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古埃及与古中国同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其古代法制体系中,两个古国妇女的权利地位却有着天壤之别。两国妇女权利的享有有着很大的不同。从历史考察与法律分析的角度,就两国妇女的财产权和人身权作以初步的比较,以此对当代妇女权利的进一步完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晓红 《大众商务》2010,(8):236-236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财产继承法规更加完善,其中对妇女财产权的规定成为宋朝财产继承制度中的闪光点,各种法律、习惯法和案例对女子的继承份额、继承方式和继承范围等都做了较为详备的规定。这种规定体现了宋朝法律制度的完备,同时也说明了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财产继承法规更加完善,其中对妇女财产权的规定成为宋朝财产继承制度中的闪光点,各种法律、习惯法和案例对女子的继承份额、继承方式和继承范围等都做了较为详备的规定.这种规定体现了宋朝法律制度的完备,同时也说明了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杭州市档案馆馆藏的民国二十二年到二十四年,杭县地方法院有关婚姻家庭纠纷的民事案例为基本材料,具体而动态地考察了城市平民妇女离婚权的行使情况。本文认为,表面上她们已意识到并能利用新赋予的法律权利进行自我保护,然而经济保障始终是婚姻的主要目的与核心问题。因此,真正的由整个社会所给予她们的权利和地位仍是不平等的。  相似文献   

5.
妇女参政一直是制约世界各国妇女发展的瓶颈,然而妇女参政又是妇女参与经济、社会、教育文化等各项活动的助推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五十多年来,由于法律制度的保障和妇女组织的努力,韩国妇女参政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与世界其它妇女参政发展较快的国家相比,还是居于比较落后的位置。儒家文化的束缚、法律政策机制的不健全、对妇女政治文化教育的空缺、女性有限的经济地位和家庭地位以及女性主体意识不够,是阻碍韩国女性参政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公民的基本旅游权利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在旅游领域的具体体现。长期以来,由于对这一权利认识上的模糊,使得旅游界和广大公众难以有效地行使这一权利,旅游领域的许多问题与此密切相关。对"公民基本旅游权利"的概念给以初步的揭示和解读,根据中国宪法公民权的相关规定,从"宪法公民权利"中分离出"公民旅游权",分析了这一基本权利的法律地位和性质,为公众更好地行使这一权利,提供相应的法律依据,为旅游业的改革创新提供一定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7.
《夷坚志》中的劳动妇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代是中国妇女生活由相对自由开放到日益遭受严格束缚的一个转折点,处于这一转折点上的宋代妇女,在坊市商品经济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其生活比起理学盛行的明清要相对自由得多,表现在她们主动参与到手工业、商业及服务业等经济领域。《夷坚志》中记载的许多事例,展示了宋代妇女丰富多彩的经济生活。  相似文献   

8.
彭艳丽 《大众商务》2010,(8):262-263
从日本古代到现代妇女婚姻家庭制度经历着漫长的历史变革,本文着重从日本的古代、近代、现代看日本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演变,揭示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法律的不断完善。同时也指出了日本妇女在现代婚姻家庭中的地位现状以及原因。  相似文献   

9.
中世纪的英国妇女是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即大部分妇女在为农业进步和商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的同时,却得不到应有的权利和地位;与此同时,处于上流社会的贵妇却得到普遍地爱戴和尊敬。《自由大宪章》是对英国旧有习惯、权利、自由的确认和概括,是一个将习惯权利转化为法定权利的文件。”本文试图透过这部文件考察中世纪英国妇女的地位特殊性,并对此产生的历史和社会原因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从日本古代到现代妇女婚姻家庭制度经历着漫长的历史变革,本文着重从日本的古代、近代、现代看日本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演变,揭示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法律的不断完善.同时也指出了日本妇女在现代婚姻家庭中的地位现状以及原因.  相似文献   

11.
《宋代民众祠神信仰研究》一书通过考察宋代祠神信仰存在、演变的真实状况,重点探讨了其与社会其他部分,如政治权利、社会群体、经济力量、交通网络等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综观全书,作者试图在“唐宋大变革”这一背景下勾勒出宋代祠神信仰的演变轨迹及其发生的带有规律性的变化。该书作为一部较为深入研究宋代祠神信仰的专著,进一步丰富了宋代民间信仰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2.
对在校大学生结婚问题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婚是每个公民的法定权利,我国现行的法律保护大学生的结婚权。但大学生结婚缺乏现实基础,并影响学业。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应当对大学生的结婚进行适当的限制。  相似文献   

13.
清咸丰同治年间苏北铜沛原居民与鲁西南移民之间的湖田权属之争,实质为排他性民间地权观念与国家产权法理的冲突.在无法回避此矛盾的背景下,被钦定调解此案的曾国藩决定重建权威秩序,做出按是否安分守法这种国家标准对土客重新排队划界的仲裁:“不分土民客民,但分孰良孰莠”.实践中,曾国藩以保障各方财产权和生存权为前提,既强化国家法理的至上地位,又尽可能顺应民间“私情”与尊重“共有的习惯”,通过确认合法产权与重新分配权利,成功地化解了国家利益和民间利益之间的矛盾,实现了多方共赢.  相似文献   

14.
民初庙产立法检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庙产为固有法现象,但并不完善,突出问题在于其法律地位模糊。二十世纪初,庙产在法律改革的过程中,开始逐步法人化。那么,这一过程本身到底针对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在制度中具体表现为何种形态?大清律例及民初两部庙产管理规定都存在问题。庙产立法中的缺陷最终来源于大陆法系立法的结构性制约。而这种制约的出现,则源于民初混乱的政治。  相似文献   

15.
人身权和财产权是民法保护的两大基本内容,中国对财产权的保护,在立法和理论研究上都已经比较充分,但对人身权的研究,还较欠缺。在中国"民法典"即将颁布之时,结合司法实际,对中国隐私权的概念、特征、立法现状及立法构想,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对将要出台的人身权保护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6.
财产检校制度是宋代朝廷对社会孤幼家庭的财产或者有争议财产进行代管、到期归还的一种强制性财产管理制度,主要有孤幼财产检校和户绝财产检校.其中前者直接承袭唐五代,后者于太平兴国二年正式确立.北宋前期开封府的财产检校一般由内侍省和三司临时受朝廷旨意施行,开封府检校库约于庆历四年出现,用以管理并存放检校财产,地方州军存放在军资库(元符二年后存放在常平库).这是中国古代社会产权制度一大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作为家庭内部分工的结果,通常由丈夫承载夫妻共同投资形成的人力资本,当婚姻破裂时,通常会被丈夫独占。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离婚经济帮助制度以及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等制度都无法保护妻子的合法权益,这不仅有违公平正义的传统理念,而且不利于保护婚姻专用性投资和妇女对婚姻的期待。研究表明,人力资本产权在本质上和其他财产一样,可以在未来带来收益。在离婚时,只要正确地评估并确定合理的分割比例,可以对人力资本进行分割。  相似文献   

18.
《水浒传》体现了女人美丽必淫荡歹毒、巾帼英雄则丑陋粗鲁的偏见之论,并且否定婚姻自主,反对自由恋爱,主张女性具有依附人格,使妇女缺失了自我与平等意识。小说妇女观的形成有其文化学的原因,既与儒家文化息息相关,也是中国民间一个特殊阶层文化心理积淀的反映,同时,与新兴市民文化也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于1992年10月1日起施行,该法的制定为保障妇女合法权益提供了相应的法律依据,但由于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这部法律在内容上也存在明显的不足。文章力求遵循以宪法为准则,与相关法律相配合,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修改原则,对妇女法的完善提出自己的建议,尤其是对提高全社会对男女平等的认识、禁止对妇女性骚扰、妇女组织参与公益诉讼方面作了重点剖析,希望能对妇女法的修改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