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李冰洁 《云南金融》2011,(5X):60-61
人民币升值预期和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高利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热钱流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提高了房价,并助长了泡沫,给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本文通过对国际热钱进入我国房地产市场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了国际热钱与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其不利影响,最后提出了更好监管房地产市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升值预期和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高利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热钱流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提高了房价,并助长了泡沫,给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本文通过对国际热钱进入我国房地产市场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了国际热钱与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其不利影响,最后提出了更好监管房地产市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从2012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热钱加速流入亚洲市场,尤其是进入2013年这种趋势更加明显。一方面热钱大量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另一方面也大量流入中国香港、泰国、马来西亚、韩国、菲律宾,甚至日本。其热钱数量已经远远超过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的热钱数量。去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急剧下跌,包括石油、铝、铜、橡胶和粮食等,今年4月黄金价格大跌,这些现象都不是偶然的,而是国际热钱有目的地从大宗商品撤离转向其他区域和市场。必须高度警惕,国际热钱可能开始做空中国,并且可能制造第二次亚洲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4.
热钱通过高速金融信息选择投机市场,并在短期时间内投入资金实现高盈利回报然后快速撤出。热钱作为短期投机资本可以影响一国金融稳定,严重时能导致金融危机。随着我国的经济改革,各项政策与服务一起出台,经济市场的稳定提升使国家在全球的比重愈发重要。热钱主要投资于全球的有价证券市场和货币市场。因此,国际投资者预期我国对外汇率变更、国内银行存款利率上升和证券市场稳定提升即将出现牛市分析,认为我国现适用于投机资本的条件,并携带大量热钱涌入我国,造成我国金融市场不稳定现象,伴随证券市场股价指数混乱不规律现象,本文就国际热钱发展现状及涌入我国证券市场分析其影响,并对影响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基于实证的我国热钱流动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国际热钱流动对我国金融市场和经济实体的影响逐渐显现。因此,本文以国际热钱流动为研究对象,对我国热钱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动、我国的通货膨胀水平以及我国房屋销售价格指数都是影响国际热钱流入的重要因素。其中,汇率对热钱流动具有负向影响,通货膨胀率和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对热钱流动具有正向影响。鉴于此,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建立多层次、高效率的资本市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际热钱大量流入中国。热钱在赌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同时,乘机在其他市场如房地产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以及其他市场不断寻找套利机会。国际热钱进入股市、楼市,就很容易抬高资产价格,进而制造经济泡沫,增大了国内的流动性过剩。如果热钱集中撤出中国市场的话,就可能引发资本市场的危机和货币危机,一旦处理不当,还会造成金融危机。因此,在热钱大量流入我国的背景下,如何监管和防范热钱则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国际热钱流动对我国金融市场和经济实体的影响逐渐显现。因此.本文以国际热钱流动为研究对象.对我国热钱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人民币对美元;r-率的变动、我国的通货膨胀水平以及我国房屋销售价格指数都是影响国际热钱流入的重要因素。其中.;12率对热钱流动具有负向影响.通货膨胀率和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对热钱流动具有正向影响。鉴于此,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人民币;12率的形成机制,建立多层次、高效率的资本市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金融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国际资本流动规模急剧膨胀,与此同时,由于国际资本大进大出,流向突然逆转引起的货币危机、金融危机此起彼伏。尤其是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有别于以往通常由经常项目收支失衡引起的危机,甚至被人冠之以“资本帐户的危机”(Radelet and Sachs,1998)。危机的灾难性后果令国际社会以流动自由化进行反思,对资本跨境流动实行必要监管日益得到了广泛认同和高度重视(徐明祺,2001)。在传统金融理论中,资本项目监管往往属于国家监管的范畴。然而,在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由于涉及资金的跨境流动和境内外的交易主体,要对资本流动实施有效监管,显然离不开区域和国际间的金融监管协调与合作。本文首先探讨对跨境资本流动监管进行区域和国际协调的必要性;其次,探讨目前协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发展中国家在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进行跨境资本流动监管协调与合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经济相对平稳,是国际资本流入的首选国,但是受金融危机的纵深影响,中国出现了资本流入减少、回流增加的逆转现象.国际市场利率、人民币汇率、经济增长和国内资本市场变动都成为资本流动不确定的影响因素.这种不确定的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存在不利的影响,鉴于此,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几十年间新兴市场国家爆发的多次金融危机中,热钱的跨境流动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热钱一般指流入一国国内的短期套利资金。热钱的大进大出将会增加一国资产价格的波动性,影响该国金融市场稳定。危害尤甚的是热钱的突然大规模撤出,这通常会导致一国资产价格崩盘、外汇储备缩水、本币贬值与外债负担加重。因此,谨防国际套利资本的大规模流八及其突然逆转对维护我国金融安全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阐述了"热钱"流入中国境内的原因、渠道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对短期内"热钱"进出中国市场的趋势进行了分析;在借鉴国际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热钱"流入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热钱流入的渠道开始,说明了热钱正通过不同途径大量流入我国,有可能影响到我国的金融安全。并从理论上和实证上对热钱流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要解决热钱流入问题就要加强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建设,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以及政府对货币政策的调控。  相似文献   

13.
王振  胡玥 《中国外资》2009,(8):21-21,23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小幅升值2%以来,国际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不断增强。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导致越来越多的热钱通过非正常手段进入中国。由于中国国内股市和房地产价格的高估,热钱进入中国以后,通过各种渠道投向中国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进一步加剧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泡沫。同时,热钱的隐蔽性使得国家对其监管无能为力,致使中国的货币的独立性丧失。  相似文献   

14.
热钱(Hot Money/Refugee Capital),又称游资或叫投机性短期资本,为追求最高报酬以最低风险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近年,在国内国际诸多因素影响下,国际热钱流人数量遽增,对我国金融安全和经济稳健发展带来较大隐患。因此,加强热钱流向与流量监管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小幅升值2%以来,国际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不断增强.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导致越来越多的热钱通过非正常手段进入中国.由于中国国内股市和房地产价格的高估,热钱进入中国以后,通过各种渠道投向中国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进一步加剧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泡沫.同时,热钱的隐蔽性使得国家对其监管无能为力,致使中国的货币的独立性丧失.  相似文献   

16.
王琼  陈茜 《中国外资》2008,(11):45-45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同时也拥有最发达的资本市场,所以在美国发生金融危机,必然会引起高达数十万亿美元的国际资本在不同市场与不同区域内的重新分配,从而导致国际资本流向和主要货币汇率的剧烈变化。金融危机和国际短期资本流动是相互作用的。金融危机会加剧国际资本流动,反过来,剧烈的国际资本流动又会加深金融危机。因此,正确地认识金融危机中的国际短期资本的流动对于危机应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的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国际资本快速流动的基本原因、国际资本流动的利与弊的基础上,着重对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的关联性进行研究,指出东亚金融危机表明金融自由化必须循序渐进,并提出了新兴市场对于开放国际资本应有的作法。  相似文献   

18.
国际热钱流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人民币升值、资本市场火爆,大量国际热钱纷纷流入中国,对中国金融安全造成冲击。对中国来说,以股权投资、债务融资等各个领域阻击热钱涌入,依然"任重而道远"。本文通过分析热钱流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应对热钱流入的长久战略,即"抓两头"战略,一方面防范投机性资本的流入,另一方面做好资本流入后的管理。  相似文献   

19.
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国际资本流动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新兴市场国家构成了冲击。从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结构以及对不同地区国家的冲击这三个方面来看,中东欧国家受到的冲击最大,拉丁美洲国家次之,东亚国家最小。经济增长模式的脆弱性、对外资银行贷款的过度依赖、缺乏对外资银行和潜在金融风险的审慎监管以及僵化的汇率制度,是中东欧国家遭受严重冲击的主要原因。国际资本流动格局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的经济、金融稳定构成冲击,并使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应当汲取中东欧和拉丁美洲国家的教训,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目前有关热钱和套利资金流入我国有许多似是而非的说法。本文根据国际收支平衡表,并考虑统计误差和资本流动的复杂性,对1990年以来我国非直接投资形式资本流动的规模进行测算。总体来看,国际热钱的流入是有限的,但国内机构、企业和个人的短期资本流动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应进一步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监管和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