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债券类银行理财产品是银行理财产品中最为基础的一类,许多研究者仅仅是将其最为了一种简单的债券组合来看待。在进行理财规划的设计过程中,债券类银行理财产品是最重要的银行投资选择品种之一。从简单的债券组合到加入了期权等其他因素后,债券类银行理财产品的定价愈加复杂,通过定性因素分析和对关键因素的定量分析找到债券类银行理财产品定价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2.
银行     
《销售与管理》2008,(7):13-15
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饰演“资产避风港”角色;7成浮动型银行理财产品达预期收益;固定收益类产品成银行理财产品绝对主流;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成为信托类理财产品的主流;银行理财产品与宏观调控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状态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3.
资产价格波动对我国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价格波动导致资产持有者财富变化,从而引致消费总支出发生改变的现象即为财富效应。基于LC-PIH模型对股票、债券、房产价格波动影响居民消费的协整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居民股票资产、住房资产财富效应均比较微弱,债券资产为负财富效应,这与我国证券市场规模小、股票价格震荡幅度大、投资收益率低、住房资产流动性小有一定关系,其中,债券资产对消费的挤出效应主要是短期债券收益的稳定性所致。  相似文献   

4.
银行理财产品是近年来金融市场上新兴的投资品种之一,其中的股票挂钩型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具有收益不确定,不可赎回等特点,其收益计算方法尚不被投资者所熟悉。本文运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提出了股票挂钩型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通过对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后公开上市发行可转换债券的31家公司的股价效应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可转换债券发行公告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公告日当天负效应为-1.65%,且影响会持续三四天。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公司特征对事件窗口内累计异常收益率不显著,表明不能通过公司特征对公司可转换债券发行公告的股价效应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宽松货币政策的直接驱动下,全球负收益率债券一度达到了18万亿美元之巨,其中主要分布地在欧洲国家与日本。负收益率债券对应的是经济萎缩与通货紧缩,虽然降低了发行人的成本,但也扭曲了市场定价机制,同时也必然产生负反馈效应;然而,伴随着今年全球不断走高的通货膨胀,主要经济体都迈动了大幅收紧货币政策的步伐,由此也带动国家主权债、公司债等收益率的不断走高,直至最终彻底走出负值区间。只是与负收益率债券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一样,债券收益率从负转正也必然产生双刃效应,因此从市场投资者到经济决策者都应当进行必要的思路切换。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迅速,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日益明显。要建立健全银行理财产品统计信息制度,完善货币政策工具,改变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相似文献   

8.
吴涛  王霞 《北方经贸》2012,(3):71-72
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迅速,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日益明显。要建立健全银行理财产品统计信息制度,完善货币政策工具,改变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相似文献   

9.
秦炜 《商》2014,(8):11-11
自日前中国证监会发布《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后,不少银行理财产品,险企纷纷表示将投资优先股。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优先股是新的投资品种,有相对稳定的收益率,投资风险不大。信托公司也可以将优先股纳入基础资产配置,优化资产配置结构,以对冲风险。  相似文献   

10.
黄志龙 《中国物价》2012,(1):19-20,33
欧洲经济正面临债务高企、银行流动性不足和经济低迷的全面危机。债务危机表现为国家主权债务规模上升、债务成本居高不下、短期内偿债压力巨大;银行危机表现为银行业持有大量重债国债务、资产减记、资本金缺口大和融资困难。经济持续低迷与债务危机相互强化,形成恶性循环。短期内欧洲国家将继续执行紧缩性财政政策,欧洲央行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中长期看可能对重债国进行债务重组,或发行欧元债券,建立欧洲统一的风险和责任共担机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的迅猛发展,对货币政策产生了较大影响,也在完善融资结构、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银行理财产品作为金融创新的重要形式,其发生态势、构成情况等都值得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是投资者投资理财重要选择渠道。该文通过分析当前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运行的新特征,增进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认识基础上,揭示理财产品应被关注的主要风险,使投资者加强风险防范,实现资产增值。  相似文献   

13.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上升,居民理财意识也随之日益增强,愈来愈希望通过投资理财来实现个人或家庭资产财富的保值与增值。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和建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对宁波市居民投资理财行为进行了研究和归纳总结。结果表明:对理财产品的了解程度和风险偏好是影响居民投资收益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个人收入、对理财产品的了解程度及风险偏好是影响居民是否选择储蓄外理财产品的重要因素。目前,宁波市居民对投资理财的认知度仍偏低,理财产品以银行储蓄为主,投资较为保守,收益率不高。因此,一方面居民要树立理财意识,提高理财产品认知度;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应加强宣传,推出个性化的理财服务。  相似文献   

14.
《浙商》2009,(2):111-111
从收益率冠军到亏损超过30%,澳元理财产品在短短几个月内大幅高位跳水,引发银行澳元理财产品的提前终止潮。  相似文献   

15.
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大致可分为固定收益型、信托型、挂钩型、QDII型及新股申购型,对以上五大类产品的风险性和收益率作一比较的话,则其由小到大的次序是固定收益型、信托型、打新股类、QDII型,挂钩类产品。后两者其风险性基本相同,都属于理财产品中的高风险品种,根据每个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从弱到强,大致分为保守、稳健、平衡,成长和进取型投资者。这些风险偏好不同的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风险承受力的不同选择合适种类的理财产品  相似文献   

16.
徐刚 《新财富》2007,(2):42-43
在应对流动性泛滥的问题上,货币政策已经独木难支,因此,不妨启动新的“超货币”政策工具和机制,比如,通过外汇资产管理公司积极对外投资、增加票和债券发行,有效吸纳银行体系中过多的资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1996年以来,商业银行存贷差额逐年扩大,银行资产配置非贷款化倾向严重,大量储蓄资金转化为商业银行在中国人民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和债券资产。同时,为数众多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本通过大量数据分析认为,制度结构和市场环境导致的信贷配给、信贷和利率管制是商业银行资产配置非货款化的根本,由此带来微观和宏观的一系列危害。微观上增加银行资产配置风险,宏观上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以及降低经济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我国上市银行理财产品的微观数据,探究互联网理财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冲击,即从微观视角阐释互联网理财产生的"鲶鱼效应",并着重通过双重差分模型(DID)评估金融科技监管带来的外部效应.研究发现:(1)互联网理财通过提高银行理财的预期收益率,加剧其高息揽"储"动机,即面对互联网理财带来的存款分流压力,银行会借道影子银行业务强化监管套利行为;(2)金融科技监管能够减弱银行的高息揽"储"动机,受互联网理财冲击,中小银行采取了更为激进的理财产品定价和规模扩张策略,由此监管的正外部效应对它们的作用更强;(3)金融科技监管通过改善银行流动性状况减弱银行的高息揽"储"动机,监管政策对短期、非保本型理财产品的影响更大.本文研究表明,在监管政策助力下,推动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既有利于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又会减少银行的监管套利行为.  相似文献   

19.
《浙商》2008,(18):140-140
刚刚告一段落的“奥运理财”大战中,搭乘“奥运概念”的银行理财产品成为弱市中的一抹亮色,以跑赢大市的收益率,一举摆脱了银行理财产品曾是“零收益”、“负收益”代名词的窘境。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商业银行发行的基于信贷资产的银行信托类理财产品当前存在风险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