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分析方法与分类结果 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是我国乡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我国乡村经历多年改革与发展后,乡镇企业已成为乡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但发展的不稳定性是乡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为定量度量山东省各县(市、区)乡镇企业发展的稳定程度,笔者曾尝试过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平定县锁簧镇31616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一亩二分,人多地少,发展农业生产条件差。但该镇交通便利,矿藏丰富,是平定县“黑、白、黄”的主要产地。全镇已探明煤炭储量3000万吨,硫铁矿储量2800万吨,石灰岩遍布全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该镇依托本地资源,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使全镇经济得到迅速发展,1988年全镇农村经济总  相似文献   

3.
久闻平定县近年来化学工业发展比较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很好。最近,我们专程到平定县进行了调查。总的印象是:名不虚传,可以说,平定县化学工业的发展,是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缩影,也是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先行者。山西省素以产煤著称于全国,在确定为能源重化工基地之后,仍然是重煤炭,轻化工,形成煤强化弱的局面。平定县化学工业异军突起,很值得注意。他们的做法,为全省化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一、发展化学工业给平定县带来的新变化。 平定县位于太行山中段,素有“黑白黄”之乡的美称,改革开放以来,该县人民冲破了传统小手工业的束缚,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积极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在稳定煤炭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化学工业。从1980  相似文献   

4.
编前寄语     
<正>这一期“本刊特稿”发表了中共江苏省省委书记、省长陈焕友的文章。陈焕友同志指出,苏南模式是苏南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举,是苏南人民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成功实践。苏南模式作为人民群众的一顶创造性实践,需要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尤其需要理论界的热心关注和深入研究。 乡镇企业是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江苏国民经济运行体系主要的微观基础。以乡镇企业为依托形成的苏南模式是中国社会主义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乡镇企业发展和苏南模式的形成,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十年特别是最近十多年的发展,乡镇企业和苏南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就和丰富经验,然而乡镇企业和苏南模式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她们  相似文献   

5.
周中林 《经济纵横》1989,(9):40-42,47
<正> 一乡镇企业的发展对我国农村经济增长和结构改善所作出的贡献,已为举世瞩目。但是,人们对乡镇企业也时有非难。非难的主要理由往往与乡镇企业的数量扩张型发展模式有直接联系。勿庸讳言,数量扩张型发展模式几乎为欠发达地区乡镇企业(本文指的是乡村集体企业)所普遍采用。这种模式具有强烈的扩张色彩。其主要特征是:重视外延扩大再生产,不断增加投入,形成低水平的数量扩张和持续的超常规增长;加工能力发展超前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致使约三分之一的生产能力闲置;不注意结构的协调,在行业发展上带盲目性和趋同性,或超越原材料的可供量,或超越产品的市场承受力,导致有的行业一哄而起,一哄而垮;企业规模的超小型化和空间布局的高度分散化,致使企业发挥  相似文献   

6.
西部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西部地区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社会经济发展潜力巨大。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许多地区都希望通过开发本地区的能源资源,参与国家重大能源工程,加快自身的发展。但是,西部地区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仍未在观念和体制上摆脱旧的发展模式的束缚,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忽视生态和环境保护的倾向还比较严重。西部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用能问题还很突出。因此,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协调,促进和带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一、西部地区的能源资源潜力和供需预测(一)西部地区的能源资…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9,(7)
研究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进行丽江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路,以探索丽江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分析了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以认识红色旅游相对其它旅游的区别。分析了丽江当前旅游资源现状,以了解丽江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下丽江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路,以促进丽江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红色旅游资源是民族精神的有力体现,对民族精神的传承有着积极的意义。丽江具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但红色旅游发展缓慢,需要探索一条能够促进丽江红色旅游开发的有效路径。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借助丽江当前旅游业的基础,采用融合式发展,突出红色旅游品牌打造,加强红色旅游商品开发,能够较好地实现丽江红色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而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于军 《经济师》2005,(11):139-140
人们对山西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丰富的煤炭资源,其实,除了煤以外,山西的旅游资源也在全国前列。相对于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山西旅游业的发展却相对要晚得多,旅游资源优势和经济效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改变过去传统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多元化经济增长模式,山西省委、省政府在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中,把发展山西旅游作为支柱产业来扶植。文章就新形势下发展山西旅游业阐述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想法。  相似文献   

9.
朱礼龙 《技术经济》2003,22(4):11-12
<正> 一、乡镇企业特质资源的概念、特点 1、乡镇企业特质资源的概念。乡镇企业特质资源是指乡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投入的,其竞争对手难以了解、购买、模仿和替代的独特资源。乡镇企业特质资源为特定的乡镇企业所有,是该乡镇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所在。乡镇企业特质资源主要包括创新管理资源、创新技术资源、创新人力资源、创新信息资源等四类无形资源(见表1)。  相似文献   

10.
一、“苏南模式”一苏南乡镇企业发展苏南乡镇企业的大发展造就了“苏南模式”;然而,“苏南模式”并不能简单化地等同于苏南乡镇企业的发展。“苏南模式”的研究在80年代前期就已开始,至今10多年,人们对“苏南模式”内涵的表述还不尽一致。但是,苏南农村在改革前期新旧体制双轨并存的历史条件下,乡镇企业(主要是乡村集体工业企业)靠市场调节而“异军突起”,带动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转移,催化了农村分工分业的大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大变革,对这样一个历史进程和基本特征,则多数都认同。“苏南模式”正是对这样的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11.
石瑞卿 《经济》2023,(3):56-59
<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甘南藏族自治州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旅游文化资源产业的发展借助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推进甘南藏族自治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该州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共同富裕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乡村振兴战略是继脱贫攻坚战略之后又一项提升乡村面貌和实现乡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重大决策。党的二十大之后,党中央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开启了对广大农村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模式。民族地区因特殊的地理环境及其相应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成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文化资本。  相似文献   

12.
农村劳动力资源如何开发利用,不能由人们主观任意选择,它受制于多种因素。综合起来,主要有如下十大因素:(一) 社会经济制度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中进行的,它不能不受到社会经济制度的影响。这一点在以往乃至当前的研究中,很少或完全未提到。人们偏重于把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看作是纯经济发展的自发过程,其实不然。以早期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为例,在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曾出现过有名的“圈地运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乡村企业用地制度改革方式比较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一直努力充分利用农村资源、低成本方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乡镇企业的建设与发展中,更是充分利用了廉价的土地及劳动力等资源,从而有效地推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目前乡村企业用地大都是无偿、低偿式地自由使用。这主要是由于过去在政策上允许通过对农户进行适当的土地调整后,农村集体可以自由地用自有土地办企业或与人合作经营,由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加之没有明确的城镇建设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的限制,以及对乡村兴办企业类型的限制,导致乡村企业浪费土地的现…  相似文献   

14.
关于增强广东产业地区集群(簇群)创新力、竞争力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路平 《经济前沿》2003,(4):11-14
一、广东民营经济的发展应当走产业地区集群(簇群)的路子。民营经济的经济规模≠产业地区集群(簇群),只有形成簇群经济体才能从比较优势走向竞争优势。 产业地区集群(簇群)专业镇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不仅同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国有企业有本质的不同,与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也迥不相同。它完全是一种崭新的经济发  相似文献   

15.
李艳 《经济导刊》2011,(1):90-91
乡镇企业是在我国农村新时代条件下产生的新的经济组织形式,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以其独特的发展模式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王元寿 《经济问题》1993,(10):23-25
平定县是山西省东部的一个山区县。人多地少,十年九旱。改革开放以来,县委、县政府结合本县的实际,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进了农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1992年,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突破10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84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61元,综合经济实力居全省20强县(区)的前列。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摆脱贫穷落后面貌,走工业化、现代化、市场化道路,必须努力提高教育和科技水平,实现农科教结合。  相似文献   

17.
所谓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指的是在保持乡镇企业发展与资源和环境保护有机协调统一的前提下,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鲜明区域特征的相对稳定的经济关系和运行方式的总和。根据福建省情特点,福建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大致有以下6种不同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永定县努力创造乡镇企业发展环境,发挥优势,实现了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1993年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突破10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82.9%。今年1—8月份,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10002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7.6%。经过几年努力,永定县乡镇企业已发展形成了一批支柱产业: ——迅速发展的建材工业。永定建材工业是乡镇企业近年发展最快的行业,以水泥为主,石板材开始起步。现已投产的乡镇水泥厂有29家,形成年产185万吨水泥(含水泥熟料)生产能力;石板材厂11家,以生产696#“福建红”为主的石板材。 ——稳定发展的煤炭工业。全县乡村煤矿年产  相似文献   

19.
朱黎 《江南论坛》2002,(4):13-13,18
曾经以“苏南模式”创造了经济奇迹的苏南地区,现在已普遍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讨论新一轮苏南经济发展的动能,也必须审时度势,另有发现。一每个经济发展阶段都有区别于其它阶段的发展动能。前一轮苏南经济发展的强大动能之一,无疑是乡镇企业所造就的农村工业化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不仅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乡村企业向城镇集聚是实现城镇化的重要环节:(1)乡镇企业向城镇聚集可以为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提供工业基础;(2)乡镇企业向城镇聚集,可为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创造就业机会;(3)让乡镇企业向城镇聚集,可为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提供资金基础;(4)让乡镇企业向城镇聚集,将从根本上消除阻碍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两大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