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博客源于英文单词Blog,是网络日志Webblog的简称。Blog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是网络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是以超级链接为武器的网络日记,是代表着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着新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2.
企业内部博客推动组织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企业内部博客是与网络博客相对的,就企业而言,指在组织体系内,根据特有的IP地址或口令权限等构成的较为封闭的博客体系。应该说,网络博客同QQ、BBS等一样,成为主流的网络交流方式。网络博客之所以拥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源于其自由开放、共享交流、超越时空等独有的特点所形成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葛延杰 《活力》2010,(18):73-73
一、微博概述 微博.即微型博客(Micro 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网络平台。用户可以利用无线网络、有线网络、通信技术实现全方位通讯,实现Web页面、手机、IM接收和发送信息。除此之外,微型博客同移动通讯设备的完美结合。使用户发送的信息不仅能传送给个人,  相似文献   

4.
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用于信息分享、传播及获取的平台,它能实现信息的即时发布。近年来,微博作为一个互联网新贵异军突起,对网民的影响力甚至已经超越了曾经风靡一时的QQ、MSN、博客(Blog)等网络交流工具。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仅新浪微博的注册用户就已经突破了3亿。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日趋多元化,微博正一步步走进大众生活,并且渐渐成为人们赖以使用的沟通工具。然而,随着微博用户基数的不断增加,微博所构建的网络社交桥梁,其功能的表现性如何?  相似文献   

5.
何为博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客(BLOGGER)概念解释为网络出版(Web Publishing)、发表和张贴(Post——这个字当名词用时就是指张贴的文章)文章是个急速成长的网络活动,现在甚至出现了一个用来指称这种网络出版和发表文章的专有名词——Weblog或Blog。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Post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内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从对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有关公司、个人、构想的新闻到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都有。许多Blogs是个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发表,其他 Blogs则是一群人基于某个特定主题或共同利益领域的集体创作。Blog好像对网络传达的实时讯息。撰写这些 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或Blog writer。在网络上发表Blog的构想使于1998年,但到了2000年才真正开始流行。  相似文献   

6.
提起博客,一般的人很容易联想到的是“木子美”的性爱日记与“芙蓉姐姐”搔首弄姿的照片,但对于地产圈的人来说,他们更多想到的是“莲花山论剑”(搜房网的博客窗口)与地产博客网中那些精彩的论断与见解,在传统媒体中,人们是无法获取这些信息的。博客到底是什么?只怕能准确说出其意思的人不多。其实“博客”是英文单词的音译,它对应两种单词:一是blogger,指人;二是blog、web log或weblog(又译为网络日志),指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带有链接的出版方式,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它是继Email、BBS、ICQ(IM)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  相似文献   

7.
你博了吗?     
过去.许多人见面问:“你吃了吗?”现在,许多人见面问:“你博了吗?”博,即博客简称。随着网络普及。网民增多。网络生活越来越多占据了网民的时间。而开博客则成为众多网民必不可少的一种网络生活。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习惯正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博客时代来临。会给传统的工作生活方式带来哪些冲击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在Web2.0时代的互联网中,博客(Blog)早已成为最热门的关键词之一。自从方兴东将博客的感念引入中国,立刻获得网民们的追崇,吸引了极大的眼球,“博客”一词炙手可热。中文“博客”一词,源于英文单词Blog/Blogger。Blog,是WeBlog的简称。WeBlog,其实是Web和Log的组合词。  相似文献   

9.
旅游市场的博客推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企业利用博客营销是一种基于个人知识资源(包括思想、体验等表现形式)的网络信息传递形式,是随着博客产生后出现的一种新的营销手段。从它的内容提供上来说是一种专家式的营销,具有知识性、自主性和权威性的特征,再加上网络的传播速度使得这种形成得以迅速的运用。加拿大旅游公司Bay of Fundy推出了博客一个月后,  相似文献   

10.
齐昊 《活力》2013,(10):66-66
微博,即微博客(Micro 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分享、传播以及获取信息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2006年.博客技术的先驱埃文?威廉姆斯在美国旧金山推出的Twitter社交服务开启了微博时代的大门.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流工具,即刻火爆全球,掀起了互联网领域内的新浪潮,包括谷歌、雅虎、微软、戴尔、通用等在内的众多知名企业都将视线瞄向了微博服务市场。  相似文献   

11.
网络交流已成为高校师生课后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透过师生课后网络交流的现状,发现其给师生课后交流带来开放性、互动性、超时空性等优点的同时,也导致了高校师生课后情感交流缺失、认知交流窄化、现实交往能力退化以及交流不平等等问题。采取师生共建丰富的网络交流环境、均衡使用网络与现实两种交流方式、利用网络师生进行个性化的情感交流、教师学习与掌握多样化的网络交流技术等对策,能有效的解决存在的问题,保证师生课后网络交流健康的发展,促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师生交流文化。  相似文献   

12.
Blog在企业员工知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特别是企业员工知识的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需要引进新的管理方式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文章从Blog(博客)的特点出发,描述了Blog在企业员工知识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第五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今天在京开幕。一组数据得以曝光:2012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产出1935.49亿元,比2011年增长40.47%。其中网络期刊收入达10.83亿元,电子书达31亿元,数字报纸(不含手机报)达15.9亿元,博客40亿元。  相似文献   

14.
博客作为一种新的网络交流方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本文从博客在高校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深入分析制约博客应用于高校,发挥博客功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发展十分迅猛,我国网络用户和手机使用数量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已经跃居世界前列。新兴媒体的发展,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深刻影响,改变了当代青年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交流方式和凝聚方式。博客、qq、网络社区、微信吸引了大量青少年的参与和使用,新兴媒体已经成为新时期新青年交流、...  相似文献   

16.
《价值工程》2013,(24):185-186
近年来,网络博客、微博越来越普遍,逐渐成为网络交流的重要方式。本文主要介绍了网络博客、微博的信息组织方式,探讨了网络博客、微博信息质量的分析原则。  相似文献   

17.
杨帆 《活力》2011,(2):140-140
信息交流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现象,是人与人相互作用与联系的一种方式。它是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上的认知主体之间相互交换信息的过程。语言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交流工具。网络全新的交流环境与独特的传播方式.造就了具有鲜明个性的网络用语。网络刖语是人们在互联网上广泛应用于信息交流传播的一套信息符号,它的存在和发展对信息交流和传播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王晓莉 《活力》2013,(15):101-101
网络文学出版、网络杂志出版、网络报纸出版、博客出版等网络出版主要形式日渐成熟。各大网站的读书频道为普通人提供了创作平台和作品出版的机会。出版不再是某些组织的特权,而成为每个人的权利。网络出版在发展的过程也存在很多问题,其中著作权问题是网络出版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经营者》2006,(8):4-4
随着博客用户数量的持续增长,博客已经成为一种网络营销工具。博客作为网络营销工具具有五大特点。与其他网络营销工具相比,博客的特点为:首先,博客是一个信息发布和传递的工具;第二,博客与企业网站相比,博客文章的内容题材和发布方式更为灵活;第三、与门户网站发布广告和新闻相比,博客传播具有更大的自主性;第四、与供求信息平台的信息发布方式相比,博客的信息量更大;第五、与论坛营销的信息发布方式相比,博客文章显得更正式,可信度更高。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SNS脱颖而出,成为了继E-mail(电子邮件)、BBS(论坛)、IM(即时通讯)、Blog(博客)之后的又一种受网络用户追捧的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堪称当前网络中最受人瞩目的焦点之一。高校是网络先进技术播撒种子最为普遍和繁盛的土地之一,伴随着SNS网络时代的来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是面临着全新的要求和挑战。笔者以校园SNS为例,对思想教育在网络时代的开展进行一番解读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