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空运商务》2009,(23):26-27
本刊讯 近日,中国政府批准加拿大成为旅游目的地国家,这一批准使中国公民更容易访问加拿大。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公民旅游目的地国至此增至138个。  相似文献   

2.
尽管受到申请美国签证非常困难的限制,但美国各地旅游局对于中国巨大的旅游市场仍然非常向往。日前,美联航联合加利福尼亚州旅游局、夏威夷州旅游局、华盛顿特区旅游局在北京开展了旅游推荐活动。这是美国的航空公司和旅游局首次联合在中国推荐旅游。美国旧金山旅游局市场总监郭劲松介绍,以加州—地为例,中国目前已在加州海外游客市场中名列第八位。尽管美国不是中国的旅游目的地国家,而且获取美国签证比其他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困难,但在2005年也有将近146000名游客来自中国内地,与2004年相比增长了45%,预计今后每年增长幅度20~30%。  相似文献   

3.
《空运商务》2012,(24):27
本刊讯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日前表示,2012年全球出境旅行人次已突破10亿,全年旅游业增长将达到3.5~4%之间,而中国游客是这其中最大的增长动力。世界旅游组织表示,中国出境旅客人数同比增长30%,而俄罗斯则增长16%,这给传统旅游目的地带来很大机遇,如地中海地区等。但这些国家需要努力使这些游客  相似文献   

4.
目前,美国还没有成为中国的旅游目的地,这使得中国的大多数旅游机构无法组团前往美国。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旅游机构正在采取行动,努力谋求开发中国市场。据《今日美国报》近日报道,旧金山和夏威夷已经在中国开设了办事处。佐治亚州在去年11月派出高级旅游官员来到中国,参加一个贸易和旅游办事处的启动仪式。美国其他一些地区也在设法争取中国游客。  相似文献   

5.
据欧盟最新的一项调查,欧盟成为中国人出国旅游目的地后,赴欧盟国家旅游的中国人数量去年超过了百万。多数中国游客首选目的地国为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英国,游览的主要城市为巴黎、柏林、罗马、阿姆斯特丹、维也纳和伦敦。这项调查披露,每位中国人到欧洲旅游一次花费少则达800欧元,多则达3000欧元,其中34%用于购物,17%购买机票,18%支付食宿,9%用于娱乐,3%付给旅游公司,19%用于其他费用开支。由于中国游客数量的增加,欧盟去年在中国游客身上共赚取了4.5亿欧元,主要受惠国分别为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英国、荷兰、匈牙利和芬兰。调查认为,与欧盟争夺中国游客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新加坡、俄罗斯、泰国、韩国、日本、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这些国家不仅仅具有地理上的优势,而且在办理签证手续方面要比欧盟国家宽松得多。相比这些国家,欧盟各成员国对中国游客的要求极为苛刻。而欧盟各国对中国游客的要求之所以苛刻,主要是因为害怕中国游客滞留欧盟国家不归。欧盟国家是多数中国人梦寐以求要游历的地方。但由于  相似文献   

6.
6月17日上午,中澳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自由贸易协定》(以下简称《协定》)。根据《协定》,澳大利亚将向中国公民提供十年期多次往返签证,成为继美国、加拿大、新加坡之后第四个对中国游客提供十年期多次往返签证的国家,此举将促进中国游客赴澳旅游留学。  相似文献   

7.
未来三年,亚太地区哪些旅游目的地将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哪些旅游目的地的入境游客人数将停滞不前,甚至出现萎缩?亚太旅游协会(PATA)战略情报中心与旅游预测专家Lind-say W.Turner教授和Stephen F.Witt教授通过对数据的研究,提出到2009年,40个亚太地区旅游目的地的国际游客趋势预测。  相似文献   

8.
正旅游交通环境中,仅建设一条连通旅游目的地的公路恐怕还远远不够。在广东省惠州市巽寮湾景区,人们都以为拓宽滨海旅游公路后就能解决一切出行问题,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公路交通不仅成了游客出行的"烦心路",还成了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公路交通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旅游业,除了有通达的路,还需要多方面的提档升级与之配合。  相似文献   

9.
《空运商务》2012,(24):27-27
本刊讯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日前表示,2012年全球出境旅行人次已突破10亿,全年旅游业增长将达到3.5~4%之间,而中国游客是这其中最大的增长动力。世界旅游组织表示,中国出境旅客人数同比增长30%,而俄罗斯则增长16%,这给传统旅游目的地带来很大机遇,如地中海地区等。  相似文献   

10.
旅游传真     
巴西成中国旅游目的地国 今年8月,圣保罗至北京直飞航班将开通,每周4班的航班将在5个月内带来至少20万人次的中国游客。北京实行全新的《北京市旅游管理条例》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交投集团")结合国家、地方相关政策,将全省服务区统一纳入全域旅游服务体系,按照基础功能提升和旅游融合的内容,把服务区分为基本功能型、旅游中转型、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出发地四种类型,其中着力打造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出发地。单点式的"服务区+旅游"不能形成旅游闭环,无法解决旅游过程中所有痛点问题。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搭建依托高速公路网的"脉络式"旅游服务区  相似文献   

12.
Visa国际组织6月5日发布的《亚太区最新入境旅游消费趋势》报告显示:中国是亚太区旅游消费增长最快的市场,有望在2006年成为亚太区第二大旅游目的地。该报告再次显示出旅游业对亚太经济与日俱增的重要性。仅2005年一年,到访亚太区的国际游客人数就超过3.2亿,并带来了1100亿美元的旅游收入,这对于亚太区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Visa希望通过分享游客消费数据,为商家、政府和旅游机构提供制定战略、发展业  相似文献   

13.
《空运商务》2011,(20):25-26
本刊讯中国公民旅游关注度在2011年第三季度呈现出鲜明的季节性特征,即亲水避暑类和度假修学类旅游目的地最受关注。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与乐途旅游网联合发布了《中国公民旅游关注度报告(2011年第三季)》。报告显示:第三季旅游服务综合评价最高的景区是鼓浪屿、九寨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  相似文献   

14.
5月13日,由国家旅游局、云南省人民政府、日本国土交通省、世界旅游组织亚太中心及财团法人亚太旅游交流中心共同主办的促进中日文化旅游交流研讨会在昆明隆重召开。研讨会上,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孙钢作了题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与中日旅游交流》的演讲,据他介绍,在2000年9月正式启动中国公民组团赴日旅游业务之前的20多年里,中国主要是作为旅游目的地来吸引日本旅游者的。自2000年9月正式启动中国公民组团赴日旅游业务  相似文献   

15.
胡进 《空运商务》2016,(4):15-17
随着中国出境游市场持续火爆,韩国已成大陆游客国外最受欢迎目的地。即使2015年夏季韩国出现MERSE,5-6月中国大陆赴韩游客人数急剧下降,也没有抵挡中国游客赴韩"爆买"的热情。截至2015年中国赴韩游客人数高达615万人次,中国游客成韩国第一大入境客源。受益于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低成本在中韩航空市场上快速渗透、异军突起、威胁加剧。本  相似文献   

16.
21名越南游客10月29日乘坐豪华邮轮"茗花公主"号抵达北海,首批持越方《入出境通行证》入境游客的到来,意味着中国北海-越南下龙的海上旅游航线实现了双向互往输送游客。从广西北海市至越南下龙湾的海上旅游航线,1997年经国家旅游局等有关部门批准,经营"对越5日游"业务,中国游客凭《入出境通行证》可前往越南有"海上桂林"之称的下龙湾等地旅游。由于邮轮经营公司的原因,航线曾一度停航。随着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和人员往来  相似文献   

17.
《空运商务》2012,(19):28
本刊讯据澳大利亚官方消息,自2012年10月1日起,对获得赴澳大利亚签证的中国公民实行"无贴纸签证"旅行,无需在护照上做贴纸签证。"无贴纸签证"旅行意味着中国公民不需要以签证贴纸作为获得澳大利亚签证的证明,但中国公民赴澳之前,仍需申请并获得合适的澳大利亚签证。澳大利亚政府以  相似文献   

18.
陈静  李倩 《空运商务》2009,(17):29-29
随着阿联酋于2009年9月15日正式成为中国公民出境组团旅游目的地,一千零一夜的阿拉伯神话将成为现实。 为庆祝阿联酋旅游对中国市场的开放、展现迪拜多样的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阿联酋航空公司联手迪拜政府商业及旅游业推广局共同组织了迪拜旅游首发团,并得到了北京、上海、广州各大旅行社的支持和响应。  相似文献   

19.
<正>高速铁路的相续开通和私家车的快速增长,对道路客运造成很大的冲击。西安市公路旅客运输量自2016年以来均呈现负增长,公路客运行业面临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同时,西安市是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中国国际形象最佳城市之一,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接待国内外游客数量和旅游业总收入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旅游人数大量增长对旅游交通的运输和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2020年年末以来,  相似文献   

20.
《空运商务》2012,(17):27-27
本刊讯从近日在上海召开的“韩国庆尚南道观光说明会”上获悉,在原有的首尔、济州岛之外,韩国旅游发展局未来将开发以庆尚南道、釜山为中心的第三个韩国观光重点目的地。庆尚南道位于韩国东南部的沿海,拥有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2011年,韩国迎来了第1000万名外国游客。统计数据显示,去年访韩的中国游客数量达到了222万人次。截至今年8月,中国游客数已呈现出同比30%的增长,并首次超过日本,成为赴韩国旅游的第一大容源国。预计今年全年赴韩的中国游客数极有可能创下历史新高突破300万人次,实现14年翻14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