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近年来快速崛起的中国重型机械不断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其强势地位,2006年12月30日,中国一重自行研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最大、技术最先进的15000吨自由锻造水压机试车成功,再一次向世界表明,中国大型冶金设备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7年中国机电产品实现出口7012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27.6%。 相似文献
3.
4.
5.
6.
中国企业国际化: 需要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以说,2005年无疑是中国企业国际化尝试最为集中的一年,也是突破性的一年。联想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开创了中国企业并购世界500强的先例,为了促进国际化进程,新任董事局主席杨元庆甚至“御驾亲征”,举家搬到纽约。其后,明基并购西门子,也使其向国际化迈进了一大步。而中海油和海尔虽然收购失败,也展示了其国际化的实力和决心。在跨国并购之外,海外市场已经成为一些企业越来越重要的市场,中兴、华为等热衷于与海外合作,发展海外本土市场,而在家电行业,海外市场的份额也逐年加大。这场国内企业掀起的轰轰烈烈的国际化运动的成败,现在去评判还为时过早。其结果和影响,将会在企业未来相当长的经营时间中慢慢地显露出来。 相似文献
7.
8.
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品牌国际化已成为我国企业不可抗拒的历史性选择。而我国企业由于在经验和理论上的欠缺,致使品牌国际化存在诸多问题。该文通过对我国品牌国际化现状分析,针对存在的品牌意识不强、管理理念滞后、品牌开发缺乏技术支持、品牌定位寓意趋同等问题,提出了应加快发展品牌战略、经营品牌资产、提高品牌文化内涵、培养面向全球品牌管理理念等措施,旨在加快我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加入WTO,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方面更广泛、更深入地融入国际社会。这既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也是中国加快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进程,跻身世界富强国家之林的必然选择。加入WTO,对于发展中的中国和中国会计准则无疑将都会带来强大的冲击。但是我们也必将面临更多的机遇。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国企业是否应该国际化,如何才能规避国际化过程中的风险,如何才能顺利地在国际化的过程中成长、增值。这三个问题是本文讨论的主题。一、全球化的深刻含义(1)全球化的概念实际上,经济全球化表明的是全球经济的整合趋势,它是在各种贸易与生 相似文献
11.
隋冬 《中国工程建设通讯》2009,(2)
中国工程建设社会信用管理委员会日前正式公布了2008年对17家工程建设企业的社会信用评估最终结果,14家企业社会信用等级为AAA级。其中,经中国冶金建设协会组织评估的两家会员单位:中国第一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中冶京唐建设有限公司分别获得信用等级AAA。2008年工程建设社会信用评估工作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为指导, 相似文献
12.
经过10多年的努力,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发展迅速。据商务部的统计,截至2008年底,中国的1.2万多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共分布在全球174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投资覆盖率为71.9%。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突破500亿美元,达到521.5亿美元,同比增加96.7%。其中,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06.5亿美元,同比增21163.6%,占78%; 相似文献
13.
一、国际化经营的原因分析 二战以前,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还处在初步形成阶段。二战后,国际化的进程大大加快,并使得开展国际化经营的企业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从而形成了生产的国际化、商品的国际化和市场的国际化。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同国内经营相比,虽然面临更复杂的环境和更多的问题,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制定国际市场目标,说明国际化经营可使企业获得国内经营所无法实现的利益。归纳起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中招国际招标公司为首钢、上海宝钢、鞍钢、太钢、武钢、酒钢,中铝旗下的重庆西南铝厂、河南铝厂、洛阳铜厂、福建瑞闽铝厂、上海铜厂、贵州铝厂、兰州双城铝厂等国有大型冶金企业进行国际招标,采购了大量的冶金装备。这些冶金装备包括:冷轧机、轧机测厚仪、轧机AFC、轧机AGC、轧辊磨床、30吨炉铸造机、30吨炉在线除气机、四辊、六辊、二十辊轧机、热处理炉、包装机列、计算机控轧机、高精铝板带热轧生产线等先进设备,其技术要求都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步子越迈越大,逐步升级,但结合中国企业国际化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和中国企业当前的实力水平,要把握国际化的方向,取得跨国经营的成功,以下因素是企业必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企业国际化阶段的理论发展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认为企业国际化是企业对外国市场逐渐提高投入的连续过程,通常经历“不规则的出口活动(直接出口)——通过代理商出口(间接出口)——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建立海外生产和制造分支”四个阶段。该理论在某种程度弥补了对外直接投资主流理论的内在缺陷而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态化,对当今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行为有很强的解释力。但是,由于该理论过分强调企业国际化过程中市场知识的重要性,而忽略了企业国际化的其它动因,没有吸收对外直接投资主流理论的合理成份,因而也具有内在缺陷。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加快迫切需要来自理论的指导。本文试图从集群理论角度出发,通过对集群理论的研究,探讨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指出企业只有依托集群的优势才能提升其国际化成长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国内轿车产能过剩、发展规模经济等都要求中国的轿车企业能够走出国门。本文试着在定义轿车企业国际化的基础上,从论述中国轿车企业国际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入手,在分析当前轿车企业国际化现状和存在障碍后,逐步探讨中国轿车企业国际化的正确模式,并提出了其进行国际化时"品牌-竞争"战略选择模型。 相似文献
19.
国际化发展是当今企业参与国际市场分工与竞争的最终战略选择.文章指出了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必要性,介绍此过程中所积累的成功经验,并对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趋势只留给我国企业两条路:要么跨国公司走进来战胜我们,要么我们走出去迎战跨国公司。所以中国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已经刻不容缓。在诺基亚、索尼、西门子等跨国巨头加强对中国市场攻势的同时,联想、TCL、华为、中兴、用友、金蝶等中国企业也大举进军国际市场,开始在国际市场上与国际巨头正面交锋,国际化正在成为中国企业一个新的竞争重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