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年,尽管那时生活相对困难,物资匮乏,娱乐方式也比较单一,可浓浓的年味儿却给儿时岁月镶上了金边儿。一进腊月,年味儿就开始酝酿了。腊月初八应该算是标志吧,到了这一天,家家都要吃腊八粥。记得母亲总会想方设法凑出八样食物来熬粥,最常见的是红薯、蔓菁、大枣、黄豆、绿豆、  相似文献   

2.
过年琐议     
过年琐议侯兴国旧历年岁底年初的日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每到腊月下旬,人们便为过年忙活开了,购年货,打扫房屋卫生,买新衣,贴对联……除夕之夜,过年的情绪达到顶峰,吃过夜饭之后,索性连党也不睡了,一家人围在一起唠磕,消磨这一年之中的最后时光,...  相似文献   

3.
散文二则     
《深交所》2007,(2):61-65
怀念压岁钱 进了腊月,“年味儿”就越来越浓。我们中国人传统的习惯,无论日子过得如何,都盼望着过年。因为,过年意味着一家老小欢聚一堂,意味着辞旧迎新,意味着告别往昔,走向新的希望。[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贴春联     
腊月廿九上午九时,我们家开始贴春联。 按历法说,正月初一才算大年,可在我们农村老家,腊月三十才是真正的过年,三十晚上(除夕夜,我们叫年午间)是最热闹的,是年的高潮。所以像样的人家腊月甘九的上午就把春联、拄钱儿贴好了。从大门开始,所有的窗户、门,包括猪圈、鸡架都要贴上对联、挂钱儿、福字,红堂堂的,满院生辉,一门福瑞。  相似文献   

5.
过年     
腊月二十三小年一过,在县城居住的爸妈、兄妹和亲友们就接二连三打来电话问什么时候回家过年,女儿早已放假,也天天盼着早点回家看爷爷奶奶。随着年三十的一天天临近。我的思绪也常常让我回忆起儿时过年的一些趣事。  相似文献   

6.
北京的春节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农历的新年(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头了.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  相似文献   

7.
我看父亲     
同往年一样,刚进腊月门,远在老家的父亲就打来电话,问我什么时候回家过年。为这事妻子前几天就和我商定,儿子过几个月就要参加中考,正好趁放寒假的时间补一下英语。今年就不回老家过年了。但此时此刻,听着父亲急切而充满期待的声音,耳边又响起了《常回家看看》那首传遍大江南北的歌曲,我稍加斟酌就打定了主意,告诉父亲单位一放假就回去。放下电话。我心里一阵释然,可往事却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8.
故乡的年俗     
腊月三十,下午,终于可以放下工作,像只候鸟,急急切切地飞回乡下老家过年了。 小年刚过,母亲就一遍遍地打来电话,要我们过年早点回家。我忙问:“还缺啥?”电话那头是母亲的絮叨,像老师在嘱咐小学生的假期作业,啥都不缺,你们早点回家就行。那时,总觉得还有些时日,再说,年底又是工作上最忙的一段时光,也就没去多想。然而,这天却是迫切地想回家,以致于妻子备好的新年衣服都没带好就匆忙赶路了。因为七十多岁的母亲正病着。  相似文献   

9.
腊月二十二,春节即将到来,古城德州整个城市都沉浸在喜庆中。突然,一声尖叫打破了这份祥和。  相似文献   

10.
孙宇 《中国税务》2023,(1):78-79
<正>常听人说,最浓的年味儿都在记忆中。在我们“80后”的记忆中,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穿上一套新衣服,吃上一顿稍有荤腥的年夜饭——无非也就是韭菜馅儿的饺子里多了几粒炒鸡蛋、一盆炖酸菜里多了几片肉而已,即便如此,仍然让人欢欣雀跃,刚过完年又开始惦记着下一次过年。小时候最盼的年,总是在东北冬天最寒冷的时节到来。东北独有的冰天雪地是冬天送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  相似文献   

11.
年货不贵     
《投资北京》2015,(3):93
过年了,家家户户都要吃顿团圆饭,餐桌上粮、油、肉、蛋、菜的采买往往引发农副食品价格的节日性上涨。然而今年,在元旦和阴历腊月交叉,节日效应本应更突出的1月份,本市居民却发现,年货不贵。比如,猪肉反而便宜了。农历腊月是猪肉消费逐渐旺盛的时间,而今年由于产能过剩,猪肉养殖场寄希望于肉价上涨,节前集中出栏,上市量远远大于消费需求,在供给过剩的情况下,本市白条猪月平均批发价格为每500克7.98元,环比降6.29%。食用油的情况类似。从今年元旦开  相似文献   

12.
盼过年     
小时候,每到快过年的时候,奶奶就总要把我拉到身边,对我说“奶奶年纪大了,就盼过年。我盼过年呀,不图吃,不图穿,就盼到了过年的时候你伯伯、姑姑就该回来看我了。”奶奶每次说着说着就眼睛湿了,鼻子酸了。每当这时,我总是一边给奶奶捶着背,一边认真地对奶奶说:“奶奶,我也帮你盼过年吧,两个人盼呀过年就来得快。”奶奶一听,乐了。奶奶一乐,我也就笑了。  相似文献   

13.
小时在乡下我们小孩子掰着手指头倒计时盼着过年。过年,劝我们诱惑最大的要算除夕夜,过年是喜庆的日子,谁都想过去的一年有个圆满结束,新的一年有个好的开端,临近过年妈妈就会拎着我们耳朵嘱咐,要说吉利话。说大伙高兴的话。记住了这些,我就跑到后院,登梯子上房。那梯子是两根粗木,中间相距一尺安一个横蹬。家家户户的房檐下,都戳一个这样的梯子。  相似文献   

14.
过年的记忆     
越是到年根儿底,对于过年的记忆越是清晰可见,儿时的过年,是一种向往,因为过年可以有新衣,有新鞋,有更多好吃好玩的东西。  相似文献   

15.
打扬尘     
儿时的记忆里,最令我们小孩子感到兴奋的事就是打扬尘。因为大人望种田,小娃盼过年。打扬尘的时间一到,过年也就不远了。打扬尘总能让我们充满了期待。  相似文献   

16.
送走了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春节。静下心来品味,发觉如今的“年”已与传统意义上的“年”有了很大变化。以往过年是中国人辛劳忙碌一年阖家团圆的日子,这一天即使在千里之外也要赶回家,年三十儿必定是一家人几代同堂一起享受过年的祥和与欢愉。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观念变了,从过去只满足于丰衣足食,过年餐桌上有鸡鸭鱼肉到现在追求生活的高品质、个性化,人们在欢天喜地迎新年的时候,与时俱进地给过年增添了许多极富时代特征的新内容,概括起来这些变化是。  相似文献   

17.
过年     
过年,许是孩子们最盼望和牵记的日子了。我能够清楚地记忆乡里老家过年的情景,恰是文化革命那十年浩功时期。那时故乡很穷,粗衣遮寒,循食充饥,即使到了过年的份上,仍有人长吁短叹。许是“少年不如愁”的缘故吧?惟有孩子们那般兴高采烈的劲儿,才给过年增添了特别欢娱的氛围。  相似文献   

18.
爆竹声中一岁除,过了除夕又一年。我儿时就盼过年,就像盼星星盼月亮,扳着指头数日子,大年三十终于到了。尽管童年的除夕没有电视,早些年甚至没有电灯,靠点煤油灯照明,但过年对于小孩来说无疑是新奇有趣的,不必说跟着爸爸屁颠屁颠地去村口杀鸡打花的欢心;不必说过年穿上新衣新鞋时的自豪;也不必说拿着长方形小红纸见物就贴赏红迎新的欣喜;更不必说给长辈们拜年就有压岁钱收入小口袋中的憧憬,单说年三十夜里捡炮仗.  相似文献   

19.
在农村,一进入腊月,各家各户的“年猪”都肥了,于是张家初六、王家十八的都依各自户主的属相,请人看了不相克的时日杀“年猪”。  相似文献   

20.
儿时年味香     
<正>当除夕的夜色一寸寸笼罩了村庄,从远处看,整个村子似浸在一抹浅黄的暖色中。羊静卧在圈里,鸡在架上打盹,只有几只小狗不知疲倦地跟在孩子们身后满村撒欢。一进腊月,年的影子就近了。那时,念书的孩子都放了寒假,回家书包一扔,便满世界疯玩,田野、山梁、小河、树林到处是他们蹦跳的身影,此起彼伏的欢笑声飘荡在乡村的缕缕炊烟中。眨眼间,小年的步子就跨进了农家的门,家家户户扫尘理物,锅灶上妈妈一早起来熬的麦芽糖咕嘟嘟冒着香气,熬好的麻糖铲到盆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