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7 毫秒
1.
郭宣辉 《现代经济》2009,8(5):100-101
金融监管关系到一个国家的金融稳定。从信息不对称、金融主体的非理性、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性的角度看,我们可知金融监管的必要性。联系我国目前金融监管体系存在很多缺陷,提出了改善金融监管方式、完善法律制度、加强信息披露是建立有效监管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我国金融监管的制度稀缺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制度本身是一种稀缺资源,好的制度具备信息、降低交易成本、激励和约束四大功能。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制度稀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而当前我国的银行风险很大程度上是监管制度短缺性风险。本文对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创新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从建立风险性监管制度、激励型监管制度、规范监管操作和监管行为、建立金融监管的再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监管制度创新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信息不对称与我国金融监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高金融监管效率,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我国金融业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总的来说,我国金融监管效率不高,导致我国金融监管效率低下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金融监管机构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是导致我国金融业监管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本主要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分析目前我国金融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减轻信息不对称对金融监管的影响,提高监管效率,防范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有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金融监管法律制度不够健全、金融监管目标与内容及方式存在缺陷、缺乏信息共享机制和统一协调机制以及忽视对金融消费者利益的保护。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应该坚持宏观审慎监管原则,建立统一协调的金融监管机构。  相似文献   

5.
我国金融监管的主管机关是中国人民银行,从其监管的已有内容看,特别是与各发达国家的监管内容立法相比,尚存在着内容不完善、重点不明确等问题,已不能适应金融监管的新形势。目前,立法应着重机构设置和业务范围的审批管理,强化以风险监管为核心的相关监管制度的完善,完善中央银行内部管理体制以达到职责分明、高效率的目标,构建完善的金融机构退出和危机管理体系,建立并完善金融机构的行业自律体系。  相似文献   

6.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体系整体稳定普遍受到欧美发达国家重视,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强化中央银行的金融稳定和金融监管职能。在空间维度上,英美、欧盟以及日韩等主要发达国家和经济体基于对中央银行定位的不同认识,基于金融业经营模式和发展阶段的差异,基于对金融监管目标的不同理解,同时也受到政治力量的驱使,形成不同的监管体制。本文在分析世界金融监管体制新变化的基础上,从不同层面提出了加快向统一监管体制推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美国金融监管制度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美国金融监管制度历史演进的基础上,阐述了美国现行伞形监管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评析了美国本轮金融监管制度改革方案的核心内容,指出了本轮美国金融监管制度改革对我国的启示。认为本轮美国金融监管制度改革将对全球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产生广泛影响。当前我国应尽快建立一元金融监管体制以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监管以保护消费者利益;转变金融监管方式,正确处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同时,我国还应加强国际监管协作,共同防范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自由化、全球化的发展,金融混业经营以其特有的高效率性成为发展趋势,金融监管体制也相应地发生了变革,国际金融监管体制向统一监管方向发展。2003年4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银行监管职能从人民银行分离出来,中国分业监管的框架逐步得到完善。但是,我国现行监管体制还存在各监管机构之间相互制约、管理不协调、难以保证信息共享等实际问题,为此,要在借鉴各国金融监管体制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完善监管立法,逐步实行统一监管,提高金融监管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9.
金融监管任务的日益艰巨与金融监管的综合素质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制约着我国金融监管工作的发展。本文试图构建适合我国金融监管需要监管员等级制度,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金融监管不力、监管效率低下的问题。全文从监管员等级制度的内涵入手,将监管员划分为助理监管员、监管员、高级监管员三个等级,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以考虑考核制度、岗位培训制度、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必要约束机制为一体的等级监管员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为应对金融业快速发展,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与有效性,欧盟国家普遍进行了金融监管结构改革,形成了结构明晰、分工明确、协调合作、适应金融业发展的新型监管结构。从目前的情况看,欧盟的金融监管框架实际上有两个层次上的含义,即成员国一级的金融监管和联盟一级的金融监管。我国现行的分业监管模式所蕴含的问题日益显现,如重复监管和监管真空并存、三大金融监管机构协调性不足、金融创新的发展受到抑制等。借鉴欧盟金融监管的改革经验,我们得到以下启示:实施混业监管还是分业监管要依据一国金融发展的实际水平来决定;同时,我国应加快金融法制建设,并使监管规定尽量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  相似文献   

11.
金融监管制度改革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在意识理念、监管模式及制度完善方面存在弊端,这些弊端存在的深层次原因既有前提性、现实性原因,也有关键性、根本性原因。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监管制度改革应重塑金融监管理念,确立金融监管主体,完善监管制度体系,加强金融监管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2.
我国即将加入WTO,面对全面对外开放和竞争的新形势,人民银行必须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建立科学高效的金融监管体系,有赖于提高监管人员素质,掌握监管报告写作方法十分必要。本对监管报告写作的任务、意义、数据信息来源、编辑程序及内容结构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2004年初以来,我国金融业"一行三会"的监管体制逐步形成,并完成了立法以及机构设置等基础工作."一行三会"的监管格局符合当时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要求,也借鉴了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对我国金融业监管无疑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经过近两年来的工作实践,基层金融监管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国际上混业经营已成为趋势,但是,我国仍然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监管模式,这是与我国的国情相关。从我国金融业发展的现状看,混业经营的趋势日益明显,特别是跨业经营和交叉性金融工具的使用等对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提出了新的挑战。在遵守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前提下,认识现阶段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探讨应对之策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交易费用理论揭示,制度变迁的动力在于节约交易费用。用交易费用解析金融监管制度,可以发现,金融监管制度改变了金融交易行为集,降低了金融交易费用,促进了金融交易规模扩大。我国1977年以前"大一统"的金融体制下,设立金融监管不能降低交易费用,因而,没有金融监管是合理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监管从集中到分业监管的变迁,节约了金融交易费用,促进了金融业的繁荣发展。未来我国的分业金融监管将逐步走向统一监管,但是,现阶段选择协调监管更有效。  相似文献   

16.
通过总结既有理论提出一种衡量金融监管有效性的新的方法——金融监管指数分析方法,并基于这种方法对中国金融监管的有效性进行总体的衡量和判断.研究认为,2000年~2009年,中国的金融监管指数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中国的金融监管水平是在不断提升的.总体来说,目前分业监管组织架构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但随着金融业的发展,我国应该逐步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同时加强对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并在金融监管发展的过程中,注重金融安全性和效率性的平衡.  相似文献   

17.
以加入 WTO为契机 ,对于我国金融监管体制 ,从监管环境、监管现状和监管对策三个方面入手 ,着重分析了目前国际金融业经营与监管的趋势以及我国金融监管中存在的一些弊病 ,同时提出了完善改进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若干建议 ,以期进一步健全我国金融服务体系 ,促进我国金融现代化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沿革,总结了在前一段时期银行监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银监会在今后提高监管效率方面应做的工作,并结合一些发达国家有关银行监管的成功经验和本国实际对我国银行监管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交易费用理论揭示,制度变迁的动力在于节约交易费用。用交易费用解析金融监管制度,可以发现,金融监管制度改变了金融交易行为集,降低了金融交易费用,促进了金融交易规模扩大。我国1977年以前“大一统”的金融体制下,设立金融监管不能降低交易费用,因而,没有金融监管是合理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监管从集中到分业监管的变迁,节约了金融交易费用,促进了金融业的繁荣发展。未来我国的分业金融监管将逐步走向统一监管,但是,现阶段选择协调监管更有效。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我国金融监管的有效性,金融监管的理念要向重视成本与收益的方向转变;金融监管的重点应由合规性监管向风险性监管转变;金融监管的手段应由标准化监管向相机选择监管转变;金融监管的依据应由人治向法治转变;金融监管的主体应由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转变;金融监管的模式应由外部监管向内部控制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