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今年春节档开始,希望中国电影能有一个起飞。”入口处,是一直保持着数米长的检票队伍;放映厅内,持续满座,临期买票也多是边边角角的位置——整个电影院中,充盈了爆米花香甜的味道和进进出出的人。刘荣生终于再次等到了这一刻,他告诉《中国企业家》:“这样的热闹景象已经三年没出现过了。”刘荣生是山东青岛某万达影城的经理。  相似文献   

2.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也是一个大国经济的根基。当前,制造业面临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的革命机遇,但同时也遇到了去产能、环保升级等转型挑战。在2019年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由《经济日报》和全国工商联联合主办,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和《中国企业家》杂志社联合承办的"企业家高端座谈会"已经是连续第二年举行。在此次座谈会上,企业家们畅谈了各自对经济形势的看法,以及管理企业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经营寂寞     
喜欢本土电影的人一定看过《霸王别姬》,这部影片讲述了两个京剧艺人与一个妓女的悲喜人生,融汇了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风云,剧情细腻,兼具史诗格局与深刻的文化内涵,被誉为“中国电影史上的杰作”。《霸王别姬》曾于1993年荣获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棕榈大奖”,这也是我国迄今唯一获此殊荣的影片。  相似文献   

4.
一个创业型企业家,中国最早一批在硅谷创公司并带领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华人。短短三年,创立的虚拟网络漫游商GRIC公司1999年在纳斯达克上市,短短四年,独立创办的汉能累计完成近10亿美金的交易,参与投资的框架传媒以1.8亿美金的高价卖出,成为哈佛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学府课堂上的经典案例。他喜欢创新,更喜欢挑战,放眼做中国的"高盛",开始跟有着百年历史的高盛、摩根斯丹利等国外投行巨头叫板。一个资本市场运筹帷幄的高手,一位中国的"投行先生"。他就是"2007.中华十大财智人物"、"最具影响奖"得主,汉能投资集团董事长兼CE0陈宏。  相似文献   

5.
读当一面     
罗琼玉女现居北京职位:联华盛世传播机构媒介总监读龄:3年《中国企业家》读后感:喜欢本期杂志关于喜羊羊的报道。喜羊羊这几年确实很火,但背后的故事却鲜为人知,中国成功的动漫品牌本就不多,所以更应珍惜。这些年来,中国人对休闲娱乐的需求不断增长,由此成长为一个大产业,甚至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电影、电视剧、出版、网络都在蓬  相似文献   

6.
《山东企业管理》2012,(9):33-35
第二十届山东省优秀企业家评选已经落幕,114位企业家获此殊荣。二十届,二十年,这是一个多么沉甸甸的数字,二十年的时间让这个奖项成为了中国经济三十年改革发展的见证人:二十年的时间也足以说明为什么这个奖项是山东省企业界的最高荣誉。企业家是什幺,二百年前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7.
本次年会的主题是"创造纪·不一样的增长"。第一个关键词是"创造纪",今年联想、海尔、万科,还有之前的TCL、新希望、中国建材等一批企业迎来了它们的30年,这也是中国企业家群体的第一个30年。这30年中国的民营企业历经了无数次的跌宕起伏,大公司千锤百炼九死一生,新兴公司层出不穷大浪淘沙。我们把这30年誉为中国商业史上的"创造纪",而现在中国商业史又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  相似文献   

8.
世纪之末,好戏连台:欢度国庆50年、喜迎澳门回归,而今,将要跨入WTO的大门。 加入WTO,人们谈论了很久,也期盼了很久,其意义之重大,有人把它称作“第二个十一届三中全会”,可见,它将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中国广大的老百姓对加入WTO是举双手欢迎的,那么,企业家们呢?最近,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对企业家们的入世态度做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企业家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也是持乐观态度的:其中66.5%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加入WTO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利大于弊;10%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影响不大;只有7.8%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9.
世纪之末,好戏连台:欢度国庆50年、喜迎澳门回归,而今,将要跨入WTO的大门。 加入WTO,人们谈论了很久,也期盼了很久,其意义之重大,有人把它称作“第二个十一届三中全会”,可见,它将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中国广大的老百姓对加入WTO是举双手欢迎的,那么,企业家们呢?最近,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对企业家们的入世态度做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企业家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也是持乐观态度的:其中66.5%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加入WTO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利大于弊;10%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影响不大;只有7.8%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10.
读者     
咬定青山不放松《中国企业家》2008年3—4期合刊《雅戈尔:隐形的翅膀》不久前我在去度假的路上翻阅了最新一期的《中国企业家》杂志。这期的封面故事是关于雅戈尔的。雅戈尔的李如成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一个投资神话,这是中国一批上市公司中比较极致也比较精彩的一个个案。不过,雅戈尔面临的风险也近在眼前。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企业家》2010,(17):216-218,220
封面 25年时间,《中国企业家》的封面风格也历经数次大变身,冒着80年代的气息"土"了很久。如今的我们更加大气时尚,朝着国际化大刊的目标疾行。回看最初的封面肖像,或拘谨或刻意,现在我们对封面肖像的要求是展现企业家最真实的一面——而所有这些面庞,都是一个时代的风貌。  相似文献   

12.
资讯     
《中国企业家》2007,(19):16-16
我与《中国企业家》杂志的10年9月5日出版的《中国企业家》杂志用的是典型的中国红封面,封面标题借用梁启超先生"少年强,则中国强"的句式,用的是"公司兴,则中国兴"。杂志社总编牛文文在"观察家"栏目中撰文告诉我们,《中国企业家》杂志已经发行至本期是300期,是历经22年的300期!  相似文献   

13.
张维迎 《经济界》2010,(2):23-24
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这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就是:最有才能的人究竟在干什么?他们是在做政府还是在做企业?如果他们做企业,他们是在做什么样的产业?中国过去30年的体制转轨和经济的高速成长,是一个企业家队伍从无到有、不断壮大和励炼成熟的过程。不理解企业家精神,不明白中国企业家队伍是如何形成的,就不可能理解过去3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把握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正>“你的企业上市了吗?”“我的企业要不要上市?去哪里上市?”许许多多的中国企业家经常会思考这样的问题,或者面对这样的提问。中国的资本市场在成长,中国企业家对资本市场的认识也在成长。他们越来越明白,上市并不是一个企业成功的标志,只是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选择。5月26日,在第十届北京科博会上举行的“金  相似文献   

15.
李兰 《经济界》2009,(3):40-41
受冰雪灾害、汶川地震、国际金融风暴、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等国内外一系列因素的影响,2008年中国经济的运行状况出现了较大变化,中国企业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大力改善企业经营环境,激发企业家的创新发展热情,鼓励企业家安心经营、勇于创新、开拓发展,  相似文献   

16.
德国的担心     
中国企业来德国投资规模越来越大,投资领域在不断拓宽,目前在汽车、工业制造、可再生能源等领域都有涉及,这些领域占到中国对德国总投资的四分之一强.目前,德国政界和经济界对中国投资者基本持欢迎态度.但是,由于中国投资一股脑儿地大规模进入德国市场,也引起了德国公众的一些担忧.这是我想告诉《中国企业家》杂志读者们的. 截至2012年9月,中资企业累计在德国非金融类投资总额已经达到24.2亿美元,仅去年1-8月份,我们对德国的非金融类投资额就达4.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91%.另外,我们对德国投资的项目规模在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17.
1978—2007年,中国的市场化、国际化和社会转型已经迈过了29个年头,“激荡30年”不断地被人们总结和提起。一个崭新的阶段似乎开始了:曾经被认为技术性破产的银行如今受到来自全世界投资者的追捧;曾经被认为灾难深重的中国股市却迎来了“全球最牛”的发展;入世虽然过了断奶期,但似乎并没有给国人带来过多的负面影响;整个转轨的成就在中俄比较中被全世界认可,在近30年的时间里,中国经济以年均9.6%的速度增长。预测未来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既便技术发展得近乎完美的天气预报也不例外,但基于对未来的向往,人们总希望对并不一定准确的预知有所预防和准备。因此,我们不敢指望能告诉企业家明天做什么一定赚钱,也并不指望告诉企业家明天资本市场大崩渍就一定来临,对世界保持谦卑也许是最好的态度。但以下十个关键词,将与企业家的2007年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8.
2003年是任正非酝酿自《华为的冬天》以来最大变革的一年,这一年里第一次有媒体开始谈论“后任正非时代”及任的接班人问题。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伟大企业家的最重要关头到了。  相似文献   

19.
22012年7月6日北京香港马会这或许才是中国足球发展不起来的根本原因—中国企业家们不喜欢。有异议的足球迷请去找胡润。这个卢森堡人领衔的研究机构"胡润百富"在7月6日与中国网球公开赛合办的派对上发布了一个榜单,名为"中国境内最受企业家关注的十大体育赛事"。这些赛事除了中国网球公开赛、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  相似文献   

20.
已经过去的2002年对于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年份。这一年,是中国加入WTO的第一年,在国际经济低迷的环境下,中国经济承受住了外部的冲击,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长,全年GDP增长达到8%。也是在这一年,中共十六大胜利召开,完成了新老领导人的顺利交接。新的一年已经来临,2003年的中国将发生哪些变化?2003年后的世界将向哪里演进?以50位著名学者、企业家和政府官员为调查对象,中国经济观象图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