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城市土地开发与土地再开发 一般而言,城市土地开发和土地再开发实际上是城市发展的两种形态。城市土地开发是指城市初始开发阶段,对土地进行有目的地利用,进而改变土地的原生形态和用途的行为。通俗地讲,即是对新城区范围内的土地进行初始开发利用的过程。而城市土地再开发则是建立在城市土地初始开发的基础上,从效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对原有的用地类型、结构及空间布局等进行置换升级,  相似文献   

2.
上海的历史文物建筑是城市文明的象征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历史载体。“十一五“期间,上海黄浦区政府提出了打造”经典黄浦”,并进行了“腾笼换鸟”工程,将具有丰富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楼宇——老大楼进行置换再开发.充分发挥了老大楼的历史文化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3.
改造性再利用——一种再生产的开发方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卫宁 《城市发展研究》2002,9(2):51-54,75
当前许多传统工业因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而闲置了大量的旧厂房、仓库和码头等设备 ,同时因城市数量和面积的迅速扩大 ,蚕食了大量用地。为此 ,根据城市和建筑发展的历史 ,作者认为一种再生产的开发模式———改造性再利用应该立即引入 ,并指出它的发展动力和价值在于 :有利于盘活存量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有利于环境的改善 ;有利于发掘和保护地方文化。  相似文献   

4.
多元利益视角下的城市"棕色土地"再开发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环境治理领域,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参与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本文在对城市"棕色土地"再开发涉及的多元利益群体不同利益诉求分析的基础上,从完善城市"棕色土地"再开发的环境评估机制、构建城市"棕色地块"再开发资金筹措机制以及建立城市"棕色土地"再开发多利益方全过程参与机制三个方面尝试提出了城市"棕色土地"再开发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一、上海浦东住宅小区综合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近年来,通过各级政府部门的积极努力,浦东初步形成了“条块联动、以块为主、街镇协调、区域统筹”的住宅小区综合管理机制。然而,随着城市再开发进程的加快,以往大区化的开发建设和管理思路,已经不能适应浦东新一轮开发开放的需要。功能区域重新划分和重新定位,以及行政管理体制上的分割,使浦东住宅小区综合管理的难度日益加大,问题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6.
袁强  李艳 《上海土地》2005,(1):36-37
城市存量土地功能更新与再配置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随着科技发展和产业更新,为保持城市的发展活力就需要对城市土地功能进行不断地调整,如当前上海市中心城区均在推动旧区改造和再开发,并多定位于金融、商务、服务等功能,以形成有新的竞争力的核心发展区域。  相似文献   

7.
二次大战后,美国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产业结构随之变化,城市的商业活动成为城市经济活动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城市商业机构随着城市化带来的人口、个人收入、交通运输的增加与布局的外迁,出现了商业规模的扩大与网点的扩散发展现象.这种商业的大型化与郊区化倾向影响着整个大城市区的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8.
2005年中央将继续实行宏观调控政策.土地供应和信贷规模将进一步收缩,房地产市场将进一步规范经过这一轮的宏观调控,有专家预计,2005年北京将有上千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被淘汰出局据报道,北京已有549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被注销在经过大浪淘沙、优胜劣汰之后,剩下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2004年11月10日、北京市政府已通过了北京市2004-2020年新的总体规划,将按照“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新格局.在东部发展带建设11座50万人口以上的新城,并建设中关村.CBD等8个职能中心.市区迁出90%的人口.这将对北京房地产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从根本上改变房地产开发的结构和布局。  相似文献   

9.
《东南置业》2006,(1):93-93
近年来,泉州城市建设力度加大,房地产开发势头良好,随着泉州中心市区的房地产开发接近饱和,房地产向周边拓延已是必然。泉州房地产格局逐渐集中在已经形成的市区、东海、洛江、江南四大板块。东海板块地理位置极好,可惜由于历史原因,其片区开发几乎未经过有序的规划,导致目前可开发房地产的用地非常有限;而洛江片区房地产的发展潜力也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0.
美国棕地再开发的融资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棕地再开发的外部性决定了只有建立合理的融资模式才能有效地推动其开发进程。本文以融资机制和模式比较成熟的美国为例,深入剖析了美国政府的棕地再开发融资模式。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政府调控和引导是实现棕地再开发融资的重要动力、适度扩大地方政府的税收管理权限有助于棕地再开发融资方式创新、公私合作可以有效拓宽棕地再开发资金的来源渠道、多元利益方通力协作可以推动棕地再开发的成功实现等启示,希望这些经验和启示为我国棕地再开发融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城市新区,也称为新城,一般是指随着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多、产业集聚而开发建设的特定区域。开发形式上,既有完全摆脱老城的"新造",也有在原有老城基础上的"改造";空间形态上,通常明显有别于老城,又与老城具  相似文献   

12.
文化产业、创意经济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社会转型的发生,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而文化产业自身的空间集聚特征,使借助市场力量的城市再开发和通过规划培育创意经济成为塑造创新文化气氛、营销城市的重要政策工具.然而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不仅使这种以营造独特和多元地方文化为初衷的努力往往以千篇一律的形体景观和单调社会构成的结果出现,而且通常也是以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和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遭受侵害为代价的.因此,在中国,成功发展文化产业不单需要研究如何将针对具体地方特点的市场和规划手段相互结合,以实现真正的创新,更需要警醒地认识到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福利效应.从而达到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在城市建设用地的再开发过程中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土壤污染问题,而目前的解决方法很难真正落地。通过分析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类型和特点,及其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现有各种修复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尝试结合合适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增加污染土壤监控指标,完善控规指标体系土地使用中的环境容量控制内容,在城市污染地块再开发前用城市规划的方法解决土壤污染问题,以期为未来建立在污染土壤检测基础上的更科学的城市规划做铺垫,实现城市污染地块安全、可持续开发的绿色道路。  相似文献   

14.
程晨阳 《东南置业》2005,(88):56-59
作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首位城市,根据福州市的发展规划,福州市区和人口规模将迅速扩展,中心城区人口将由现在的206万人发展到2020年的325万人,中心城市面积将达325平方公里,规划市区(含滨海辅城)总人口达430万人。近年,福州楼市紧紧伴随城市扩张的脉搏,房地产开发成绩喜人。特别是2004年,福州全市共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23.8亿元,同比增长34%,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42%,约占全市GDP比重的14%,占全省房地产投资总量的49.7%。商品房销售面积达719.81万平方米,增长达39.64%,可谓是红红火火。  相似文献   

15.
历史风貌建筑特性及修复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城市正在进入一个以更新再开发为主的发展阶段.在城市更新再开发的过程中,如何保护历史风貌建筑,使其得到更好的利用,发挥更大的综合效益,已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论文从历史风貌建筑的特性出发,分析其修复开发模式,使其在传承历史文化和古旧建筑再利用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卢佳  徐莹 《上海房地》2006,(11):44-46
1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新区规划在帮助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刺激着城市区域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郊区新城建设不仅是城市化的有效方式,同时也为分散市区密集人口,缓解日益增大的市区人口压力,控制中心城区发展规模提供了一个解决途径。目前,通过对上海2005年统计年鉴相关资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人口城市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房地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一直是投资者选择的主要投资对象。但随着全国房地产业的不景气,房地产开发商开始寻找有潜力的城市进行投资。从地理学的角度出发,基于人口规模预测,选择人口增长率预测法,对西部的四大省会城市、直辖市的人口规模进行预测分析。再结合预测出的城市未来还需要的人口居住需求面积与现有的住房总面积进行供求关系的对比分析,最终得出西部四大省会城市、直辖市的房地产潜力评价。  相似文献   

19.
印度加尔各答热浪滚滚的街道中挤满了行人、商贩和标志性的大使牌出租车。这座城市有1600万人口,同时每天还有更多人从小镇涌入。1975年时,全世界只有3座人口过千万的城市,如今这样的大城市已达21座,多数位于发展中国家。全球大部分新生人口都出现在这些国家的市区。  相似文献   

20.
城市新区,也称为新城,一般是指随着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多、产业集聚而开发建设的特定区域。开发模式上,既有完全摆脱老城的"新造"模式,也有在原有老城基础上的"改造"模式;空间形态上,通常明显有别于老城,但与老城具有紧密的分工和联系;空间布局上,一般毗邻老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