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官一断块位于孔东断层下降盘,在开发中由于存在着构造落实程度低,油层动用程度低,注采井网不完善,油水井井况变差等诸多原因,导致该断块的层间矛盾突出,治理难度加大。通过对地层的综合研究,不断完善注采井网,提高水驱控制程度和油层动用程度,从而提高官一断块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2.
张晋芳 《化工管理》2013,(10):134-134
针对低渗单元因油层渗透性低,构造复杂,储层连通差低,压力传导较慢,从而使注水井启动压力不断增加,注水难度增加的现状,通过加强低渗油藏分析,强化注采井网完善,加大攻欠增注配套技术应用,提高水驱储量控制及动用程度,提高地层能量,实现低渗透油田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3.
随着塞160油藏开发时间的延长,油井关停数量逐年增加,井筒管杆、套管老化严重,实际生产中关停的油水井如不能得到有效的管理、治理,会造成油田资产浪费,并产生一定的安全环保风险;同时,采油井的关停造成塞160油藏储量动用变差。长关井潜力挖潜在可增产的同时能提高油藏储量动用程度,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是老油田稳产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塞160油藏油井长关现状分类调查,根据油井长关原因,通过油井侧钻、注采调整、注水井调剖、补孔复产等技术手段,使长关井复产增油,提高油井利用率及油藏储量动用程度。  相似文献   

4.
低渗透油藏在实际开发中多采用水力压裂方式进行储层改造。在实际开发中考虑压裂裂缝延伸方位及注采对应关系,初期采用五点法井网,但五点法井网在开发中存在水井间滞留油无法动用的问题,因此本文以东辛油田营11块北区为例探讨了初期采用反七点井网挖掘注水井间滞留油,后期转五点法井网注水开发的可行性。达到促进低渗透油藏均衡水驱开发、提高储量动用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以汪家屯气田扶杨油层气藏为例,汪家屯气田在开发过程中反映出储量动用程度低、气井稳产期短、产量递减快、开发动态与地质认识不符等问题,为了增加储量动用程度,提高采收率,开展了气藏地质再认识,包括重新进行地层对比、三维地震构造解释、储层预测研究。进行气井动态特征研究,对气井进行产能评价,计算单井井控动态储量,分析井间连通关系,从而评价气藏井网适应性,明确气藏剩余潜力分布及大小,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气藏开发调整方案,通过部署加密井、老井压裂改造、补孔、堵水、增压开采等措施,明显改善了气藏开发效果,探索出复杂断块气藏持续高速开发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石油勘探和开发程度的延深,低渗透油田储量所占的比例愈来愈大,低产井愈来愈多,目前镇原油田低产井占总井数的三分之一,如何提高低产油井产能,形成有效的治理技术,是进一步保证稳产、提高油藏开发水平、保障油田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本文主要针对镇原油田低产井的生产特点,分析低产井分布规律、主控因素,并对低产井进行分类,通过井网优化、注水技术政策优化、储层改造措施等手段提高单井产能,实现提高储量动用程度的目的,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7.
杜84块兴Ⅰ双水平SAGD先导试验区共有SAGD井组四个。目前,井组的主要问题是操作压力低,热连通差,导致蒸汽腔外溢严重。针对井组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试验证明,在兴ⅠSAGD井组外溢区,实施水平井注蒸汽+非凝析气体,能够提高SAGD蒸汽腔的操作压力,达到提高油井生产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中原油田黄河南外围低品位油藏属于低渗复杂-极复杂断块油藏,累计探明地质储量1928.51× 104t,动用地质储量1222.1×104t,地质采出程度2.87%,水驱控制、动用程度仅为7.56%、3.67%,开发动用效果较差.如何提高油田开发效果,是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杜84块兴Ⅵ油层平43~兴平50井组从2006年实施SAGD开发,到目前已经进入到SAGD开发的中后期,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蒸汽腔发育动用不均和油汽比低,井间剩余油未被驱替完全。经研究论证,注非凝析气体,可以改善这两个问题。文章对注入烟道气后的生产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烟道气替代氮气辅助SAGD开发是可行的,能有效降低蒸汽腔热损失,提高油藏采收率和油气比,延长SAGD生产时间。同时,烟道气的减排利用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由于诸多原因必然产生大量的低产低效井。低产低效井不仅使油田注采对应状况变差、储量动用不均衡,而且还会直接影响油田生产和采收率的提高。文章利用盈亏平衡原理给出了低产低效井的定义以及判别方法。卫星油田现场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现场的工作效率和选出低产低效井的客观性、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W油田A井区潜42下油组砂体注入水单向突进,主流线井暴性水淹,侧缘井长期注水不见效,水驱效果差,另受井损影响,井网破坏严重,井网对储量的控制程度降低,导致注采调整困难,开发效果变差,通过对地质特征再认识、精细小层对比,精细构造研究,进行储量复算,研究注水推进方向、压裂裂缝方向、摸清剩余油分布规律,认清合理井网井距等合理开发对策,依靠钻新井、转注等措施手段挖潜剩余油,最终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辽河油田利用水平井技术,重新开发长期处于濒临停产的低速低效油田—新海27块的二次开发试验及推广应用过程。该区块属于层边底水构造的低含油饱和度油藏,利用水平井开发,通过采取水平井高效注汽、合理的机泵配套举升工艺技术、电热杆加热降黏、水平井堵水和酸化解堵等方式,以及控制生产压差等措施,有效地抑制了底水锥进和产层出砂,降低了区块的综合含水,提高了油田采油速度,改善了开发效果,提高了储量动用程度及采收率。  相似文献   

13.
随着油田开发难度的逐年增大,稠油注汽开发吨油生产成本逐年上升,开发质量效果呈一定下降趋势,提高油田稠油注汽开发质量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为切实提高稠油开发水平,运用数模技术,通过优化注汽参数、改善注汽效果,优化注汽方式,有效抑制汽窜,优化合理井网井距、增加热受效储量,优化空心杆掺水工艺、提高油井产量等一系列的优化措施,使油田的稠油油藏的得到了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4.
海1块为普通稠油注水开发油藏,按照总体上按一套层系、在构造高部位的局部地区分两套层系开发的原则,划分出分采区、进行细分层系全面注水调整,使分采区内水驱储量动用程度、采出程度等指标明显高于全块开发水平。通过对分采区开发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对分采区水驱采收率进行预测及研究分采区扩大、调整的可行性,明确了分采区适合内部调整、提高注水井分注级别等工作方向,为进一步改善区块水驱效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沈630-H1321井的钻探施工直接关系到沈630井区太古界储层储量进一步开发部署动用程度。该井为分支水平井,目的层为太古界,具有投资大、施工风险大、施工周期长等特点,本文根据本区块特点,做好事故与复杂情况的预防工作,应用新技术快速钻井,安全快速优质的完成本井施工。  相似文献   

16.
大庆油田加密调整井压裂改造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针对大庆油田加密调整井压裂改造难点,研究裂缝参数优化、水平缝脱砂压裂、限流法优化布孔细分压裂改造、保护薄隔层压裂和适合高破裂压力储层改造的55MPa多层压裂管柱等压裂改造配套技术。现场应用证明:该配套技术为提高加密调整井薄差层的储量动用程度及改善压裂效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对大庆油田高水平、高效益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特低渗透砂砾岩油藏储层厚度大、物性差、储量动用率低、采收率低的问题,采用长井段水平井分段压裂开发方式,最大程度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针对纵向多层水平井的部署,通过压裂裂缝立体缝网优化,既实现对储量控制的最大化,又降低压裂裂缝窜通风险。  相似文献   

18.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开发目前已进入氮气驱阶段。传统注水、堵水等开发技术存在剩余油动用盲区,随着研究深入,运用单井注氮气技术可有效动用井周阁楼型剩余油,为提升开发效果,亟需建立单井注氮气选井原则,同时开展注气过程中的注气参数、伴水量参数、焖井时间参数及开井生产参数等方面的优化调整,本文将重点阐述以上技术形成过程及在现场应用取得的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赵轶 《化工管理》2023,(23):77-79
超稠油Ⅲ类油藏已成为风城油田SAGD开发的主力接替区块,历经3年的攻关归纳形成了适用于超稠油Ⅲ类油藏SAGD的改善开发效果技术对策。通过储层分类评价方法,明确了Ⅲ类油藏SAGD主要影响指标,运用汽腔监测手段准确描述汽腔发育动态,揭示汽腔发育规律。同时结合井组生产动态,实施形成了“暂堵调剖”“复合吞吐”等针对性增产提效措施,水平段动用程度增幅达到21%,提升了井组产油水平及开发效益。为该类油藏开发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SAGD后续接替产能方案部署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0.
从地质因素和开发因素等方面研究了特低渗透油藏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结果表明:影响特低渗透油藏剩余油分布的地质因素主要有孔喉半径小、储层非均质性、裂缝、敏感性等,开发因素主要有工作制度、注采井网及注入水质等;提出了五点法井网调整完善注采关系、混相驱等降低界面压力、注水方式调整提高井间动用程度、改善水质降低污染等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