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许荣  王杰 《保险研究》2012,(3):68-78
关于董事责任保险通过鼓励董事高管积极进取从而改善公司治理效力,还是通过增强董事高管的道德风险从而削弱公司治理效力存在争论。在已有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公司章程中设立董事责任险条款有助于减少公司代理成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考察了董事责任保险实际购买需求影响因素和董事责任险实际购买对企业代理成本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将增加公司对董事责任保险的需求,同时董事责任保险购买又将进一步改善公司治理机制、降低公司代理成本。  相似文献   

2.
公司治理与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绩效存在影响,公司治理与机构投资者存在内生性。本文选取中国2003~2007年上市公司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和二阶段回归法,对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与企业绩效三者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正相关,与企业绩效存在正相关;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公司治理的改善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机构投资者偏好政府控制企业和绩效好的企业。研究为进一步提升中国企业绩效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立足我国现实的体制背景与上市公司大股东变更的现实特征,通过构建更能反映公司绩效的财务指标——现金收益率,来研究大股东变更所导致的公司治理机制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对大股东变更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大股东变更前目标公司国有股比例,收购方是否是民营公司、大股东变更后半年内董事长变更、大股东变更前目标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是影响大股东变更后公司绩效的主要因素。国有股比例,收购方是否是民营公司、董事长变更以及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均为公司治理变量。研究结果显示,大股东变更对改善目标公司治理机制,增强目标公司管理层压力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为公司重组创造价值提供了实证证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公司领导结构的治理功能,通过对上海证券交易所605家上市公司2005-2007年数据的实证研究,考察了公司领导结构(董事长与CEO两职合一或者分离)对高级管理人员变更的影响作用。文章的实证结果显示,(1)董事长与CEO两职合一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变更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2)以净资产收益率为计量指标的公司前期业绩因素对当期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在公司治理机制中,董事长与CEO的两职合一会对管理层变更产生抑制作用,而董事长与CEO的两职分离则有助于替换无效率的管理团队。这意味着,董事长与CEO两职合一的领导结构会降低董事会的治理效率,并弱化董事会的监督功能。  相似文献   

5.
基于2002~2008年深交所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证据,本文以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独立董事所占比例、专业性和薪酬等基本特征,考察了独立董事能否有效发挥其监督职能。研究发现:独立董事的专业性对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独立董事薪酬与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频率显著正相关,独立董事的比例对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没有显著影响。这些结论有助于我们从新的视角去改进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以提高其监督制约控股股东的职能。  相似文献   

6.
7.
本文以沪深两市2008-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我国特殊制度背景和上市公司实际,实证检验股价崩盘风险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价崩盘风险越大,权益资本成本越大,且这种关系在民营上市公司中更显著。进一步考虑信息披露因素,发现高质量的信息披露并不会显著减弱股价崩盘风险对权益资本成本的负面影响,而机构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资本市场上信息传递的作用,改善信息披露环境,增加信息披露,作为信息披露质量外的一种有效的替代机制,其行为显著降低了股价崩盘风险对权益资本成本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小企业如果想要保持在国民经济中主体地位屹立不变,必须不断的进行产业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勇于创新,帮助企业走上快速可持续发展之路。完善的企业治理机制是上市公司能够长期稳定的发展的重要保证,研究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绩效的影响,才能逐步改善上市公司内部经营状况和公司绩效,增强公司的国际竞争力,具有时代紧迫感和十分重要意义。探寻适合中小上市公司发展的治理结构,对于提高企业绩效和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2009~201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董事会特征与内部控制各目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董事会特征与财务报告可靠性、经营效率效果以及法律遵循性之间的相关关系与假设并不完全契合.独立董事比例和审计委员会的设置与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显著正相关,在各指标间无差异.董事会会议频率对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作用不显著.董事长与CEO两职合一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但与财务报告可靠性、法律法规遵循性却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高质量的信息披露能够有效提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作为公司治理的关键环节,董事会领导权结构对信息披露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兼任角度讨论其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选取深圳证券交易所2012-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1.
将银行债权治理从单一机制静态研究扩展到二维机制互动与动态研究,发现:我国银行以契约治理为基础的二维治理框架已经形成,其效应呈动态优化趋势,但维度间形成替代关系,产生挤出效应,协同性不足;相比民营企业,二维治理各维度在国有企业中的效应更显著,且各维度均不断优化,维度间的互动关系出现了由替代向互补转变的端倪,而民营企业中契约治理不断完善,关系治理优化幅度不明显,维度间的替代关系反而加强。研究表明市场化改革和从严治党的成效明显,但市场化改革进程与人们预期尚有差距,特别是民营企业的规范化亟待加强。研究为进一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建立规范的银行债权二维治理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What Determines Corporate Transparency?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We investigate corporate transparency, defined as the availability of firm‐specific information to those outside publicly traded firms. We conceptualize corporate transparency within a country as output from a multifaceted system whose components collectively produce, gather, validate, and disseminate information. We factor analyze a range of measures capturing countries' firm‐specific information environments, isolating two distinct factors. The first factor, interpreted as financial transparency, captures the intensity and timeliness of financial disclosures, and their interpretation and dissemination by analysts and the media. The second factor, interpreted as governance transparency, captures the intensity of governance disclosures used by outside investors to hold officers and directors accountable. We investigate whether these factors vary with countries' legal/judicial regimes and political economies. Our main multivariate result is that the governance transparency factor is primarily related to a country's legal/judicial regime, whereas the financial transparency factor is primarily related to political economy.  相似文献   

14.
15.
关于公司治理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传统的公司治理在治理目标、治理方式、外部治理与内部治理的协调以及激励与约束的关系上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些缺陷是导致公司治理仍然不能十分有效的根本原因。针对这些缺陷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和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运用集体选择理论解释为什么公司治理结构在国家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公司权力与租金在公司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分配受国家管制公司的法规和政策的深深影响。集体选择因素,如选择者偏好的分布和偏好加总机制等,既决定公司管制在国家间的差异,也决定它们如何演化。  相似文献   

17.
公司治理成本的构成与公司治理效率的最优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任何经济体制与结构中的公司治理问题归根结底都在于在既定的公司治理环境及其变迁中获取最优化的公司治理效率。在公司治理收益目标给定的条件之下, 最优化公司治理效率的实现必须基于一套完备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 以在支付必要的公司治理成本的同时最小化公司治理成本的总和。在我国转轨经济中, 公司治理效率的提高应该基于公司治理环境的整体优化以及在此之中的公司治理机制的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A combined treatment of corporate finance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is herein proposed. Debt and equity are treated not mainly as alternative financial instruments, but rather as alternative governance structures. Debt governance works mainly out of rules, while equity governance allows much greater discretion. A project-financing approach is adopted. I argue that whether a project should be financed by debt or by equity depends principall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ssets. Transaction-cost reasoning supports the use of debt (rules) to finance redeployable assets, while non-redeployable assets are financed by equity (discretion). Experiences with leasing and leveraged buyouts are used to illustrate the argument. The article also compares and contrasts the transaction-cost approach with the agency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economic organization.  相似文献   

19.
OECD及其成员国政府越来越认识到提高经济效率的一个关键要素就是公司治理结构。它包括公司经理层、董事会、股东和其他利害相关之间的一整套关系。良好的治理结构可以激励董事会和经理层去实现那些符合公司和股东利益的奋斗目标,也可以提供有效的监督,从而激励企业更有效地利用资源。  相似文献   

20.
公司治理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而投资者保护是公司治理的终极目标之一.本文研究了媒体的公司治理效应以及媒体在投资者保护过程中所起的渠道交流作用,分析了当前中国媒体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期待媒体在完善公司治理过程中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