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笔者以2004年~2011年A股市场663家高新技术企业为对象,实证研究了机构投资者的代表——证券投资基金持股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将证券投资基金视为同质性机构投资者时,证券投资基金持股与企业RD投入正相关但不显著;而将证券投资基金视为异质性机构投资者时,并按照换手率特征将证券投资基金划分为长期投资者和短期机会主义者,发现长期投资者持股与企业RD投入显著正相关,而短期机会主义者持股与企业RD投入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2004年第2季度到2006年第3季度为考查周期,研究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度对市场波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A股市场中,在市场整体下降或盘整时期,机构持股比例越高、市场波动率越低;而在市场快速拉升时期,则机构持股比例越高、市场波动率也相应提高。从较长周期来看,机构投资者与市场波动性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也不能得出现阶段机构投资者加剧或减轻A股市场波动的结论。因此,不应单纯寄希望于大规模发展机构投资者来降低市场波动性,而应当着眼于提高市场信息效率和政策透明度等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市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机构投资者通过社会网络连接形成的机构投资者团体能否提高企业信息披露透明度、抑制控股股东的私利行为,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话题。以2016—2020年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社会网络算法从机构投资者网络中识别出机构投资者团体持股,研究机构投资者团体持股对关键审计事项信息质量的影响后发现,机构投资者团体持股显著提高了关键审计事项信息质量,具体表现为机构投资者团体持股比例越高的企业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形式越多元、披露内容越充分、文本相似度越低、文本可读性越高。作用机制表明,机构投资者团体持股主要通过信息监督效应实现关键审计事项信息质量的提升。横截面分析发现,在无机构投资者调研以及长期机构投资者团体持股的组别中,关键审计事项信息质量更高。上述结论意味着,为提升关键审计事项信息质量,审计师应具有审计全局、宏观视角;机构投资者团体应当树立长期价值投资意识,建立核心投资理念;监管机构应加快长期机构投资者参与市场的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4.
王立文 《当代经济科学》2011,(5):99-108,128
论文基于2005—200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当投资于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股票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股票换手率、股票收益波动率、股价同步性等反映和衡量股票市场稳定性的三个渐次递进维度的指标都显著负相关;而当投资于不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股票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衡量股票市场稳定性的指标显著正相关抑或不具有显著影响关系。这些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直接影响着机构投资者是选择长期的价值投资行为还是进行短期频繁的投机炒作,进而影响机构投资者稳定股票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论文的研究结论对于股票全流通时代发展机构投资者、引导投资者的长期价值投资行为以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沪深两市2009—2012年661家A股主板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机构投资者持股、政治联系与审计定价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审计定价越高;进一步的分组研究发现有政治联系且有机构投资者持股的民营上市公司,随着机构持股比例的增加,其审计定价也越高;而没有政治联系且有机构持股的民营上市公司,随着机构持股比例的增加,审计定价越低,说明机构投资者和政治联系是审计定价过程中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文章选取2013年末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作为研究样本,运用Stata12、 Excel软件,通过统计描述分析、分类回归、截面多元回归等分析了不同机构投资者对股价的差异性影响。实证研究表明,机构总体、基金、其他机构、券商和社保对股价的影响有较高的显著性;基金、券商、保险持股越高越有利于降低价格冲击指数,缩小有效价差,但降低了市场深度,社保和信托作用则正好相反;基金、社保和QFII持股增加使股价波动率增加,不稳定性增加,其他机构、券商、保险与信托则作用相反。国家监管机构须引导和鼓励机构投资者理性投资、业务创新和开展高端竞争并走差异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2005~2008年深圳A股市场的数据,对各类投资者的交易偏好及其差异、交易偏好与股价波动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机构投资者比个人投资者更偏向于交易大盘股、高价股、低市盈率股和非ST股。各类个人和机构之间的交易偏好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月末平均持股市值在100万元以下的个人投资者对小盘股、低价股、高市盈率股、ST股的偏好程度比其他个人投资者高;(2)无论是按规模、价格、市盈率、是否ST股对股票进行分类后利用Panel固定效应模型,还是应用一般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都表明,个人交易偏好程度高的股票的波动大于偏好程度低的股票,而机构投资者则相反;在大部分同类型股票中,个人和机构交易量的增加均会强化股价波动,但机构投资者交易量变化对收益波动的影响系数远大于个人。个人投资者的交易偏好及其对波动的影响显示其面临的风险可能较大.加强投资者教育、培养专业化理财队伍并鼓励个人通过专业机构进行投资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IPO发行价溢价异象与投资者情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3—2011年沪深两市所有A股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可以发现,IPO发行价与IPO溢价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IPO发行价越低,IPO溢价现象越明显,称之为“发行价溢价异象”。采用受限因变量Tobit模型对投资者结构进行分析又可发现,IPO发行价越低,个人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低.由此表明,正是由于低发行价股票投资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个人投资者易于受到投资者情绪影响,高估股票价值,增加非理性投资需求,寸导致了“发行价溢价异象”产生。  相似文献   

9.
基于信息披露质量的视角,探讨了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对股价波动性的影响机理和效果。股份回购是向投资市场传递信号的一种方式,通过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来引导投资者决策,实现被低估股价的价值回归。研究结果显示:股份回购行为对股价波动有抑制作用;较之于场外回购,场内回购对信息披露的要求更高,对股价波动的抑制效果更显著;信息披露质量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控股企业的股价波动抑制效果比国有控股企业显著;拥有高持股比例机构投资者的企业,其股份回购行为的股价稳定效果不如低持股比例机构投资者的企业。这项研究为中国股份回购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有益启示,也能为监管机构提供政策视角。  相似文献   

10.
中国A股的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否降低市场波动这一问题一直存在诸多争论,本文使用了2010—2015年的A股基金和基金管理公司持股的数据,分析了机构投资者中的基金持股与股票价格波动的关系。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发现:由于止损机制的存在,我国市场中的证券投资基金只能承受有限的噪音投资者风险。整体而言,证券投资基金持股能够降低市场的波动性,对于波动率较高的股票,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与价格波动水平成正向关系;对于波动率较低的股票,基金持股比例与价格波动水平则成负向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以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高管职位特征(任期、薪酬)以及机构投资者治理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高管职位特征对企业研发投入有显著正向影响,高管任期越长、货币薪酬越高,企业研发动力越强、研发投入越大。然而,在机构投资者有效监督的环境下,当高管任期越长、短期货币薪酬越高时,出于研发失败风险导致未来职业声誉受损和被替换风险的考虑,高管会倾向于规避风险,反而不利于企业研发。政策意义在于:董事会和股东应当将长短任期和薪酬机制有效结合,当研发失败导致业绩下滑时审慎地对高管作出处罚,解除高管层的后顾之忧,增强高管加大研发投入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05—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业绩说明会高管回复的文本信息,考察管理层语调对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显示:管理层净正面语调与股价暴跌风险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语调越正面的公司,股价暴跌风险越小,这表明业绩说明会中管理层语调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投资者会依据管理层语调进行投资决策。将净正面语调分解为正面语调和负面语调后发现,语调与股价暴跌风险的显著关系主要来自于负面语调的影响,负面语调的增加会显著提升股价暴跌风险,而正面语调对股价暴跌的抑制作用并不明显。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管理层语调越积极的企业,其信息披露质量越高,进而股价暴跌风险较低;管理层的超额语调越大,管理层语调越脱离公司真实情况,导致股价暴跌风险越大。另外,考虑企业的异质性和外部监管的影响效应,发现在股权分散企业和小规模企业,管理层语调对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更加突出。因此,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拓展投资者获取企业信息的渠道,是完善企业信息披露制度、提升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3.
时间维度是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界定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股票市场风险的长期和短期时间特征具有显著差异,长期暴跌风险是短期波动的叠加体现。不同于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长期股价暴跌风险,本文侧重短期股价暴跌风险。鉴于非结构化信息的增量作用,本文研究了上市公司年报文本语调对短期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年报积极的文本语调可以显著降低短期股价暴跌风险,且网络搜索能够增强年报文本语调对股价暴跌风险的抑制作用。异质性检验的结果显示,网络搜索指数在非国企以及媒体宣传力度较大的上市公司发挥的调节作用较强。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投资者信心能够发挥中介作用,即上市公司年报积极语调通过提高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达到降低短期股价暴跌风险的目的。因此,监管部门应当关注上市公司文本信息语调,构建对文本信息、网络信息、媒体的监管机制和规范体系,通过降低短期股价暴跌风险,从而实现“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2010年第1季度—2015年第3季度深交所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互动易”问答平台上企业与投资者沟通的内容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具体而言,研究投资者提问以及董秘回复的负面语气是否能够降低相应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研究发现:首先,投资者提问的负面语气能够显著降低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董秘回复的负面语气则与股价崩盘风险不相关。其次,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或持股户数较多的股票,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与投资者提问的负面语气之间的负向关系更强。此外,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投资者提问的语气越负面,机构投资者下期的持仓越小,越倾向于卖出股票,且投资者提问的负面语气能够显著地降低信息不对称;投资者正面语气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本文为管理层与投资者信息交流机制方面的研究以及股价崩盘风险方面的文献提供了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15.
张跃文 《经济》2022,(11):38-40
<正>在市场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实现市场稳定运行需要同时依靠监管力量与市场力量来约束和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外围股市等因素影响,上半年A股市场出现较大起伏,在市场各方的积极呵护下,目前市场运行已经渐趋平稳,投资者信心有所恢复,但股市稳定性依然较弱,股价调整压力持续累积。当前,需要进一步完善股市内在稳定机制,促进价格调整压力逐步释放,避免股市再次出现大幅波动。内在稳定机制存在缺陷股市内在稳定机制,是指依靠市场自身力量实现股价实时微调和投资者长期持股,以防止股价下调风险积聚、自动熨平市场宽幅波动的稳定机制。该机制的核心部分是一组相互衔接的上市公司治理制度、信息披露制度、投资者保护制度、双向股票交易制度和市场交易及监管制度。股市内在稳定机制独立于政府干预机制而存在,依靠良好的市场生态发挥作用,包括监管机构、交易所、证券公司、上市公司、广大投资者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是股市内在稳定机制的构建者和参与者。  相似文献   

16.
《经济研究》2017,(11):135-149
本文运用2009—2014年创业板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研究了企业创新投入与股票市场表现之间的关系,并考察了这一关系下管理层的行为决策。研究发现:(1)创业板公司创新投入越多,股价崩盘风险越低,投资者获得的超额收益越高;(2)在可能存在的企业内部"绩效提升"机制与外部"投资者关注"机制中,后者发挥重要作用;(3)企业创新投入越多,管理层减持可能性越高,投资者关注成为管理层主动调整R&D投入并借机减持的工具;(4)当股市是"牛市"或者企业资本化研发投入占比较高时,创新投入降低股价崩盘风险、提高超额收益的作用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在我国创业板市场上,投资者对创新的关注使得高创新投入伴随着低股价崩盘风险和高投资收益,理论上讲这有利于鼓励企业创新,然而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导致创新投入成为创业板上市公司管理层吸引投资者关注并借机减持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刘烨  孟函彤 《产经评论》2022,13(2):39-52
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要素,由于研发活动的特殊性质,资金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会随之产生,而解决此类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发展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基于2007-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以及持股制衡度提升均可促进企业创新投入;在外部环境动荡的现实背景下,引入环境不确定性水平作为调节变量,发现环境不确定性增强会抑制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促进企业创新投入的内在机理,发现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进而增加企业创新投入。因此,应吸引和鼓励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对企业进行长期投资,便利投资者投资运作,使其更有动力参与公司治理,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分析师利益冲突、乐观偏差与股价崩盘风险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股价崩盘风险"是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财务学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使用2003-201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分析师乐观偏差是否影响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并考察分析师面临的"利益冲突"是否会加剧乐观偏差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1)分析师乐观偏差与上市公司未来股价崩盘风险之间显著正相关,且此关系在"牛市"更为显著;(2)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机构投资者数量越多,公司存在再融资行为,以及来自前五大佣金收入券商的分析师比例越高,分析师乐观偏差与崩盘风险之间的正向关系就更为显著,说明"利益冲突"会加剧两者的关系。本文的研究对于全面认识分析师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降低我国股价崩盘风险、促进股市平稳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机构投资者持股是否有利于公司价值提升一直是财务研究领域的重要话题。本文以2007—2011年被社保基金持股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社保基金持股、不同持股比例和持股时长等异质性特征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全样本及分年度结果均显示,社保基金持股比例与公司价值显著正相关。分组样本结果显示,高比例持股、长期持股与公司价值显著正相关,而低比例持股、短期持股则与公司价值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社保基金持股总体上能够强化监督,弱化代理问题,提升公司价值,但不同持股特征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11-2019年中国A股市场的指数基金(即ETF)成分股数据,以噪声交易者参与度和股价反映信息延迟程度代理定价效率,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ETF持股对股票定价效率的影响,并进行机制分析.结果显示:第一,被ETF持股比例越高的股票,股价反映信息越及时准确,即定价效率越高.第二,ETF持股主要通过交易成本、卖空限制和信息挖掘三种机制影响股票定价效率,ETF持股比例越高,越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和卖空限制,并吸引更多的分析师挖掘信息.第三,ETF持股比例主要受基金申购赎回和成分股调整影响,基金申购赎回相关的ETF持股比例上升,可以提高股价反映信息的速度和准确性;而成分股调整相关的ETF持股比例上升,只能提高股价反映信息的速度.因此,相关部门应丰富ETF产品类型,引导机构投资者参与ETF交易,推动ETF期权发展,完善ETF卖空机制和监管制度,规范ETF市场运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