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结合病理组织学探讨联合应用彩色超声成像和核磁共振(MR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组织学活检病理证实的74例乳腺癌患者(97个病灶)及良性肿块70例患者(75个病灶)的术前彩色超声成像及核磁共振检查资料,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及联合应用的诊断效率,同时与病理组织学结果对照。结果:超声、核磁共振及两者联合应用,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76.3%、82.5%和87.6%,特异性分别为92.0%、88.0%和96.0%,符合率分别为83.1%、84.9%和91.3%,统计学分析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检查方法及联合应用的经济性分析显示,采用超声检查,其费用支出仅为MRI的约1/10,为联合应用法的约1/11;如都实施穿刺病理检查,则超声穿刺法的费用支出较MRI或联合法节约一半以上。结论:超声、核磁共振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都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而联合检查可以有效地提高符合率。考虑到经济性效率,采用超声结合病理穿刺诊断乳腺癌更适于高危人群筛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11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结节,患者均给予常规超声检查与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情况。结果 1常规超声检查恶性率为44.55%,良性率为55.45%,病理检查结果恶性率为29.09%,良性率为70.91%,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与常规超声检查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3常规超声检查的特异度、敏感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4.10%、65.63%、64.55%,超声弹性成像的特异度、敏感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31%、93.75%、92.73%,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中应用效果较好,可对良性、恶性结节进行鉴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磁共振成像(MRI)在原发性肝外胆管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原发性肝外胆管癌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和MRI资料,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的阳性率、误诊率、漏诊率及梗阻部位准确率。结果两种检查方法对肝外胆管癌诊断的阳性率、误诊率及梗阻部位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漏诊率明显高于MRI(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肝外胆管癌首选影像学筛查方法,但对于临床高度怀疑肝外胆管癌、而彩色多普勒超声未检出者应加行 MRI,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乳腺癌在超声检查的表现。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42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资料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42例乳腺癌患者的超声检查中,22例超声表现类似纤维腺瘤,观其边缘毛糙,其中4例可观察到穿支血流;10例超声保险类似乳腺囊性增生,观其边缘为角征;有5例超声表现腺体局部增厚或者僵直走形、腺体结构紊乱;有4例超声观察回声不均,有减弱情况;有4例并发出现钙化情况,有泥沙样的刮花和针尖样钙化两种。结论在乳腺癌早期的临床诊断中容易与其他乳腺疾病混淆,因此在临床超声检查发现以上多种征象时应结合病例的临床症状与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定,避免出现误诊,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对早期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9例异位妊娠患者经阴道三维立体超声成像检查,观察异位妊娠的位置、声像特征及血流频谱。结果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早期异位妊娠69例,经手术病理确诊67例,诊断符合率97.1%。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检查可以提供较二维超声更为全面、准确、客观的信息,弥补二维超声无法获取冠状切面信息的不足,对早期诊断异位妊娠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乳腺癌临床诊断正确率提供可靠依据,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方法选取同1名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医学影像检验医师对37例乳腺癌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记录超声检查阳性情况与病理结果符合率,给予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 37例患者经超声诊断为乳腺癌比例83.78%,诊断符合率虽然较高,但与病理诊断结果仍具有一定差异,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大多表现为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髓样癌以及导管原位癌三种类型。结论临床医师应对疑似乳腺癌患者进行综合性医学影像及实验室检查,结合患者实际临床表现,从而对其病情进行确诊,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提高疗效及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诊断对异位妊娠治疗的应用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接收并治疗的疑诊为异位妊娠患者1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单一腹部超声检查,观察组患者采取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检查,对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证实异位妊娠67例,准确率为95.7%,对照组患者证实异位妊娠52例,准确率为74.3%,观察组异位妊娠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疑似异位妊娠患者的诊断中,由于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具有清晰的成像性,可以进行重复检查,且联合检查方法可有效避免腹壁对超声波的衰减作用,所以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对异位妊娠诊断具有准确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癌应用磁共振与高频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诊治的乳腺癌患者132例,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磁共振诊断,研究组患者给予高频超声诊断,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阳性、假阳性检测率和检测肿块病变范围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阳性检测率和假阳性检测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检测病变范围明显比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与高频超声诊断乳腺癌各具优点和不足,应在检测过程中联合两种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诊断脑梗死的临床结果,以此作为分析和确认脑梗死发病原因的主要诊断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52例脑梗死患者,将所有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比所有患者的治疗资料,对分析结果进行总结。结果52例患者的磁共振成像中显示,所有患者的成像中均可清晰看到T1加权像低信号,T2加权像均为高信号。脑梗死患者的病灶集中聚集在内囊、基底节区处。患者确诊时间在6~18h。52例中50例成像资料与确诊病因一致,准确率为96%。结论对疑似脑梗死病例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是较为有效可靠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中高频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癌的筛查价值。方法对2010年9月~2012年10月我院体检中心共63200例健康体检人员进行甲状腺高频超声检查,对怀疑甲状腺癌的病例进行实时超声弹性成像。结果在体检中发现可疑甲状腺癌56例,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45例,11例为甲状腺腺瘤,其中36例为早期甲状腺癌,健康体检中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准确率为80.36%。结论甲状腺高频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简便、有效、准确的检查方法,对甲状腺癌的早期发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应该作为健康体检中常规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尿路造影与磁共振尿路成像用于泌尿系统结石诊断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6月收治经外科手术确诊泌尿系统结石患者84例,其中行CT尿路造影检查44例,行磁共振尿路成像检查40例。比较两组影像学检查方式的临床确诊率和总体图像质量评级。结果 CT尿路造影泌尿系统结石临床确诊率明显高于磁共振尿路成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尿路造影与磁共振尿路成像用于泌尿系统结石诊断,总体图像质量评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尿路造影诊断泌尿系统结石准确率优于磁共振尿路成像,但磁共振成像检查无电离辐射及造影剂应用。两种检查方式扫描范围大,图像质量清晰,均适用于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评价。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低场强磁共振成像(MRI)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采用低场强MRI检查的56例80个膝关节损伤患者,对其临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膝关节损伤中有22个为韧带损伤,27个膝关节半月板损伤,21个骨损伤,10个关节软骨损伤。结论低场强MRI对膝关节损伤有较高的敏感度,可用于临床诊断的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探讨颈部血管彩超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0月~2013年4月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对其进行头部CT检查或MRI检查,均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此外,对患者进行颈部血管彩超诊断以及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进行检查,并对两种诊断方法进行比较。结果采用颈部血管彩超诊断发现有41例患者出现颈部动脉狭窄以及闭塞,33例患者椎动脉狭窄以及发育不正常;而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进行检查时,有53例患者出现颈部动脉狭窄以及闭塞,49例患者椎动脉狭窄以及发育不正常。结论采用颈部血管彩超诊断与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进行检查符合率较高,但在一定程度仍有不足,因其检查安全且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全面了解诊断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从2007年11月至2009年11月来我院进行检查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在做心电图检查时所显示的图像及诊断结果。结果根据入院检查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可知有些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具有临床症状,但是在心电图检查时图像却没有异常,医生诊断期间还需进行实验室中的检查,将二者结合,最终进行诊断。结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疾病应进行综合分析后最终做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诊断乳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于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乳腺肿块患者,采用高频彩超进行常规检查,评估该诊断方法的准确性、操作的简便性及之后的创伤与放射情况。结果彩超诊断相符合的乳腺癌为90例,准确率为90.0%,与彩超诊断不符合的乳腺癌有10例,不符合率为10.0%,其中,诊断为乳腺炎性结节2例,诊断为乳腺纤维瘤6例,诊断为乳腺囊肿2例;检查后证实,高频彩超检查对患者无痛苦、无放射性损伤、无创伤、操作简单。结论高频彩超诊断乳腺癌无放射、无创伤、操作简单、准确率高,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有力的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的改变,对心肌梗死患者的梗死部位、范围进行诊断与分析,探讨心电图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以67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发病的不同时期同时做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的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心电图对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和超声心动图的诊断结果一致。结论对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心电图特异性高,方便快捷,临床较为实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脏超声与心电图检查在老年人高血压检查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接收治疗的8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心电图进行检查,观察组患者使用心脏超声进行检查,对两组患者的检查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左心房增大和左心室肥厚诊断结果以及各项检查指标诊断效果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高血压的临床检查中,超声检查和心电图检查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两者能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诊断率,但心脏超声检查可提高心脏疾病的检出率,能及时发现病变及时治疗,且经济性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超声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2010年6月~2011年7月收治的289例急腹症患者超声诊断的全部资料,比较超声诊断与临床初步诊断结果的情况。结果 289例患者中涉及内科、外科和妇科疾病,超声诊断和临床初步诊断结果符合率达93.4%。结论超声在急腹症诊断中具有极大的价值,在临床上应灵活应用,提高确诊率并及时进行对症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腹部联合阴道超声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100例急腹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经腹部联合阴道超声诊断,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经腹部超声诊断,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诊断符合47例,漏诊3例,无1例误诊,符合率为94.0%;对照组患者诊断符合42例,漏诊6例,误诊2例,符合率为84.0%。观察组患者的诊断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腹部联合阴道超声治疗妇科急腹症可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B型超声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医院电诊科行B型超声检查的86例脂肪肝患者资料,对其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6例脂肪肝患者中,轻度脂肪肝患者占33.7%(29/86),中度患者脂肪肝占53.5%(46/86),重度脂肪肝患者占12.8%(11/86)。结论 B型超声检查无创、操作简便,对脂肪肝的诊断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