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全球制造业进行产业转移和产业布局的大背景下,中国进行了制造业发展战略调整。2019年,与制造强国相比,中国工业竞争力绩效指标处于第一方阵,中国制造业人均指标较低,中国制造业世界份额指标和中国制造业占全国总量份额指标居首位,中国制造业中高科技活动份额指标有待提高,中国制造业出口指标具有一定优势。2010—2020年,中国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一直低于制造强国,但增长率最高,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于制造强国。“十四五”时期,中国应继续推进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增强工业化强度;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工业竞争力绩效;推行优质制造和智能制造,稳步提高制造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要继续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2023年4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2023年3月5日,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传统制造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要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宗良  陈淼 《经济》2023,(5):24-27
<正>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经过70余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链条和配套最完善的制造业体系,但与制造强国目标仍有较大距离。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应当在支持制造强国建设中发挥主力军和排头兵的作用。努力把中国制造打造成为保障国家安全的基石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引水渠”和“助推器”,  相似文献   

4.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基,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海洋制造业是制造强国的重要内容、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和支撑海洋强国的重要力量。应坚持战略引领、企业主体、分类施策、国际化发展,增强链式思维、强化创新引领、推动陆海统筹、促进要素汇聚、加速绿色智能,加快打造世界级海洋船舶制造业集群、提升海工装备制造业全产业链能力、加大海洋新材料产品开发、推动海洋新能源产业跨越式发展、促进海洋电子信息产业深度应用、提升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业创新能力,使我国海洋制造业总量规模持续稳定增长、创新驱动能力明显增强、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程度加深、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产业集聚效应更加突出、国际化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5.
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制造业的发展,《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中国将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作为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马来西亚正在促进经济多元化,专注于发展高端制造业,  相似文献   

6.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江苏制造业基础雄厚、创新实力不断增强、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对外开放优势明显,但也存在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市场营销新业态新模式开展缓慢、数字经济赋能相对不足、体制机制创新仍需突破等问题。提升现代产业体系国际竞争力,关键在于依托国内大市场和国际循环,进一步增强江苏产业发展的内生能力,以此为基础积极整合国外高级生产要素,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提升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和收益水平。据此,提出江苏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国际竞争力的基本思路及路径。  相似文献   

7.
胡迟 《经济纵横》2019,(10):53-63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自1978年开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实现了跨越式成长,建成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制造业有力促进了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极大提升了综合国力。但横向比较看,我国制造业仍明显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整体上仍处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且制造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同时受到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两个方面的冲击。面对内外部的挑战,为突破中低端瓶颈,加快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蜕变,需要选择制造强国建设的科学可行路径,以创新驱动我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一是坚持国际分工原则,有选择地推进产业链升级;二是妥善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三是以企业为主体积极有效开展创新;四是将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五是以服务型制造促进制造业的升级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已经是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在强国建设的道路上,我们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先行工业国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应高度重视软实力对制造强国的重要地位,加强顶层设计,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抓住数字化革命机遇,进一步强化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对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作用,将大数据、软件、互联网等“软”服务融入制造强国建设全过程,加快数据驱动创新,以软实力建设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竞争力提升,实现由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历史跨越.  相似文献   

9.
周宏春 《经济》2023,(5):16-19
<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制造业的支撑,绿色制造是制造业强国的应有之义。在迈上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风险挑战;我们要以绿色制造工程为牵引,依靠技术创新驱动,不断提高制造业的科技含量和国际竞争力。全面推行绿色制造,不仅可以缓解资源环境瓶颈约束、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也具有重大意义。绿色制造的内涵绿色制造,指资源效率高、环境影响小、气候友好的制造,是一种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高效益的现代化制造模式。  相似文献   

10.
翟晓汀 《经济》2022,(11):70-71
<正>我国正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新发展阶段,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环节。如今,星罗棋布的专精特新“硬科技”企业专业化优势凸显,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在各自领域闪烁着光芒。它们挺进资本市场,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元航资本董事长、创始合伙人张志勇在接受《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风险投资的核心本质和要义就是围绕创新、发现价值、培育价值、创造价值。无论何时,制造业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永远是实体经济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11.
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是发展中国实体经济、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关键之一,而促进制造业创新则是实现制造强国的重要手段。本文整合了2005—2016年“地级市—行业”面板数据,以工业机器人产业园设立为拟自然实验,探究区位导向型产业政策对制造业创新的影响,并深入分析产学研协同创新这一关键机制。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产业园的建立带动了制造业创新规模和创新质量的提升,自动化程度较高和技术复杂度较高的行业享受了较多政策红利。机制探讨表明,区位导向型产业政策发挥创新驱动效应的关键在于园区扮演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角色,激发了园区内创新主体间的协同合作,有助于科研成果与实体产业的有机融合。异质性分析表明,良好的营商环境、优厚的金融服务和人才引进政策有利于政策的创新驱动效应发挥。本文的发现总结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助力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的中国经验,为中国通过实施区位导向型产业政策推动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落实制造强国战略提供了学理依据和完善方向。  相似文献   

12.
魏际刚 《发展研究》2010,(10):72-81
自新世纪开始至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重点产业呈高增长态势。国际金融危机对重点产业增长冲击很大,但在一系列政策作用下,多数重点产业继续较高速增长。纺织、轻工、钢铁、船舶等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有色金属、汽车等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部分高端制造不具国际竞争力。重点产业还存在增长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集中度不高、对外资源保障能力不足、配套产业发展滞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任务艰巨、部分领域外资控制程度较高等突出问题。加快提升重点产业竞争力,要以加快产业升级及高技术化、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为突破口;做大做强一批优势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重点产业融合;促进现代服务业与重点产业互动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引导产业有序转移,提升产业集群水平;加快构建循环、低碳、绿色的经济体系;提升产业国际分工层次,打造高效的供应链体系;推进优势企业国际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相应地,要形成有利于重点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专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员魏际刚。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决定着整个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大力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提升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转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已从追求速度转变为追求质量,并加速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装备制造作为我国现代化体系的基础及核心,对我国建设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有着决定性作用,对我国国家安全、国民经济有着直接影响作用。面对我国当下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发展背景,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既是我国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抢占未来全球经济制高点的战略选择,而推动高端装备制造发展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5.
当前,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和制造模式正向"智能制造模式"转变。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存在核心智能部件与整机发展不同步、产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与国外差距较大、重要基础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对外依存度高、部分领域存在产能过剩隐患、缺乏统计口径和产业标准、重点领域人才队伍尚未建成等问题。今后应采取的措施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拓宽企业投融资渠道;完善产业创新体系,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和引进创新型人才;创新产业管理模式,完善产业发展环境等,从而促进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制造企业是中国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基础,其发展状况对制造强国建设有着重要影响.本文运用对应分析法研究表明,中国强势制造企业主要集中在东中部地区,先进制造领域强势制造企业还很缺乏.因此,要有序进行制造业产业布局,建设先进制造产业集聚区;加快培育先进制造领域领军企业,建设先进制造业创新中心;鼓励领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先进制造企业高效拓展海外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工程的启动,中国又一个制造业的繁盛时期已经来临。但目前我国还远不是制造业强国,还只是中、低档产品的制造地。为此,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目标,即到2010年,发展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集团,形成若干具有特色和知名品牌的装备制造集中地;建设和完善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级重大技术装备工程中心。黑龙江省作为全国的老工业基地之一,也将发展装备制造业产业群,建设现代化制造基地列为“十一五”期间发展的重点。如何实现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人才,特别是高级技工人才成为其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佟星 《资本市场》2002,(11):70-71
<正> 开发建设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是东莞打造经济强市和国际制造业名城,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的重大战略举措,其基本目的在于构筑东莞未来发展的整体竞争力。前不久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专家委员会公布了《中国典型高新区“二次创业”核心能力评价》研究课题成果,松山湖被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随着松山湖开发和宣传进度不断加快,前  相似文献   

19.
<正>印度正通过数字化转型来巩固和提升制造业竞争力。通过推广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技术,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此举不仅有助于提升印度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地位,还为其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近年来,印度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印度制造”“数字印度”等战略,意图打造新的全球制造业中心和供应中心。本文从制定国家战略、实施激励政策、加大技术投入、  相似文献   

20.
<正>总体目标:将继续聚焦构建完善产业创新体系,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主攻智能制造,加快制造模式转型,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扬优势锻长板树品牌,做大做强冠军企业群体,打响“单项冠军”之省品牌,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应用,培育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围绕“三聚焦、三加快”:聚焦创新强工,加快提升产业创新能力;聚焦市场主体培育,加快打造“单项冠军之省”;聚焦数字化改革,加快培育“未来工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