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多年来,围绕搞活企业这个中心环节,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使企业在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从根本上说,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新经济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确立,在整个经济生活中仍然面临着许多复杂矛盾,而且许多问题都同部分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不强,效益不高有着直接联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步伐节奏逐步加快,更加坚实,改革的攻坚战已经打响。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主要内容的配套改革正在逐步展开。如何理解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呢?简言之,就是改变企业多年来形成弊端,改变其运行的方式。更具体些讲就是要把企业由原来国家经营改为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由计划模式转为市场经济。前段时间,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出了“砸三铁”的口号,但由于传统的影响没能破除,改革不配套,在具体操作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使这项改革遇到了困难。使经济体制改革举步艰难。但是,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不解决好这个问题,企业深化改革就进行不了,国营  相似文献   

3.
当前,许多国有企业就三项制度改革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但有些企业内部竞争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并没有形成,严重影响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如何在国有企业中建立精干高效、科学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增强企业活力,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我们可以把哈佛模式在三项制度改革中运用,具体在以下环节推进改革:  相似文献   

4.
增强企业的活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十几年来,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经历了由放权让利到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两个大的阶段。从放权让利到改革企业经营机制,无论在理论上或在实践上都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一个时期以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5.
化工施工企业积极转换经营机制 ,努力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路子 ,取得了初步经验 ,少数企业的局部改制也取得了可喜成果。但就化工施工企业整体来说 ,企业改革工作依然步履艰难 ,特别是以公司为建制单位的改制工作依然没有实质性进展和突破。近年来 ,化工施工企业积极转换经营机制 ,努力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路子 ,取得了初步经验 ,少数企业的局部改制也取得了可喜成果。但就化工施工企业整体来说 ,企业改革工作依然步履艰难 ,特别是以公司为建制单位的改制工作依然没有实质性进展和突破。化工施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难点———行业…  相似文献   

6.
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不强、效益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搞好大中型企业固然要以必要的放权让利来启动,但进一步深化改革还要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将企业全方位推进市场,放开经营。这一改革是综合改革,它将带动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带动市场的建设和培育,带动政府职能的转换。  相似文献   

7.
改革以来,困扰我国经济的难题之一,是如何在双重体制下搞活大中型企业.为突破这个难点,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诸如简政放权,减税让利,推行承包租赁等多种经营方式.这样做确实使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有了很大增强,但这种活力毕竟是靠国家给予优惠政策,让税让利,靠政府从外部提供各种有利条件支撑的,不是靠企业自身通过深入改革,完善经营机制所取得的,要想使大中型企业真正活起来,非得在企业自身经营机制改革上下功夫不可,从目前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看,基本上还是旧的模式.企业内部经济运行主要靠层层行政指令推动;对市场信号不能迅速做出灵敏反应;在分配上,  相似文献   

8.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是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的热点问题。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前提是政企职责分开。把企业推向市场,就必须给企业充分的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要增强企业活力,必须使改善外部环境和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同时配套进行。  相似文献   

9.
企业改革是1992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做为大中型企业的煤矿应在转换和完善经营机制上下硬功夫.使自已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要达到这一目标,探索煤矿如何建设富有活力的组织机构,实现高效率、高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就如何改革煤矿企业组织机构及其运行机制谈一下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施工企业管理》1992,(12):8-8,7
1992年我公司从深化企业改革入手,狠抓经营机制的转换,不断深化项目管理,推动了我公司“质量求信誉、管理求效益、改革求发展、服务求市场”企业方针目标的实施,在外部环境仍为困难的形势下,实现了企业经营目标。总结1992年工作,我们重点突出了以下三项工作。一、以项目法施工为重点,深化内部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按照上级关于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的部署,我公司紧紧抓住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这个  相似文献   

11.
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重要指引下,我国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体制迅速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煤炭企业内审人员如何围绕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提高经济效益,研究探索一条适合煤炭企业特点的新路子,是企业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职能赋予的使命.但综观现状,却极不适应,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职能观念不适应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煤炭企业急需转换经营机制,增强市场竞争力,走出困境.这就要求内审人员改变传统的审计观念,确立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职能观念,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五大报告关于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精辟论断,为我们煤炭企业的改制指明了发展方向。应该承认,近十几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先后经历了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制、转换经营机制等阶段,左冲右突,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活力和效益问题。究其原因,是没有触动产权制度这个最核心的  相似文献   

13.
多少年来,国内外无数的专家学者及有识之士就中国石油工业如何走出困境、如何摆脱目前的亏损局面以及亏损原因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虽然中国石油工业由于长期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从管理的强化到对知识及知识分子价值的认同,从劳动用工到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到分配制度的改革等方面都有许多工作等着我们去做,但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谈谈我对中国石油工业的一点看法。 第一、人员结构严重失衡,导致企业负担过重,劳动生产率低下和经济效益差。  相似文献   

14.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创新王君彩(一)十几年来,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到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一直到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经过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在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企业改革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只靠政府减...  相似文献   

15.
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目前企业产权关系还未清晰、外部条件还有待创造的情况下,作为国有施工企业来说,应该继续贯彻《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加大改革力度,转换企业内部经营机制,为企业稳步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创造条件。我们在转换企业内部经营机制,探索企业“四化”(即企业集团化、项目法人化、要素实体化、内部市场化)发展模式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公布后,一个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重点的企业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由点到面全面拉开,给企业改革注入了活力,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我省水利系统南河水电厂,龙南县水电公司,兴国长岗水电站等一批企业,率先进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综合配套改革,成为众多企业中的典范,职工精神振奋,企业面貌焕然一新。南河水电厂尤为突出,在全省水电企业中首家通过验收并正式全面运转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们组织了一些同志到苏南部分企业,就企业内部深化改革的情况作了调查.我们看到,在深入贯彻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精神,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中,许多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优化整体功能、挖掘内在潜力、提高经济效益上狠下功夫,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8.
我厂总装机容量1050兆瓦,现有职工2500余人。几年来,我们结合“双达标”活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了企业的“双效”,主业稳步发展。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一、转换内部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企业要增强活力,提高“双效”,关键是要转换企业内部经营机制。(一)改革检修体制开展“双达标”活动以来,我厂在设备整治与设备技改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现行检修体制活力不足,一方面检修工作量不饱满,另一方面又有不少项目外包施工,劳动效率  相似文献   

19.
搞好大中型企业,必须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转换经营机制,已成为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识,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要真正实现经营机制的转换,把国营大中型企业搞好搞活,推向市场,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和困难。为此,本文试图结合当前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难点及成因、步骤与对策等一些理论和实践的热点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意见。一、难点及成因目前,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已经步入了全面启动阶段。但在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20.
当前,建筑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工作已经逐步展开,但如果认为只要把国有建筑企业转变成国家独资有限责任公司或国家控股公司,就能明确产权关系,就能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那就未免太过于简单化了。事实上,从实施工程项目管理为主体的建筑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改革已经得出一个启示:单纯从形式上进行体制改革解决不了深层次的企业问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建筑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焦点也随之逼近,即改制后的国有建筑企业的财产代表事实上的缺位,有可能落入翻牌公司的境地。 一、国有建筑企业建立国有独资或国家控股公司难以根本解决企业转换经营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