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江涛 《税务研究》2022,(8):114-120
受市场变化、购销周期、税制设置等多重因素影响,企业出现增值税进项留抵税额乃是一种客观普遍现象。对留抵税额实行退税政策有其充足的理论逻辑,主要为消费型增值税性质、税收公平原则和国际通行惯例所决定。退税政策具有多重效应,对企业可增加现金流,降低资金成本,稳定市场主体;对财税收入短期减收明显、波动加大,中长期影响甚微;对经济运行的效果,则视政府与企业收入的替代效应而定。定位于完善增值税制度的重要安排,宜进一步体现留抵退税政策的公平性,充分赋予企业自主选择权;科学确定留抵退税周期和最低标准,大力提升政策运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构建防、打、惩“三位一体”的留抵退税管理机制,有效遏制骗取留抵退税行为发生;按照有利政策实施和分享与负担对等原则,建立健全规范化制度化的留抵退税资金垫付与增量收入返还制度。  相似文献   

2.
2022年,我国推出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本文从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出台背景出发,详细梳理增值税留抵税额的形成原因,既有税收制度、国家逆向调节政策等政策性因素,也有企业销售季节性、生产周期长、特殊生命同期等个体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发展历程,对比2022年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主要变化,通过比较我国与国际上实施增值税国家对于留抵税额的通行做法,提出进一步优化当前我国留抵退税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董文杰 《财政科学》2023,(12):107-114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既是组合式减税降费的重要举措,又是打通增值税抵扣链条、深化增值税改革的关键一环。考察现行增值税留抵退税财政分担机制,增值税按照生产地原则入库,留抵退税按照消费地原则退库,导致增值税进项税“收入方”与“支出方”不匹配。既有的增值税留抵退税财政分担机制“按增值税体制分担、按增值税规模平滑、按退税规模补助”,在平滑机制、分配指标、补助方式等方面还有待完善。基于此,本文遵循税收中性、权责利对等、财政平稳运行等原则,提出优化财政分担机制改进举措。  相似文献   

4.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对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措施,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我国自2011年开始实施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到2022年对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13个行业实施大规模全额留抵退税,留抵退税力度不断加大。通过调研,本文分析总结2022年增值税留抵退税的经验和问题,结合2023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提出留抵退税政策延续和未来留抵退税政策可持续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黄樱 《投资与合作》2022,(11):184-186
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的关键举措。在当前持续推进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的新形势下,增值税留抵退税新政需要不断优化。文章结合安顺市的实际情况,在阐述增值税留抵退税新政背景和效应的基础上,剖析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进一步完善和简化退税申请流程,以高效、便捷的服务方式切实减轻企业支出负担,增强企业恢复发展的信心。  相似文献   

6.
稳就业是当前阶段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基于2015—2021年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2018年增值税留抵退税试点政策对企业雇佣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1)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显著增加了企业劳动力雇佣数量。具体而言,相比未试点行业,政策使试点企业雇佣规模增加了5.4%。(2)机制检验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扩大市场需求影响企业雇佣决策。(3)异质性分析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就业促进效应对于非国有企业和规模较小企业更为凸显。进一步分析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提高了企业高人力资本员工数量及其占比,优化企业劳动力结构。本文的结论有助于理解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雇佣决策的影响,为实施减税降费政策促进实现稳就业的宏观经济目标提供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7.
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因时应势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的重要举措。作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为各类市场主体纾困减负的重要内容之一,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也是进一步优化增值税制度、提升税收治理能力的精进之举。本文在理论上阐述了留抵退税政策的主要功能,介绍了湖北省税务系统实施留抵退税政策的主要经验,分析了贯彻落实留抵退税政策需要处理的三个关系,并对进一步深化留抵退税政策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科技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如何运用财税政策有效激励企业研发创新是当前理论和实践界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2014—2019年上市公司微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2018年增值税留抵退税试点政策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显著促进了企业研发创新,这一结论通过了平行趋势检验、倾向得分匹配、排除其他竞争性假说及更换因变量等稳健性检验。机制分析表明,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扩大投资规模、提升风险承担能力和促进研发人员雇佣激励企业加强研发创新。此外,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创新激励效应在民营企业、高科技行业、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更为明显,且政策实施有助于企业的实质性创新产出,加强税收征管有利于放大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文为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深化现代财税改革及实现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借鉴。  相似文献   

9.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引领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文章使用2014—2020年的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2018年出台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对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因果效应及其机制进行检验。研究发现,相较于未受政策影响的企业,受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影响的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机制分析表明,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表明,非高科技企业受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影响更大;相较于数字核心技术升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更有利于推动企业的数字化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0.
减税降费是助企纾困、稳定经济的关键举措,增值税留抵退税更是其中的核心内容。本文以2013—2020年非金融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借助2018年实施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作为外生冲击,运用双重差分方法探究其对企业短贷长投的影响。研究发现:留抵退税改善了企业短贷长投并优化了投融资结构,一系列检验下,上述结论依旧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丰富内源资金和改善信贷配给是留抵退税政策缓解企业短贷长投问题的途径。拓展研究发现,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短贷长投的影响会随待抵扣税款水平的增加而逐渐弱化,退税力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经济后果检验表明,留抵退税对企业短贷长投的影响提升了经营绩效并降低了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11.
2017—2022年增值税减税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税率下调和留抵退税。本文通过在增长模型框架中建立增值税税率和留抵退税比例影响投资的理论模型,考察了增值税减税改革对经济中资本量、消费水平和经济增长率的影响。研究发现:2017—2022年的增值税减税改革使经济的资本量增长7.85%、消费水平增长1.39%、经济增长率增加1.14个百分点,转移路径分析表明,增值税减税改革总体而言提升了消费者福利。反事实政策模拟表明,如果进一步扩大全额退还增值税留抵税额政策行业范围,将所有行业留抵退税比例都提高到100%,可以使经济增长率再增加约0.19个百分点,进一步放大增值税减税改革的经济增长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对进一步优化增值税制度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任务的完成,留抵退税工作已转入常态化阶段,但留抵退税的风险管理问题仍比较突出。这对税务部门的风险防范力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结合增值税留抵退税风险防控的深圳税务实践,分析当前留抵退税风险防控面临的挑战,从多方面提出建立常态化增值税留抵退税风险防控机制的对策建议,以有效防控增值税留抵退税风险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增值税留抵退税“快退、退准”是当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增值税政策目标的必然要求,是提升税收治理能力的必由之路。应在总结前期“快退、退准”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机制和流程,整合明晰职责,简化退税申请流程,建立“机审为主、人工为辅”的审核模式,优化风险防控流程,加强全链条联动管理,着力夯实增值税全链条管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于井远 《税务研究》2024,(1):113-119
本文以2011—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劳动收入份额视角,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表明: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显著提升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融资约束缓解效应是其主要作用机制;政策实施后,试点企业相应增加了员工雇佣人数并提高了平均薪酬;此外,政策效应对非国有企业更加显著。为进一步释放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红利,建议扩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适用范围,提升政策覆盖面;进一步降低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门槛;试行分类管理,进一步优化退税流程,更大程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相似文献   

15.
俞杰  万陈梦 《财政科学》2022,(1):104-118
本文以2018年部分行业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长江三角洲先进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探究了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短期内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通过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来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异质性分析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非国有性质、规模较小、成长性较好、杠杆率较低以及所处营商环境不理想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尤为明显.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进一步放宽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限制与适度缩短留抵退税期限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在企业纾困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被寄予厚望。笔者以2018年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改革为契机,利用2014—2019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实证检验留抵退税政策对制造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研发投资和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留抵退税政策显著促进了制造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研发投资,但对劳动力就业产生显著的“挤出”效应;留抵退税政策通过降低企业资本成本、提高主营业务专注度促进制造业企业研发投资,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对民营企业作用相较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更为显著。基于此,本文提出要系统认识留抵退税政策的“光”与“影”,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与稳就业政策协调配合,降低制造业企业社保缴费比例,并适度给予财政补贴,以进一步提升制造业广义投资水平。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03年3月,福建省龙岩市地税局稽查局在查处“3&;#183;12”假发票案件中,发现纳税人林源江承包龙岩紫金水泥有限公司矿山削顶工程,取得工程结算收入170万元,未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原因是轻信他人,从廖长安(另案处理)处开具假福建省建筑安装统一发票进行工程结算。  相似文献   

20.
王善彩 《会计师》2022,(17):20-23
根据管理会计关于风险管理相关应用指引对税收风险管理有效的指导,本文探讨了如何应用管理会计相关理论和方法应对税收风险。通过结合留抵退税风险的识别、分析、自查和应对,分析了如何在实务中将管理会计工具——风险矩阵、风险清单的列示内容应用在留抵退税风险应对中,同时集团企业也需要从理念、方法、组织和手册等方面完善税收风险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