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信息披露、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问题以及其制约效应,2003年到2009年间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对企业过度投资问题在我国的状况进行分析,发现投资对现金流具有敏感性,并且这种敏感性是由投资过度来解释的,即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过度投资行为。我们考察了信息披露评级和机构投资者持股两个制约变量,分析其对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信息披露评级和机构投资者持股在特定的样本环境下能抑制过度投资行为。并且发现,信息披露评级与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过度投资的两种制约作用是替代的,在信息披露评级低的公司中,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过度投资的制约作用越明显;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的公司,信息披露评级的制约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2008—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短贷长投现象的影响。研究发现:(1)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短贷长投现象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公司短贷长投的程度越低;(2)在非效率投资越多的公司中,机构持股对短贷长投的治理效果更突出。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区分机构投资者类型后,这一抑制作用主要体现于稳定型机构投资者中;在机制检验中发现,股东-管理层代理问题在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短贷长投现象的抑制作用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文章从股权结构的视角研究了短贷长投现象,肯定了我国制度背景下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结果作为信息披露质量的替代变量,从信息披露的视角考察了机构投资者在我国上市公司的持股行为和治理效应,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对机构投资者的持股决策具有正向影响,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在信息披露质量较好的公司显著高于信息披露较差的公司,随着信息披露质量改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增加;机构投资者的治理作用因信息披露质量存在显著差异,随着信息披露质量提高,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业绩的改善逐渐凸显出来,而在信息披露质量很差的公司其治理作用受到限制。换言之,机构投资者的治理作用受制于公司信息环境的影响,改善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对促进机构投资者发挥其应有作用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金持股的上市公司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我国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主的机构投资者实际发展状况及相关制度背景,以探讨机构投资者是否对上市公司治理存在影响为主线,对机构投资者持股上市公司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基金持股的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盈利能力等方面优于非基金持股的上市公司,开放式基金持股公司和封闭式基金持股公司在治理特征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基金能同时对上市公司产生"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5.
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派现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建新  龚练 《商业会计》2011,(26):30-31
机构投资者能否通过影响公司的财务决策进而影响公司价值,一直是财务学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问题。本文以2009年沪深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派现的影响,检验机构投资者是否在我国公司治理中发挥治理、监督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派发现金股利水平越高,并且机构投资者持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上市公司恶意派现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国外关于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公司特征的研究经历了不断丰富和不断细化的阶段。研究者从单纯的财务指标研究扩展到以某一个角度为重点,同时控制重要影响变量的多角度研究;对于机构投资者的类别划分也更为详细,开辟了分类对比研究的新方法。在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公司治理信息的研究方面,西方的研究根据机构投资者的成熟程度不仅考察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信息的被动关注,而且将研究视角更多地放到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信息的积极影响方面。在我国,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信息的研究还不多见,而且在研究内容上还不够广泛与深入,在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公司治理信息二者的关系上还存在梳理不清晰,甚至是错误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股权制衡与机构投资者参与的公司治理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奇波  曹洪 《财贸研究》2006,17(3):110-116
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产权安排(股权结构)一直是理论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构造理论模型,将机构投资者引入上市公司控制权竞争与股权制衡之中,从而得到最优的股权结构。本文的研究发现:在机构投资者参与股权制衡过程中,如果机构投资者的监督能力比较强,监督成本比较低,则机构投资者应该拥有更多的股份;随着法制的改善,机构投资者最优持股应该增加;股权制衡结构下,机构投资者持股随着整体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提高而提高。  相似文献   

8.
以2005年公开披露的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50强中的32家公司为研究样本,来检验机构持股对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上一期机构持股比例与当期投资者关系水平显著正相关,并且高水平的投资者关系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机构投资者,其下一期机构持股比例将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一般来说,机构投资者持股后会通过参与公司治理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则可以改善公司的业绩。文章通过对机构投资者持股后对中航工业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简单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其持股公司的业绩并不是越好而是呈现出不规则的、混乱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已有研究表明,作为股东的机构投资者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起到了较好的公司治理作用,从而影响了会计稳健性,而机构投资者作为一个集合其内部包含着更具体的划分,到底是哪一部分的机构投资者真正的对会计稳健性产生了需求呢?文章以2003年至201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具体分析异质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影响了公司的会计稳健性,并且这种影响在成长期权更高的公司中更显著;而压力敏感性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会计稳健性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翟若莼 《现代商业》2012,(20):227-228
文章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引入了公司治理这一中间变量,分别从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和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两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机构投资者持股影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2.
董露 《商场现代化》2014,(25):183-183
随着我国机构投资者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机构投资者在我国股市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现出来,机构在公司治理中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从机构投资者在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与公司财务绩效之间关系的角度出发,探究机构投资是否会对公司财务绩效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董茜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1):141-142
针对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选取了2005至2010年在沪深两市公开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以下实证结论:在我国资本市场上,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成正相关。但是其治理公司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与我国资本市场上机构投资者制度不完善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公司"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问题严重,机构投资者是公认的待验证有效解决机制。本文从股权集中度出发,以2015、2016年沪深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提出机构投资者持股有利于完善公司股权结构、机构投资者持股通过完善公司股权结构提高公司业绩假设,证明机构投资者通过改善公司股权结构促进了公司业绩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改善"一股独大"及"内部人控制"的问题,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提高公司运营效率与业绩。由此提出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遏制投机行为、构建机构投资者主导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终极控制人、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股利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2001-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影响。实证表明,机构持股总体上提高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概率和水平,对公司治理起积极作用。但这种作用因终极控制人性质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机构投资者积极治理作用显著,而在国有控股公司中机构投资者治理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因此,管理层应在促进机构投资者发展同时,加强制度建设,克服国有企业固有制度缺陷,为机构投资者积极治理作用发挥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6.
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一直都有不同的观点。通过选取2003-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利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量与公司绩效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公司绩效对机构投资者的持股决策有一定的正向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机构投资者数量、规模及影响力的壮大,其公司治理效应日益显著。积极的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较好地参与公司治理,会促使企业增加对研发项目的投入,而短期机构投资者只注重短期收益,即机构投资者持股对研发投资也可能没有影响或者有其他影响。机构投资者类型不同会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公司治理效应也将不同,对研发投资的影响也存在差异。由于数据收集口径的不一致,所选取的行业不一样,关于研发投入与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其实证结果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18.
碳绩效能够向企业内外部传递企业减排信息,碳绩效的提高能为公司创造长期竞争优势。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和股东积极主义理论,文章以2012—2020年度A股高耗能行业的上市公司为数据样本,运用碳排放数据计量碳绩效来考察企业机构投资者与碳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对机构投资者的异质性进一步研究。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企业碳绩效具有正向作用;从投资行为的视角分析,压力抵抗型机构投资者正向促进碳绩效,而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会抑制碳绩效。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股价同步性、股价信息含量的关系,从整体上考察了我国机构投资者对市场有效性、定价效率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总体而言,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提高股票价格的信息含量,使得股价包含更多的公司基本面的信息,降低股价的同步性,提高了资本市场的定价效率,引导了资源更加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20.
陈肖玲 《现代商业》2014,(2):158-159
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快速发展以及其持股比例与管理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公司治理方面各方越来越关注,也使其成为了资本市场的重要投资主体。根据深交所上市公司2009-2011年的数据,研究发现,相比于非国有公司的机构投资者国有公司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的正相关关系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