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危机、新自由主义与中国的道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愈演愈烈的世界性金融经济危机正在成为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即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或新自由主义发展阶段的一次总危机,危机事实上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的终结。应对这场危机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基本制度、保障社会公平、加强宏观调控、实现自主发展,赋予中国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以新的活力和创造力,把严峻的危机转化成为前进的动力和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2.
新自由主义从本质上说是国际金融资本统治下的殖民主义化道路,是适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转变要求的理论思潮、思想体系和政策主张。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新自由主义所作研究的综合阐述,得出中国不能走新自由主义的改革道路,新自由主义道路只会导致国家发展缓慢甚至衰败,中国学者要始终运用马克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探讨新自由主义,才能使提出的理论、观点经得起实践的考验,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作出应有的贡献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世界经济依然笼罩在由美国发起的席卷全球的经济衰退中。当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来临时,人们将危机的根源归咎于金融市场的过渡开放和自由以及政府监管失效,甚至反思“新自由主义”在西方的适用性。然而,中国却保持强劲的经济增长态势,人们难免会重新审视这个特殊经济体制的国家是如何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动力和希望。主要阐述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是如何批判地借鉴西方新自由主义政策,以及分析中国的改革模式的利弊。  相似文献   

4.
吴宏放 《经济师》1999,(10):8-10
中国50 年社会主义的基本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伟大创造的实践。文章从社会主义理论内涵、物质基础、实践层面、发展空间、价值取向等五个方面论证了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的新拓展  相似文献   

5.
新自由主义与中国改革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自由主义作为西方经济理论中的一大基本思潮,在当代有着广泛的影响。秩序论和动力论,以及私有化,非调控化和市场化是新自由主义的核心内容。本文对新自由主义的基本观点作了全面的评析,指出了秩序论,动力论和私有化观点的理论缺陷。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经济发展选择的市场化和所有制改革路径进行了分析,论证了这一改革路径所体现的两大特点是符合实际的,是具有高绩效的。  相似文献   

6.
新自由主义是现代资产阶级右翼的意识形态,它一方面是西方国家诱导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的理论武器,另一方面是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推行新殖民主义的理论武器。新自由主义兴起的原因在于凯恩斯主义失灵、经济全球化等。要警惕新自由主义蔓延及对我国改革事业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陈诚 《时代经贸》2010,(18):54-54
2007年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与新自由主义有着脱不开的干系。以崇尚市场、反对干预等位主要特征的新自由主义,造成了美国金融市场缺乏监管、个人消费过渡膨胀,从而酿成了被刺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8.
2007年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与新自由主义有着脱不开的干系.以崇尚市场、反对干预等位主要特征的新自由主义,造成了美国金融市场缺乏监管、个人消费过渡膨胀,从而酿成7被刺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9.
中国自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迈开了改革开放的步伐,从此走进了新时代。新自由主义是这段时期西方的一种思潮,其理论思维和实践模式,不可避免地对中国的改革发展产生了影响,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既有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面,也有不适合的一面。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之际,我们当立足中国国情,把握改革发展的价值取向;放眼全球,放眼世界。科学对待两个层面的自由主义;面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的改革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看新自由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自由主义否定马克思主义,主张意识形态多元化,不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反对社会主义,不利于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张资本主义全球化和主权无意义论,不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采取政治上的保守主义,不利于形成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解构社会运行的道德基础,不利于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新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排除新自由主义的干扰。  相似文献   

11.
"华盛顿共识"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向许多发展中国家及经济转轨国家硬性推出的一套经济改革政策;"华盛顿共识"在其推行国的失败揭示了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对发展中国家的危害,也给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前车之鉴和启示。各国在选择发展道路时,必须根据各国具体的国情,走自己的路。对于我国来说,则是要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2.
李俊 《经济师》2014,(8):46-47
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当代中国新自由主义产生的理论背景、实质及危害,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自由主义思潮的经济哲学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重要代表人物哈耶克与弗里德曼等人都以其经济学认识论与方法论而著称。在哈耶克的自发秩序原理和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理论中,个体人的自由行动构成为最基本的概念范畴,进而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体制下促成了资本主义的繁荣发展。随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及其全球化资本主义的盛行,其反思与批判成为了现代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议题,并对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发展具有重要比较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全球经济危机看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全球经济危机是新自由主义思潮广泛影响的一个体现。新自由主义不仅是一种经济思潮,而且是一种政治思潮与社会思潮。该思潮对当代中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鼓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过时论;抨击集体主义,鼓吹个人主义;抨击社会主义公有制,鼓吹私有化;抨击民族主义,鼓吹经济全球化。我们应以科学发展观对待新自由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15.
新自由主义以社会进步的名义粉饰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物质不平等,市场社会主义者对这一荒谬的平等观给予了深刻批判,揭露了其背后的阶级本质,并指出悬殊的贫富差距不仅是对平等的威胁,更成为自由的桎梏,严重阻碍了社会进步;而贫穷和失业作为资本逻辑的副产品,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难以根除。基于此,市场社会主义所建构的资本主义替代方案不仅追求机会平等,也极力纠正物质不平等。然而,由于缺乏可行的实现路径,市场社会主义的这一平等蓝图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理论乌托邦。  相似文献   

16.
如何看待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看法存在很大分歧。本文认为,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与政治化的新自由主义———“华盛顿共识”之间虽然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二者存在本质的差别,“华盛顿共识”本质上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推行世界霸权主义的工具,因此我们必须坚决抵制;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主要是为适应解决西方国家经济问题、推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和不断发展的,因此其中必然存在可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借鉴之处。但在借鉴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过程中,必须持批判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新老自由主义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自由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与古典自由主义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新自由主义的“新”意味着不同于亚当·斯密创始的古典的或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经济自由主义。实质上,新自由主义是“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说的更新,是它的更为极端的翻版。新自由主义本质上不过就是一种比较精致的新权威主义,并且已经具有了某种国际扩张性政治权利的形式。对于新自由主义的认识和利用必须要持谨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19.
一、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实质和核心内容新自由主义是一个包括众多学派的思想和理论体系。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新自由主义主要是指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广义新自由主义,除了以哈耶克为代表的伦敦学派以外,还包括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以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和以拉弗为代表的供给学派。其中,伦敦学派、货币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最为典型,也最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现代化不可能是西方现代化的“翻版”。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格局,相应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会有守正和创新。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体现人民至上的理念,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中国所要推进的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不能没有必要的增长速度。进入新发展阶段,推进现代化建设需要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不仅是应对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的格局,也是应对逆全球化的格局。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其必要路径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新发展阶段推进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坚持深化改革开放,还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由此创新的现代化道路可称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守正创新。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现代化需要由理念到发展道路的转化,由此形成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表现为:现代化的创新发展之路;现代化的协调发展之路;现代化的绿色发展之路;现代化的开放发展之路;现代化的共享发展之路;以及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就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和拓展,是发展中大国特有的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