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这是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准则。在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前提下,应明确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的规划和用途管制只是为了弥补市场的缺陷或矫正市场失灵,而规划和用途管制也要尊重市场规律。要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推进城乡统一、公平有序的土地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2.
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难点从近期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或者说难点问题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大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深化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等。二是需要进一步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尤其是加快资本市场要素市场建设。三是要健全宏观调控体系,通过公共财政体制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继续深化金融机构改革,健全资本市场,完善政府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难题是政府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地位相对矛盾,既要承担主导经济体制改革的重任,又要进行全面的自我转型。这样一个相对矛盾的历史使命的完成,需要改革经验的逐步积累。从改革开放一开始,中国政府就在自觉地努力转变政府职能。但是,从20世纪后期进行的改革开放毕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初级阶段,需要政府更多地发挥主导经济体制改革的重任。从本世纪开始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坚持政府主导经济改革作用的同时,政府的自我转型逐渐成为改革本身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深化政府改革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桂萍 《生产力研究》2006,3(12):116-118
政府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既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决定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关键。因此,客观评价政府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互动作用,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贯彻科学发展观奠定了坚实的体制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正是因为我国以前还不是市场为主导的经济,而是政府为主导的经济。"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和发展实践的内在要求,就是要让市场机制起决定性作用,作为改革的最后落脚点,着力转变政府角色,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为此,对"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必须进行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6.
韩桂五  要真 《经济师》1995,(9):26-27
试谈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韩桂五,要真,宋红(一)增强企业活力仍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我国当前深化和完善经济体制改革,重点是深化企业改革和健全宏观调控体系。这是过去治理整顿结转过来的工程,也是今后若干年内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难点和重点。继续深化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7.
一、会计委派制违背了现代企业制度,与转变政府职能相矛盾 会计体制改革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宗旨相吻合,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尽快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是现代企业必须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而会计委派制是一种政府管理职能在企业中的延伸,不可避免地会干预企业自主的财政,影响企业决策权的顺利实施,从而割裂了会计与企业间的天然血缘关系,与现代企业制度相违背,与政企分开、间接管理的改革方向背道而驰,与精简机构、提高效率的政府改革方向相矛盾.  相似文献   

8.
小型企业的改革方向──股份合作制陈平,朱生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进程,就必须使企业通过理顺产权关系,实行政企职责分开,落实企业自主权,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  相似文献   

9.
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体制改革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还存在很多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金融一体化的日益加深,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思路就在于加快国有银行商业化进程、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加快推进利汇率改革和积极防范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0.
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S,肖和罗纳德·I·麦金农在金融深化理论中指出,许多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落后和经济欠发达的症结在于政府过度控制金融操作。金融深化是指发展中国家放弃利率限制和信贷配给等金融管制政策,发挥金融体系引导社会储蓄和进行生产性投资的功能,以推动经济增长,同时使金融体系自身也获得发展的过程。由于从表面上看,政府每一次放松管制,金融深化才迈前一步,许多人认为金融深化进程掌握在政府手中。本文通过分析金融创新在金融深化中的作用,提出创新是决定金融深化进程的关键因素。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创…  相似文献   

11.
姚刚 《资本市场》2013,(4):12-14
新股发行体制的改革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发行新股上市是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第一步,发行监管体制是直接融资当中的个重要环节。在中国资本市场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发行监管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推进的每一步,都是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资本市场改革的整体进程密切相连的。  相似文献   

12.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的重大决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推动必不可少,还要实施相互配合的五项政策,即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落实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去产能、让僵尸企业退出市场,因此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使国有企业改革任务更显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全面深化经济改革的最紧迫任务,但不能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代替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相反,要着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推进政府转型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体现。最近,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强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我国情况而言,政府转型既是经济改革的深化,也是新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起点。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尊重市场规律的关键是要政府不能无限界定自身功能、不能认为什么事情都能解决好、不能把什么事情都看作自己的能力高于市场。政府不取代市场实际上就是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是由现代经济发展高度社会化、整体性的特征决定的,政府有能力、有优势解决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目标是使政府和市场这两种调节经济活动的基本力量共同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当前通货紧缩问题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7年以来,我国进入了本轮经济周期中的通货紧缩阶段。国家为治理通缩虽采取了一系列财政与货币政策措施,但其效果却不尽理想。究其根源,主要在于当前的通货紧缩是发生在中国渐进式增量改革进程当中的增长型通货紧缩,促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改革过程中的体制性压抑。因此,中国经济要彻底走出低谷,光靠宏观政策是不够的,还要继续深化体制改革,着眼于政策与体制的联动。  相似文献   

16.
一、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工程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企业改革始终是中心环节,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配套推进相关体制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突破口。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以资产为核心的生产要素市场,以至理顺政企关系,改变和完善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方式,都会发挥连带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杨旭  李竣 《经济学家》2023,(1):98-108
本文从政府治理视角审视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按照经济体制改革和治理模式演进的逻辑,分析不同经济体制下供销合作社承担的组织角色,以及不同治理模式下取得的改革成效,进而探讨持续深化改革的意义和方向。研究认为,供销合作社是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的有效实现形式,服务国家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坚持为农服务、参与市场调控等,是其必须要坚持的改革内核,要通过优化供销合作社经济职能,更好发挥公有制经济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8.
郑翎 《发展研究》2007,(4):63-65
一、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必要性 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 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要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效嫁接,重要的就是使国有企业形成适应市场运行的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9.
<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六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经济体制改革具有基础性地位,发挥着对各领域改革的牵引作用。2015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要把握好这条主线,对于混合所有制改革、政府与市场关系、开放经济新体制等经济改革的核心与关键问题,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根本依据做出解读,明确并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指导地位,确保  相似文献   

20.
2005年我国将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努力消除制约经济健康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要把深化改革作为当前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的根本措施,作为解决经济运行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治本之策。要继续加强对改革工作的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对有关部门为主推进的改革,要主动配合,加强协作。对由发改委牵头的改革,力争在一些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 一、加快垄断行业管理体制改革步伐 要完善电信、电力、民航等行业改革措施,扩大市场准人范围,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及措施,适时出台邮政体制改革方案,抓紧制定铁路体制改革方案,完善烟草行业管理体制,推进供水、供气等城市公用事业的市场化进程,加强对垄断行业和垄断行为的监管及法律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