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阳 《河北金融》2010,(2):13-14
保增长、防通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现阶段出现的通胀预期是今后我国经济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导致通胀的各因素中,热钱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从防控热钱角度研究我国通货膨胀问题,对热钱与通胀的相关性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金融动态     
观点报道>>钟伟:政府应容忍资本市场上升以缓解通胀。安邦特约经济学家钟伟日前称,目前通胀成因有众多解释,一是输入型通胀的说法。钟伟认为,年初至今的高油价等可能对物价有一定冲击,但应该不是决定性因素。二是热钱作祟的说法。钟伟认为,一季度热钱内流可能超过千亿美元,但央行既然说80%的外汇占款已经对冲了,那么热钱应该不  相似文献   

3.
报摘     
《中国外汇管理》2011,(3):11-11
新兴市场投资者紧盯中国 英国《金融时报》1月11日 新兴市场当前既要应对通胀,又要努力阻止来自发达国家的巨额热钱流入。这使政治家和央行官员面临左右为难的选择。要么维持低利率,以保持汇率稳定、遏制热钱,要么通过加息压制通胀,但会因此导致经济增长放缓。为破解难题,  相似文献   

4.
凯恩斯 《金融博览》2010,(24):84-84
当前,通胀是中央决策层最为关心的问题,但此次治理通胀的手段可能不会与2007年的快速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雷同,尤其在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高企、国际热钱觊觎中国套利机会的节点之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经历了所谓热钱激增的过程,特别是2007--2009年,外国资本有目的进入中国以寻求短期利润。热钱的涌入让中国已经面临的通货膨胀形势更为严峻,政府为减少热钱通胀效应的措施也面临两难境地。针对最近大量的金融资本进入中国,一些经济学家发表警示其将影响中国经济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中国外汇管理》2012,(1):24-31
“热钱”,可以当选为2011年度最热的财经词汇之一。纵观整个2011年,世界经济是“冰火两重天”。全球流动性热效应明显,发达闻家需求严雨不足;套利“热钱”流入发展中国家注入过多流动性。同时推高进口需求,并通过进口成本输入通胀,造成经济过热。  相似文献   

7.
流动性过剩根源与应对从紧货币政策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装 《银行家》2008,(6):63-66
编者按:人民币持续升值的预期和中国为抑制通胀的连续加息大大刺激了热钱的流入,使中国外汇储备遥遥领先于全球各国,热钱与强制结汇制结合引发了货币供给的高速增长,最终导致宏观流动性过剩.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分析2010年全球经济出现通缩与通胀并存中缓慢复苏和存在诸多问题的基础上,相应对如何应对国际投机冲击、应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如何严控通胀、严控国外热钱进入我国房地产市场等问题提出了八条看法与建议,供探讨。  相似文献   

9.
安毅  陶长高 《国际融资》2011,(10):36-37
对中国而言,当前经济增长保持高速,在前期从紧的调控政策下,市场普遍预期4季度通胀将有所回落,但其对投资和消费的不利影响正逐步显现,同时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也会拖累出口的增长并驱动热钱流入。以上错综复杂的内外环境增加了全球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同时也将考验中国政府对整体形势的判断和政策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王成 《证券导刊》2010,(10):16-16
人民币升值预期带来的热钱并不能有效的流入股市,而且热钱和股市相关性并不高,同时顺差增长非常有限,这和05年开始的汇改时代完全不同,未来市场流动性的关键仍在于通胀预期带来的储蓄搬家。  相似文献   

11.
热钱,这个在11年前于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翻云覆雨的词汇,如今正被越来越多中国经济界人士所论及,被视为悬在2008年中国经济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来无影,去无踪”的“热钱”,近期在越南又兴风作浪,导致该国出现恶性通胀、货币大幅贬值等问题,进一步引发了多国政府和民众的警惕和忧虑。  相似文献   

12.
券商大看台     
《证券导刊》2008,(26):38-40
中原证券"热钱"或现流出通胀压力缓解6月M2增速结束了2季度以来的反弹态势,较上月末低0.7个百分点;6月M1增速大幅回落3.74%。一方面表明居民储蓄存款和单位定期存款继续回流银行,另一方面也可能与境外非居民存款增加有关。由于M1与通胀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今年上半年经济金融形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在治理通胀方面,在货币政策上宜采取适时加息,但同时必须有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相配合,因为导致通胀的根本原因是财政赤字过大,寅吃卯粮。同时,对财政金融全力扶持秋季丰收、加强对输入型通胀的管理、遏制"热钱"流入等问题提出了建议,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论述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发展在克服了国际上不利因素和严重自然灾害困难,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的同时,指出经济金融发展还存在通胀居高不下、国际粮价和石油等资源性价格暴涨、国际热钱蜂拥进入、股市狂跌等问题,相应提出六点对策与建议,供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外汇管理》2010,(9):18-18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外汇资金大量涌入是市场发挥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的结果,对推动经济增长、提高技术进步、促进就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夹杂着部分热钱的外汇资金大规模、快速流入也有很大的危害,如弱化货币政策有效性,强化通胀预期,危及国家金融安全等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CPI和PPI指数在2009年底由负转正,管理通胀预期成为市场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在分析影响通胀预期的五项主要因素,即资产价格、信贷投放、资源价格、国际大宗商品和翘尾因素的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对2010年通货膨胀整体趋势作出基本研判。由于目前粮食产量和存量充足,猪肉价格稳定,部分非食品类商品价格稳中有跌,环比数据波动幅度不大,宏观政策已经对通胀预期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管理措施等原因,2010年内通胀整体处于温和可控范围。同时,基于此判断,提出了包括稳定农业生产、保持合理信贷投放、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加强热钱监管等进一步管理通胀预期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热钱(Hot Money/Refugee Capital),又称游资或叫投机性短期资本,为追求最高报酬以最低风险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近年,在国内国际诸多因素影响下,国际热钱流人数量遽增,对我国金融安全和经济稳健发展带来较大隐患。因此,加强热钱流向与流量监管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8.
一、国际热钱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国际热钱又称国际游资,前者是英语“hotmoney”的直译,后者是对国际热钱特征的描述。《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词典》(2000,中文版)对国际热钱的定义是:“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资金持有者或者出于对货币预期贬值(或升值)的投机心理,  相似文献   

19.
2008年5月,越南主要经济指标均超过了安全警戒线,金融市场急剧动荡。越南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经济政策导向难辞其咎:政府巨额的投资导致财政赤字;大规模的设备进口导致贸易赤字;过于迷信外资作用,金融开放过快;货币政策过于宽松;对资产价格泡沫危害认识不足;在出现通胀苗头时犹犹豫豫,错失最好的调控时机。越南金融动荡对中国的影响有限。借鉴越南教训,中国应严防通胀,防止境外热钱流入境内兴风作浪,对人民币升值采取谨慎态度,防止股市大起大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大量国际热钱的持续流入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各项调控提出了挑战.目前,热钱能够通过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以及错误与遗漏项目流人我国.用间接法估算中国的热钱规模的结果是较为惊人的.热钱流入对中国的宏观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有关部门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应对热钱流入的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