的债务负担,已经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消极因素。如何防范和化解因地方政府债务带来的财政风险。已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地方财政在促进经济高速增长和体制转轨的双重压力下。财政超负荷运转,衍生出各种形式的风险,这些风险主要表现在:因政府举借债务形成的财政还贷风险;因地方金融风险转化的财政垫付风险;因供给范围膨胀造成的财政支付风险;因历年隐性挂账衍生的财政赤字风险;因政府直接担保连累的财政抵扣风险;因财政虚列收支导致的虚假平衡风险等。  相似文献   

13.
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探究财政政策的收入分配效应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债务收支结构视角系统揭示地方公共债务对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机制,阐明债务可持续与收入分配结构之间可能存在的正负循环影响,发现地方公共债务规模与社会不平等程度具有正相关关系,分配格局的最终变化受到债务筹资结构和债务支出效率的影响。结合中国经济周期和财政制度,本文提出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治理、提高财政可持续性和完善收入分配结构的财政政策框架,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和共同富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及其治理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问题。基于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探究国家审计如何影响城投债风险溢价以及相应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治理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审计通过监督地方政府权力运行显著降低城投债风险溢价水平,这种监督效应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越高时,即当地方政府承担隐性担保责任、城投债发行主体行政级别较低或为新增债务融资时越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国家审计人员专业能力、独立性越高,或者审计环境越好时,国家审计的债务治理效应越强。因此,应该加强地方政府举债的监督问责机制,强化国家审计在权力制约机制中的作用,并从根源上识别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成因,有效治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15.
地方债务已经成为我国财政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地方债务的现状,从内、外两方面选取衡量地方债务风险的指标,并在此基础上从制度层面和管理层面分析了我国地方债务风险的成因,最后从不同角度提出包括完善财政体制、创新地方政府投融资机制、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地方政府管理体系及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后土地财政时代我国地方政府偿债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平 《当代财经》2013,(1):39-47
从地方本级财政缺口、土地出让金收益及地方债务投资项目效益分析等方面对后土地财政时代的地方政府偿债能力进行了分析、梳理,指出由于地方官员晋升机制的影响、中央政府在与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三方博弈中的弱势以及相关制度的滞后,导致地方政府缺乏主动偿债动机。后土地财政时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发展趋势极有可能是进一步向中央财政转移。因此,必须通过做大做强地方财政能力、弥补相关制度缺失等途径,来谨防后土地财政时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向中央财政转移。  相似文献   

17.
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化解财政与金融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主要原因与主要特征,指出地方政府过度举债的巨大风险.由此,提出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积极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风险的对策建议.第一,合理确定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第二,扩大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规模;第三,建立高效的政府债务管理模式;第四,完善政府绩效评价和监督体系;第五,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8.
沈坤荣  施宇 《经济学家》2023,(12):56-65
治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是目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统筹发展与安全的重要任务。首先,本文梳理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动态演进过程,提炼了不同发展阶段隐性债务的阶段性风险特征和阶段性诱因。其次,结合现状,提出现阶段治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难点:一是地方政府财政能力与支出责任的不匹配引致增量风险,二是存量风险难以在短期内完全化解。最后,沿袭政策取向,探讨如何从控制增量和化解存量这两个角度治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19.
地方政府债务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地方财政的可持续发展,甚至还会引发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文章基于财政可持续角度分析地方政府债务发展现状,认为在现阶段要规制地方政府债务负面影响,必须强化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识别,积极制定短期应对措施和深化长期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0.
从财政的角度看,当前我国不完善的财税体制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纵向与横向财政失衡程度,使地方政府存在制度性缺口,而政策决策机制的不健全又使政策性缺口成为"常态",导致地方政府债务的不断累积。财政可持续性的增强,需要加快健全和完善相关财税体制,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增强地方财政的收支平衡能力,完善财政可持续的制度环境;通过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债务监督和管理制度,规范各级政府的举债行为,控制好财政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