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庆新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23):57-58
在耗散结构和协同学的理论框架下分析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现状,从系统的开放性、发展的平衡态、非线性和涨落等方面研究人员、设备、财力、政策等组成要素之间的协同行为,系统论述科技创新团队的自组织演化机理。 相似文献
2.
3.
4.
本文对科技创新团队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类,分为团队组成因素、团队运行因素和团队环境因素三个方面,并设计了科技创新团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科技创新团队绩效评价权重体系。最后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企业经济》2015,(9)
创新集群是一个自适应、自协调、自组织的复杂系统。本文首先阐述了创新集群的内涵,提出了创新集群的知识溢出、创新平台、创新企业和规模经济四个关键性要素。将创新集群分为内生性创新集群和外生性创新集群,尝试运用耗散结构、协同学等自组织理论和演化经济学观点,研究两种创新集群的演化机理,重点探讨市场机制、外资企业和政府部门在自组织进程中的演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内生性创新集群演变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孕育期、创生期、发展期和成熟期,渐变是其主要演变特征;外生性创新集群演变主要由政府和外资共同驱动,突变是其主要演变机理;两种创新模式都是通过非线性机制,依靠路径依赖和正反馈作用的自组织演化,最终形成完整的创新系统。最后提出了我国培育创新集群的战略对策,为创新集群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工具。 相似文献
6.
构建自组织团队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处于创造性空间是企业产生根本性创新的条件,从而也是企业从根本上提升创新能力的途径.通过构建自组织团队,使企业中的团队处于创造性空间,即可以实现企业根本性创新的目的,又可以使企业规避由整个企业都处于创造性空间所带来的创新风险. 相似文献
7.
8.
高科技创新团队组建机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科技创新团队是完成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和一般团队相比它更加高效、更加个性、更加合理。为了满足这些不同的要求,本文构造出三个模型,通过不同的团队匹配模式,来实现高科技创新团队的有效组建。 相似文献
9.
10.
当前高等院校科技创新团队主要有二种基本模式,即师生关系型科技创新团队和项目合作型科技创新团队,以及一些其它模式的学术组织,但仍无法满足日益加快的科技创新进程要求,在对构建以学科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团队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科技创新团队的构成模式,并对新型科技创新团队的特征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1.
以九阳股份为案例,以企业如何通过自组织创新达成高企业成长为核心问题,基于自组织理论,视企业为具有耗散结构的开放系统,不断与外界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视企业文化为混沌理论中企业成长的“核”,视成长的各创新要素为创新因子,各创新因子输入系统后,经过竞争协同和过程演化,达到混沌边界,经催化促成企业系统突变,从而实现企业的高成长。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不竭源泉。随着对企业组织创新影响因素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企业组织内的创新气氛是企业组织创新成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不少研究已证实,创新活跃的企业比缺乏创新的企业具有更多的创新气氛;高创新气氛的企业同时也是高创新绩效的企业。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大学研发体系的现状,针对现行体系的弊端采用自组织创新理论尝试构建一种既能够适应国家发展需要,又能够更好的发挥大学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功能,提升大学的研发水平,正确引导社会前进,实现大学可持续发展的研发体系。 相似文献
14.
关于高校科技平台与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分析了高校科技平台建设和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对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及平台与团队建设的相互关系,并对如何实现平台与团队良性共振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16.
文章探索了企业创新中领导成员交换、团队成员交换对员工创新的作用机理,结论有助于深入理解员工创新的组织行为机理,并为企业的创新领导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18.
19.
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是一支不容忽视的科技创新力量.将社会服务作为评价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重要标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参与国际竞争和建设科技强国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基于自组织创新网络的集群式供应链体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自组织创新网络理论来分析集群式供应链系统的成因及其架构,介绍了“武汉.中国光谷”的集群式供应链系统,并结合该案例总结集群式供应链进行自组织创新的五个过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