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7 毫秒
1.
加入WTO对我国农用耕地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的人均耕地并不多 ,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尽管如此 ,我国耕地损失惊人 ,据资料显示 ,1 95 8年到 1 985年全国累计减少耕地 6 1 1亿亩 ,进入 90年代以后 ,耕地面积减少的幅度不但没有降低 ,而且还在更快的增长 ,耕地年流失率达 1 %以上 ,每年减少耕地 60万公顷以上 ,人均耕地降到 1— 1 2亩左右 (国际人均耕地警戒线 0 795亩 )。中国加入WTO后 ,面临国外农产品市场的巨大挑战 ,国内农业支持、保护力度的减弱及农业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贡献比重日趋下降 ,我国的农用耕地会不会面临进一步萎缩的危险呢 ?从两个方面分析 :(一 )中国加入…  相似文献   

2.
为了保护耕地 ,许多地方普遍树立了“基本农田保护碑” ,然而 ,近来笔者发现 ,不少地方在被保护的基本农田里或建房修路 ,或筑坟栽桑 ,或租给商家 ,谋取眼前利益 ,致使基本农田被占用 ,基本农田保护碑几乎成了摆设。土地是农业之本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资料。我国人均耕地占有率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率的40 % ,不少地方人均耕地占有面积甚至低于联合国粮食组织确定的 0 .8亩最低警戒线。我国用占世界耕地总面积 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 2 2 %的人口。耕地已是“寸土寸金” ,而且每年仍在以数千万公顷的速度锐减。1 990年仅农村居民点建设…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的国家,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尽管粮食生产获得了"九连增",但并不意味着我国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可以高枕无忧。一、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滑,影响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供给能力我国人均耕地不足0.1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发达国家的1/4。耕地是保障粮食生产和供给的最重要依靠,中央确定了18亿亩耕地的"红线",但能否守住,还是让人有些担忧。  相似文献   

4.
加放WTO对我国耕地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 加入WTO对我国耕地的影响( 1 )耕地数量进一步减少 ,人地矛盾更加突出  我国耕地只占国土总面积的 1 5 %。人均耕地仅有 0 0 6公顷 ,不及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长期以来 ,我国耕地一直处于递减的趋势 ,据统计资料显示 ,我国耕地从 1 95 7年的1 1 1亿公顷减少到 1 995年的 0 94公顷。与此同时 ,人均耕地则从 1 95 7年的 0 1 7公顷减少到1 995年的 0 0 8公顷 ,38年间人均耕地减少0 0 9公顷。由于耕地的减少 ,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加入WTO后 ,伴随着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主流 ,高新技术产业、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和大量外资的涌入 ,…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制度创新与保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钱莲琳  董昕 《农业经济》2006,(10):41-43
我国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面积仅0.777公顷,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人均耕地面积1.41亩,不足世界人均数的40%,是世界人均耕地最少的国家之一。有6个省(自治区)人均耕地远低于联合国组织确定的0.86亩的警界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土地资源却在不断地减少。  相似文献   

6.
数字三农     
<正>20.3077亿亩从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主要数据成果发布会上获悉,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耕地面积为13538.5万公顷,约合20.3077亿亩。全国人均耕地0.101公顷(1.52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95.07万家截至2013年11月底,全国依法登记的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农民合作社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我国人口、耕地与粮食单产数据,运用ARIMA模型,对我国人口、耕地与粮食单产发展进行定量预测分析,为制定未来粮食安全政策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按现阶段中国人口、耕地与粮食单产发展形势至2020年用于种粮的耕地面积10.74亿亩,粮食单产5518.60公斤/公顷。人均粮食占有量441.56公斤。用于种粮的耕地面积比《全国粮食安全发展纲要》11亿亩的指标少0.26亿亩,人均粮食占有量较2020年人均粮食消费量395公斤的粮食安全指标高46.56公斤。建议通过坚持计划生育政策、制定严格的土地审批制度,实现人口、耕地、粮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黑龙江垦区现有耕地面积4000万亩,人均占有耕地24亩,是全国人均水平的17倍。垦区已成为我国耕地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  相似文献   

9.
缺水山区灌面发展的希望——贵州小水窖建设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贵州17万平方公里土地,山区和丘陵占97%;全省2800万亩耕地中,田只有117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2%,人均仅0.36亩。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基建占地的增加,人均耕地会更少。粮食生产是我省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基础,要兴黔富民,就必须保证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因此,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在本世纪末建成农业人均半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土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0.
我国加入WTO后的粮食安全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入WTO后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一个新的国际环境 ,我国必须遵循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议关于实现全球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游戏规则 ,不断加快农业对外开放进程 ,我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关联度明显增强 ,与世界农业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一 )积极持续增产粮食 ,不断提高粮食的自给率  ( 1 )要逐步建立并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开源节流 ,开发荒山荒坡沙地等后备耕地资源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对生态脆弱地区给予财政支持 ,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耕地和淡水资源 ,稳定提高粮食种植面积和生产能力。 ( 2 )依靠科技进步 ,努…  相似文献   

11.
6月25日是我国第十六个“土地日”,也是《土地管理法》颁布20周年纪念日。国土资源部提出,今年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依法合理用地,促进科学发展”。在“依法合理用地”中,切实保护耕地是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我国最基本的国策。据统计,到2005年10月底,我国的耕地面积已减少为18.31亿亩,人均耕地下降为1.40亩。对此,国家已经发出了最紧急的信号,规定“十一五”期末,我国耕地保有量要不少于1.2亿公顷(18亿亩)。这是一个约束性指标,也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这条红线,不仅关系到国家粮食的安全,也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稳定。我们必须努力…  相似文献   

12.
正粮食问题不是简单的供求问题。要不要生产那么多粮食?要不要收储那么多的粮食?要不要利用国际市场?农产品之间的市场替代如何应对?不同农产品的经营主体如何培育?随着粮食问题的显化,这类讨论会不断升温。在我看来,回答这些问题要回到粮食的基本面。粮食问题的基本面涉及到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资源禀赋。我国是一个人均耕地仅1.4亩(不及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二分之一)、耕地质量不  相似文献   

13.
推动农机现代化 进一步促进垦区粮食生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一种关系国计民生和安天下的战略食品。粮食安全是当今世界性的重要问题,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我国13亿人口,有耕地18.5亿亩,总量排世界第4位,但人均耕地1.4亩,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0%,排世界第126位以后,其中全国有600多个市县的人均耕地在联合国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以下,因此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更为突出、更为重要。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我国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问题,把  相似文献   

14.
保障18亿亩耕地面积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方面,而实际上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别,粮食播种面积更能反映我国的粮食安全形势。文章通过分析1995-2014年我国各省份粮食播种面积的变化以及区位指数和相对区位指数,得出以下结论:(1)总体而言,我国粮食播种面积逐年增加,但增幅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不变,粮食播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例逐渐趋于72%。(2)我国粮食增产保障区基本处于中国东北部、中部。(3)新疆、青海、四川以及东南沿海地区均进入粮食增产衰退区。(4)粮食增长潜力区处于紧邻东南沿海的内陆地区。(5)粮食稳定产区位于中国西南以及中偏北的地区。基于此,文章对我国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提出了具体的建议,首先在严格保护耕地的同时,要稳定和提高粮食作物播种比例;其次不以硬性指标作为耕地保护的衡量标准,应因地制宜地采取耕地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5.
数字     
正国土"三调"显示我国耕地达191792.79万亩日前,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自然资源部、国家统计局发布《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公报指出,以201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我国耕地数据为耕地12786.19万公顷(191792.79万亩)。其中,水田3139.20万公顷(47087.97万亩),占24.55%;水浇地3211.48万公顷(48172.21万亩),占25.12%;旱地6435.51万公顷(96532.61万亩),占50.33%。  相似文献   

16.
确保耕地总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土地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提出来的,是贯穿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一个基本准则,也是土地管理工作总目标。我省人均耕地仅为0.083公顷,比全国人均耕地平均水平少0.011公顷,不足世界人均耕地的1/3,任务十分艰巨。同时,耕地总体质量差,产出水平低,  相似文献   

17.
美国国土面积936.3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4位.耕地面积1.29亿公顷,人均耕地0.84公顷。美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较好,大部分地区土质肥沃、地势平坦、气候温和、雨量均匀,适宜农作物生长。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0世纪40年代。美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农业化,70年代又全面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从而使农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粮食生产在美国农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粮田占全部耕地达到3/4,粮食生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均居世界首位.粮食出口量约占世界粮食出VI量的50%,库存约占世界粮食库存的30%。  相似文献   

18.
信息窗     
国家土地管理局最近警告:要实现今后5至15年中国粮食和主要经济作物生产目标,必须确保耕地总量不再减少,关键在于控制城市和村镇建设占用耕地。目前中国人均耕地只有世界人均的三分之一左右,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0.8亩人均耕地警戒线的县(区)全国有666个,其中463个已低于0.5亩。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报》5月22日报道,国家土地管理局最近警告:要实现今后5至15年中国粮食和主要经济作物生产目标,必须确保耕地总量不再减少,关键在于控制城市和村镇建设占用耕地。对此若不实行更严格的控制措施,中国人口发展到13亿、14亿及16亿高峰时,人均耕地(按最新统计)将逐次降为1.49亩、1.33亩、1.07亩;目前中国耕地质量整体水平低,退化严重,人均耕地不及世界人均的74%,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0.8亩人均耕地警戒线的县(区),全国有666个,其中463个已低于0.5亩。据调查分析,中国耕地减少主要有两类:①农业结构调整占用…  相似文献   

20.
印度农业近年来走下坡路 印度拥有世界十分之一的可耕地,总面积约1.6亿公顷,人均0.17公顷。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2%。不过,由于投资乏力、化肥使用不合理等因素,近年来农业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