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在现代新闻事业中体育新闻摄影越来越彰显其重要作用,新闻性、思想性、真实性、时效性、形象性集体育新闻摄影于一身,能将新闻主体的情感浓缩在画面之中,给人以简洁、震撼的效果,有一图胜千言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笔者和宁志超先生是多年的挚友,虽然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但逢年过节,总能收到以他自己的摄影作品所制作的年历片,还总会收到由他主编的摄影专辑。每每看到他那些充满激情、充满美好、充满创意、充满遐想,给人以视觉享受的作品时,内心总会有一种冲动,也一直有个念想,想把宁志超先生对摄影艺术的那份酷爱和执着,介绍给摄影界的同行,让大家共同分享摄影天地的那份快乐。  相似文献   

3.
周妍  王默根 《商》2013,(1):259-259
蒙太奇不仅可以应用于电影领域,还能在招贴设计中应用。在招贴设计中摄影元素往往占据着画面的大部空间,所以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探寻一种在招贴设计中对摄影元素的特殊组接方法,能够更深刻的表现设计者的设计意图。  相似文献   

4.
张德余 《中国报业》2014,(13):10-10
留白就是留有空白。留白在艺术表现中,体现为一种画面的布局章法。摄影中的留白是借用中国画中留白的概念,更多表现为一种取舍,即如何使画面看上去更加简洁有力,富有意境。也就是说,摄影做得更多的是一种减法,留有一定的空白,或者大片均匀的物体,以便将画面中许多干扰因素剔除出去,使主题更加醒目。  相似文献   

5.
王伟 《中国商界:上半月》2011,(10):263-263,255
“留白”是表现中国画空间感、艺术感的重要手段和技巧。利用形态各异的空白来扩展可视形象之外的艺术意韵,是中国画形式美中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方法,这正是中国绘画艺术表达的一个显著特征。“留白”,不仅能有效地突出画面的主体,同时也能引发不尽的联想,丰富扩大画面的意境。在中国画家的眼里,“白”不是“空无一物”的白纸,它本身也是画中的形象与空间,它以没有具体笔墨的虚的形式出现,但也蕴含着实体形象的意味,而且能够超越实体。它所体现的意象是和画面中其他相关的“实象”紧密相关。而‘白’的实际意味是需要与之相关的‘实’来对比暗示,空白才能给人以无尽的感觉,才能使观者以想象力去丰富它。“留白”是一种艺术的含蓄表达,是一种深邃的意境,也是一种艺术追求。留白的“无”是为了“有”,为了“多”,为了满足对无限空间意境的追求.以“无形”来体现“有形”.正如“此时无声胜有声”.意韵不尽.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6.
空间尺度和建筑规模成比例协调,景观设计和空间氛围呼应融合……建筑师在三维空间中解构商业地产,用尺规图距勾勒出一幅美好画面:购物空间有开有合,园林景观巧饰其间,店铺排布错落有致,人流物流动态延伸。  相似文献   

7.
全球闻名的主题乐园——迪斯尼以米老鼠、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等生动的童话人物形象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美丽的童话给人以美好的向往,但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还在于迪斯尼的主旨一一生产快乐。迪斯尼员工的高素质和高服务水平,赢得了游客的青睐,并且获得了一批又一批的忠诚顾客。  相似文献   

8.
渣打银行的这幅平面广告主题诉求简单明了,用眼球与相机的镜头作为整个画面的主要元素,画面把这两个元素的很有创意的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相似文献   

9.
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一副副文佳字妙的楹联,使名胜古迹熠熠生辉.有些楹联中用了许多数字,对仗工整,排列整齐,使联句所描绘的湖光山色细致生动,给人以如置画中的感觉,并且读起来琅琅上口,久志不忘.如杭州三潭印月联:"三面湖光,四周山色;一帘松翠,十里荷香."济南大明湖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春色半城湖."把三潭印月、大明湖的景色和周围的环境溶为一体,构成一幅优美的画面,给人以十分清新的感觉.  相似文献   

10.
命名的魅力     
一个企业、一种商品,其名称如果取得好,本身就可以产生一种魅力。企业名称是能给人以突出印象的一种企业标识。大众传播学专家建议企业在取名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企业名称是否反映了企业的产品和服务? ——打电话时,企业名称是否容易发音,容易  相似文献   

11.
《商界》2005,(1):84-84
本产品将动态程序的一幅画面定格分解制作成若干单幅静止画面.并以路牌、灯箱为载体延伸排列起来。如一段横向排列展开的电影胶片。在每幅单个画面前面安装“滤光屏”,  相似文献   

12.
线勤 《中国报业》2014,(21):12-12
今年6月22日,俄罗斯在纪念卫国战争爆发73周年仪式上,普京向烈士墓献花以表举国哀悼之情。《纪念》画面看似普通,但构图、布局却很讲究,一个个士兵持枪伫立的“垂线”与一排大檐帽构成的“斜线”,以及若明若暗的墓边沿短线形成的“平行”线,营造了深邃的空间纵深感,加之画面虚实对比,突出了重点新闻人物——普京这个影像焦点。  相似文献   

13.
《品牌》2014,(10)
意境美是艺术作品中的重要因素,是中国传统美学的范畴,更是中国绘画的精髓,学会营造画面意境,对众多艺术表现有很大的影响。作者心灵的真实写照完全寄托于画面的意境之中,能否使欣赏者在欣赏作品时产生一种内心的共鸣,这就是写意山水画所追求的最高标准。本文通过对北宋山水画意境美内涵的分析,研究北宋时期山水画构图审美形式方面的变化,突出北宋山水画在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论述北宋时期山水画作品的意境美。我国北宋时期的山水画从不同层面上极力营造意境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4.
薛凌 《商》2014,(17):63-63
摄影艺术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它以照相机与感光材料为承载并通过画面构图、影调以及光线处理等手段来丰富艺术形象并以此来表达艺术内涵。在摄影发展前期会摄影被定义为精确复制,这种定义忽视了摄影的艺术性,这显然是不够客观的。一幅好的摄影作品不仅仅需要准确地捕捉图像信息,还要以将其中的艺术感以及内涵表现出来,从而让欣赏者能够发觉并达到精神上的共鸣。本文对摄影的表现性艺术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对应的观点,供以参考。  相似文献   

15.
横向思维是与纵向思维互补、对立的思维方法。横向思维的具体形式有间接中的、绕道而行、以退为进和以进为退等几种类型。横向思维在经营管理中的有显著的创新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记录     
从会写字的那天起,父亲就教我如何写日记。刚开始时感觉是一种负担和压力,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日记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随手翻阅曾经的日记,其中天气的阴晴、生活的喜怒哀乐、工作的成功与失败,一幕幕生动的画面仿佛映在眼前。对比今天的工作与生活,不免有几分感慨:记录今天是为了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17.
《浙商》2009,(16):98-99
人类在地球上存在的方式就是居住,人们一直在追求着居住的最高境界:和谐的建筑与环境的融合与交流。美好的建筑与环境,会给人以莫大的触动与欣喜。  相似文献   

18.
在战争和自然灾害的报道中,呈现出的更多是极具艺术性的摄影作品,表现血腥惨烈的照片逐渐减少。在画面技巧、创作观念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新闻摄影都表现出其艺术性特点增强的倾向,呈现出与传统的客观记录不同的面貌。新闻摄影作品作为大众传播活动中的重要的内容之一,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其艺术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琳 《光彩》2010,(5):31-31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而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呢?上海世博会法国馆设计者雅克·费里埃一语中的:"找出让这些毫无生活质量、以疯狂的节奏物质化的地区转型的方法。"这包括找到节约与便捷的平衡、城市与自然的和谐、物质与心灵的共鸣。让我们在上海世博会看看未来的美好生活是怎样一副画面。  相似文献   

20.
横向思维是与纵向思维互补、对立的思维方法,纵向与横向的结合.使思维变得更加科学.横向思维的具体形式有间接中的、绕道而行、以退为进和以进为退等几种类型.横向思维只要运用得当,往往会产生纵向思维等常规思维所意想不到的创新,特别是在经营管理中的创新作用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