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地方资源的利用,不仅能够实现地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且能够促进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实现地方资源开发利用与高校教育发展的有机结合。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利用地方资源的意识淡薄,利用的能力和技术仍有待提升,故而应该在利用资源的意识、开发地方资源的能力、拓展地方文化载体等方面有所提升,以促进地方资源与高校教育发展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焦娜 《湖北经济管理》2011,(23):110-111
面对土家族民间舞蹈艺术的深厚传统文化底蕴、多样的表现形态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民族地区的专业舞蹈院校应该怎样担负起文化继承者和传递者的重任,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将这些资源合理利用,是当前民族高校,特别是本民族高校舞蹈教育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从高校舞蹈教育对民族舞蹈艺术的资源利用研究中,探索出一条高校舞蹈教育与民族舞蹈艺术传承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旅游资源的灵魂。地方文化以其个性鲜明、底蕴丰厚成为旅游文化资源的一个重要部分。整理研究地方文化,开发地方旅游文化资源,是发展地方旅游的必要手段。广西东南地区拥有丰富而且有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为地方发展旅游奠定基础,但由于主观及客观原因,桂东南地区的旅游尚未形成热潮。文章意在对桂东南的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分析其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对开发的地方文化旅游资源提出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当前大学文化建设日益受到教育研究者和管理者的重视,地方高校文化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在社会文化传承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但我国地方高校文化在发展中存在着文化历史短、底蕴不浓、特色不鲜明等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方高校文化功能的发挥。本文在分析地方高校特色文化含义的基础上,探讨地方高校特色文化的缺失及其表现,并提出地方高校特色文化建构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位红涛 《魅力中国》2014,(23):376-376
新时期下,加强思政教育工作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新课题,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关乎着整个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命运,所以我们要把高校的思政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首要位置。而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在思政教育工作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篇文章首先分析了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传统文化教育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意义进行了阐述,最后针对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如何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出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6.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美术课程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对更新美术教育观念丰富艺术教育形式拓宽艺术教育内容有着积极的作用。课堂的延伸使得艺术教育与民族民间文化、地方本土文化紧密相连有利于艺术教育、美育教育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软陶艺术"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探索,为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地域资源是应用型高校人才教育改革的重要资源,通过将地域资源中的文化元素和艺术符号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中,立足地方,扎根区域经济,才能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本文基于乡村振兴的背景对地域资源在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中的意义和可行性展开研究,并结合教学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旨在提高应用型高校人才的培养效果,促进乡村振兴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将红色文化资源渗透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是高校教学和红色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各地高校应充分挖掘、整合、开发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校园文化为切入点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高度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教学是深化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效果、传承与发展红色文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途径。结合高校实际理性分析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现实问题和长期可能性、开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一体的红色文化开发利用极为关键。  相似文献   

9.
王欢  黄益萍 《老区建设》2010,(22):71-72
社会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舞蹈艺术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在综合性大学开设公共舞蹈课程,使舞蹈艺术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充分发挥应有作用,使学生增强自我意识和思想道德修养等,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结合高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对综合性大学公共舞蹈课教学在德育教育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陈燕 《科学决策》2008,(10):207-208
利用文献法,分析当前高校舞蹈教育与素质教育相互关系现状,提出改革舞蹈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创新措施,促进舞蹈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1.
在亲和力成为高校思政课改革重点,教育领域愈发关注红色文化资源教育价值的背景下,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在说服力、感染力和吸引力上的价值,已经成为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提升的重要路径选择。本文旨在通过梳理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亲和力的概念与关系,探讨现实困境,研究其引入思政课的原则路径,坚持政治性、适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创新性原则,以教育内容的系统性融合、教育模式的创新性发展、教育载体的深度化开发、教育主体的专业化培养为重点,以红色文化资源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经济学外部性理论分析了地方高校在创业教育过程中产生的正外部性及由此导致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根据解决外部性问题的经济学方法,提出地方政府应从建立完善创业教育支持政策体系、完善对地方高校创业教育金融支持体系及营造良好创业文化环境等几个方面对高校创业教育进行补贴,实现地方经济发展与高校创业教育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林剑 《科技和产业》2020,20(5):20-25
加大泉州“海丝”文化数字化传承人才开发力度,既是文化经济时代背景下区域经济转型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的必要手段。基于 SWOT 方法,在分析泉州“海丝”文化优势、地方文化产业优势和人才政策优势以及文化数字化传承人才开发实施困境的基础上,以数字中国战略以及泉州实施海丝核心区建设为历史契机,对文化数字化传承人才开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政府为主导、产业为载体、高校和科研机构为支撑的政产学研四位一体策略,从创新人才工作理念、提升产业科技能力、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营造生态氛围等方面进行“海丝”文化数字化传承人才开发。  相似文献   

14.
在本文当中笔者从红色文化资源以及德育教育两个方面论述了红色文化资源在学校德育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并从红色文化资源引入到课堂教育中、组织学生参观地方红色文化景点以及加大地域红色文化资源的校园宣传三个方面论述了地域红色文化资源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5.
康雪卉 《改革与开放》2017,(24):140-141
舞蹈,是一种在音乐中完成身、心、脑统一的艺术行动,在目前艺术形式中独树一帜,能够使人的思维得到更有效的锻炼。舞蹈教育,则可以使大学生增强对音乐节奏和空间意识的感知,在全身心的艺术配合中大脑将得到全方位的锻炼。由此可见,舞蹈艺术对智力思维的开发和培养具有明显的优势。伊莎多拉·邓肯曾指出:"舞蹈是由最自由的身体表现出最高度的智慧。"由舞蹈开启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舞蹈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独特功能之一。由于舞蹈艺术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所以使舞蹈教育成为校园的有机组成部分,引领学生步入艺术的殿堂,升华思想,充盈完善自我,已成为当前高校需要探讨和完善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胡开菊  奉振 《魅力中国》2014,(13):29-29
黎平是侗族文化中心,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黎平侗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状况分析,提出了其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之后就黎平侗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地方文化资源在高校文化育人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和独特的优势.以庐陵文化为例,提出了将地方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文化育人过程的主要路径:确立理念,坚持文化导向作用;优化环境,创建特色校园文化品牌;搭建平台,拓展文化宣传渠道;加强合作,构建多元合作格局.  相似文献   

18.
树立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发挥高校在文化传承与建设中的作用,引入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具有积极意义。一方面,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升学生素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另一方面,高校也是地方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发扬的重要阵地,二者相辅相成,融合发展亦是大势所趋。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是典型的优秀地方传统文化,本文将以此艺术形式为例探讨地方传统文化资源与高校文化建设融合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文化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红色文化又是育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主渠道教育、第一课堂、党团员教育、校风学风教育、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着重探索了红色文化融入地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方式,并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并提出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随着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精神文明不断深化,其中文化发展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而且文化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福建省泉州市有着丰富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传承和发展泉州特色传统文化对加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分析泉州文化发展的薄弱方面,提出发展与传承泉州特色文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