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淑君 《广告大观》2006,(4S):136-137
在现代社会,广告不仅是一种商业行为,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现代广告在传达商品信息、引导消费的同时,还作为社会文化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传播特定的价值和观念。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俗称“五常”)作为我国传统伦理文化的核心,至今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着很大影响,既为现代广告创意提供深厚的土壤,也影响制约着广告的创意和表现。  相似文献   

2.
《商》2015,(19):87-88
孝道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核心观念与首要精神,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显著表现之一。孝道教育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推崇,然而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青少年的孝道观念缺失愈加严重,这一现象的产生与学校、家庭和社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老龄化背景下社会转型期如何保障老年人的经济赡养和亲情赡养是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国家修订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是要解决这个问题.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部分条款的修订内容,从社会伦理上角度看,本质是用法律保障子女对父母尽孝的社会道德,维护儒家传统的家文化价值观和孝道文化.从经济学视角上看,传统家庭兼具有经济功能和亲情功能,现代家庭中经济功能衰退后亲情功能占据主导地位,倡导子女行孝、弘扬孝道文化仅通过法律手段是不够的,必须辅之以经济手段.政府应设计一套包括住房、税收、补贴、社保在内的经济机制激励公民行孝、企业支持行孝.  相似文献   

4.
薛文成 《商》2014,(42):82-82
孝赡父母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农耕社会中起到了维系社会和谐等积极作用。2012年12月28日,修改后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家庭成员应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等传承了千年的伦理道德纳入到成文法中,不难看出,曾让我们引以为豪的“孝道”正在飞速发展的经济的巨轮下慢慢褪色。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传统的孝道,来寻求在当代社会家庭道德建设中的家庭养老良方。  相似文献   

5.
梁凡 《致富时代》2011,(2):96-96
该文论述中国农村社会的差序格局的结构及传统农村社会的权力——皇权、宗教权、宗族权和绅权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对“家庭价值观”、“家族主义”、“平均思想”、“乡土关系观”等中国农村传统文化分别进行论述,分析传统农村社会的结构与权力及其与文化精神之关系,最后得出了农村社会的结构与权力存在于文化精神网络这中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中国孝道文化的时代演进及其老年学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中国传统孝道文化中有关生育、供养、齐家、治国等内容进行了探讨 ,认为“孝”的内涵伴随着时代发展而有新的历史演进 ,即生育继嗣思想日趋弱化 ;供养内容出现“物退心进”趋势 ;治国齐家的作用有本质改变。新孝道文化的确立 ,将为老年人实现社会共享、体现社会价值提供理论的支持体系 ,为建设一个有利于老年人口健康发展的社会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领域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和学说对中国传统婚育观念和传统家庭伦理关系、妇女地位的影响,就儒家的“仁”与“礼”、“忠”与“孝”、“富”与“教”几种观念以及儒家提倡的和谐观与阴阳观发表了独到的见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8.
焦学强 《中国市场》2010,(10):55-55,57
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美德,在中国社会文明的发展中不断丰富并赋予新的内容。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孝文化,重建与现代文明社会相适应的新孝道文化,对融合代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营造孝亲敬老的良好社会氛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儒家慈善文化与志愿精神具有跨越时空的价值相通性和内在契合性,找准传统儒家慈善文化与志愿精神的内在契合,让志愿精神上升为个人的道德信念、人生信仰和普遍准则,既有助于培育和弘扬志愿精神,又利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传递传统文化底蕴。以儒家慈善文化涵养青年志愿精神,具体表现为:一是以“仁爱之思”推动关爱他人的内在追求;二是以“义以为上”塑造成仁践义的道德情操;三是以“天下为公”激发心怀社会的奉献精神;四是以“积善成德”促进博施济众的慈善实践。  相似文献   

10.
苗泽华 《商业时代》2007,(35):111-112
儒家伦理与文化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主流,继承并弘扬传统儒家伦理与文化,借鉴西方先进的管理与技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新时代儒商是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儒商是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时代性、融合性、系统性、创新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1.
记得一次越野归来,在途中的一个水库边上的饭馆里吃了一次“全鱼宴”,每道菜都包括鱼,鱼极新鲜,但道道都有,也真是有点让人那个。结果餐后许多人疯狂地抢吃西瓜。本期杂志的主菜也是这样的一套“全鱼宴”,“鱼”是金融业。原因是9月将举行IT传统盛会——“金融展”。事实上,当前,金融业正在面临彻底的业务模式变革。为此,我们仍然不忌“全鱼宴”的风险,给出了极大的关注,并组织了许多有关金融业的信息技术改造的专题文章,包括在“特别报道”中我们的记者对金融业信息化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新应用和发展趋势做出的翔实而透…  相似文献   

12.
非平衡。隆‘互惠”是目前中国社会的普遍现象,它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互动中得以实现。一方面,它根源于中国封建等级社会下,安土重迂和崇尚礼乐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它又与现代性的各种外部因素搅合在一起。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随之而来的是国人社会心态的改变,人们普遍受到社会风险所带来的社会压力感,借助于传统文化结构所缔造的社会网络来抵御各种潜在的风险,相对于过去保守的乡土社会,此时的社会网络带有了更多地功利色彩,“人情化’’在“契约化”、“身份化”的冲击下苦苦挣扎。  相似文献   

13.
《商》2015,(46)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为人类留下丰硕的宝藏,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其中,家庭伦理是对传统文化内在秩序的核心设计,家庭是社会最小的单位,家庭伦理问题在中国繁杂又明确。而婚姻是家庭的来源和基础,家庭是以自然形态的伦理关系联结起来统一体。中华民族重视家庭生活的价值由来已久,以家庭和谐为中心,形成了规范的婚姻家庭生活的伦理道德体系。为了保证社会的和谐和统一,儒家的思想家们不断丰富着我们的传统文化,对婚姻缔结在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上作出诸多规定,但传统的婚姻缔结制度也存在其弊端。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的关系,将会更广的传播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实现现代法治。  相似文献   

14.
孝道一直都是我国道德意识形态的基石,每个时期,朝代都会涌现出顺应该时代文化,特征的著作来咏颂和发扬其精神和意义,比如秦汉便有《孝经》,清代《弟子规》等.其作为一种为人的天性和最基本的品德,不分国籍,地域,信仰而为众人传承和发扬,它不是一种构想,而是我国古代长期社会实践的历史产物.然而伴随着中国社会在漫长动荡不堪的历史进程中所遭遇的各种挫败和“左”“右”摇摆不定的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变革,渐渐出现了断层.本文以历史为依托,现实作为基础,着重从传统孝道的内涵着手,讨论了孝道在不同历史环境之下对当下社会的影响,同时本身又是如何被当下的社会所改变.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重建我国传统孝道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所谓“橄榄型”社会结构是指整个社会阶层结构中极富极贫的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很少,中间阶层相当庞大。从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主要是指人们的收入差距和生活水平的才差异而引起的一种社会结构。但是,如果融入政治和文化等多种因素来看,“橄榄型”社会结构更能反映社会上民众的幸福程度及社会整体的和谐程度。  相似文献   

16.
厚今与崇古     
王志跃 《三联竞争力》2006,57(11):72-72
厚今与崇古是古代儒学思想家关于历史发展变迁的两种观点。所谓的“古”,是指过去的历史文化形态及其社会政治制度;所谓“今”,则指人们生活的现实社会。儒学的古今观表达了儒学思想家对于社会历史发展变迁的深刻认识。他们试图通过对历史与现状、理想与现实、继承与变革之间的阐述,来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因与方向。因而,通古今之变是儒学思想家揭示历史、批判现实、规范未来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试论儒家文化对我国生育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生育文化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儒家生育文化的构成,论述了儒家生育文化对现代生育文化影响的方式。建立新型的社会生育文化,必须着力改造传统生育文化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消除儒家生育文化中“男性偏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解读企业文化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对文化的理解最为深刻。文化被他们理解为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的“道”,“道”的最简单和最基本的含义就是道路:人们修道路的根本目的是减少社会运输的成本;有了道路,就加快了社会物质流动和思想交流速度。“道”还有其他含义,例如还有“道理”的含义,文化的社会含义就在于此;社会有了道理,人们遵循道理进行社会活动,就可以降低社会成本,  相似文献   

19.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相关理论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邓波 《价格月刊》2005,(5):25-26
什么是“和谐社会”?社会学认为,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一种特殊形态,是相当数量的人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它的特征之一是具有结构性。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或社会体系中诸要素之间比较持久、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以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为主导,以墨家、法家为两翼,以道家的自然无为作内质,是天人合一的多元价值取向体系。这种传统文化价值观是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传承中形成的,是中华民族固有的不同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有的文化形态。它渗透在中华民族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以及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文化精神和文化情怀。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不仅有着辉煌的过去,同样在未来依然有着强劲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