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形成多元化的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 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政策和科技在许多方面体现在增加投入上。投入是农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财政工作的任务就是积极筹措资金,努力增加投入,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相似文献   

2.
农业的发展靠政策、靠科技、靠投入,但其实质仍可归结为投入,因此,政策与科技的效应最终要体现在投入上。而在投入的主体中农户的投入比重是至关重要的。今年我区农产的生产投入情况又怎样呢?据上半年对691户农民家庭经济抽样调查看,农产生产投入的情况喜忧都有。 连续几年农业欠收,使我区农民初步认识到农业基础的重要性,必须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据调查,今年上半年,我区农户生产投入总的来说有所增加,但结构不合理,存在着令人“三喜一忧”的状况。 一喜是生产投资比生活消费支出的增幅大。 今年1—6月份,我区农民家庭平均每人生产投资达99.28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7元,增长6.09%。而今年1—6月的生活消费支出人均163.04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19元,增长  相似文献   

3.
在未来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谁掌握了科学技术优势,谁就能拥有经济上和军事上的优势,谁就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我国目前已拥有100多万科学技术人员,每年至少有3万个科研成果问世,与此同时,我国的生产企业“相对技术短缺”,大多数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品种仍处于低档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从资金的角度来说,主要是我国的科研经费依赖于财政拨款,企业生产也靠国家投入,而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这一中间环节却没人管,造成了“资金空白区”。资金断档,使大量的科技成果“束之高阁”,没有转化为生产力。对此,中国工商银行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农村金融部门是服务于农村经济的经济实体,应向农业倾斜,增加农业信贷投入,把农业搞上去,义不容辞。我国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民收入增加,生活得到明显改善。但近几年来,在农业生产中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农业生产力发展迟缓。十几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从无到有,已达到一定规模,先进农业技术得到广泛运用。但从总体看,开发农业以手工操作为主的传统生产方式仍未改变,农业基本处于落后状态,劳动生产率较低。(二)农业基础设施残损严重,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近年来,由于各部门各行业减少了对农业的投入,加之农村以家庭生产为主的局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弱化,许多水利设施年久失修而损坏,有效灌溉面积减少。农业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的恶化,使农业处于基础薄弱,后劲不足状态。  相似文献   

5.
解决农村金融缺失和错位:建设新农村的当务之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南方金融》2006,(3):1
自从2006年中央“—号文件”公布之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最热闹的话题。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金融支持,但目前的农村金融服务尚存在不少问题。完善农村金融体制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也是刚刚结束的“两会”代表、委员讨论最多的议题。人们常说,解决“三农”问题有“三靠”: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没有投入,前二者再好, 也很难实现真正的发展。然而很长—段时间以来,在农村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体系功能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在《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业,加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但最终还是要靠科学解决问题。这充分说明了要从根本上解决关系到国家兴衰的农业问题,科技兴农尤为重要。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农民渴望掌握科学技术,以提高劳动生产力。为适应这一形势的发展,农业信贷必须重视支持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支持农民向科学技术进军,向科学要粮食,向科学要效益,用科学增强农业生产后劲。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要迅速在全党全国造成一个重视农业,支援农业的热潮,齐心合力把农业搞上去,确保粮食,棉花等主要农产品的稳定增长”。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农村金融是国家调节融通农村资金的有力杠杆,是支农资金的重要供应渠道,因此,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要千方百计组织农村资金,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进一步调整信贷结构,优化资金投向,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多年实践证明,要使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政策是农业发展的保障,科技是农业发展的推动力,而资金投入则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本文试通过对我国农业资金投入机制的分析,对如何进一步增加农业资金投入,促进农业发展作一些探讨。 一、经济发展、农业发展与农业资金投入 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几次大的波动,都与农业生产的波动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济发展与农业发展的相关关系表明,农业发展的波动是经济发展周期振荡的重要诱因,经济本身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是以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为基础的。 我国农业发展波动的原因是什么呢?历史资料表明,农业资金投入的波动是一个重要因索。我国农业资金投入按来源分,主要包括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各种资金和金融部门的农业贷款,以及农村集体和农户用于农业生产投资,乡镇企业支农资金,农业利用外资等。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对农业  相似文献   

9.
一、农村资金运动的规律农村资金运动与农业经济活动有着极其密切的内在联系,其一般规律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尤其是商品生产发展的水平,决定着资金运动的规模;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农业内部结构的变化,决定着资金的运动方向;干部和生产者的素质,决定着资金使用的质量。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资金运动规模的规律。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资金组织和运用的角度上看,商品生产越发达,生产的收入越高,信用部门就能在这些地方组织更  相似文献   

10.
<正>莆田县是省科委确定“科技兴县”的试点。第一阶段以科技兴农、科技兴企和管理科学化三大任务为重点,并以科技兴农为龙头,制定一系列措施。农业银行是直接为发展农村经济服务的部门,如何充分发挥信贷的职能作用,为科技兴农服务,是当前亟需研究的课题。 一、科技兴农必须借助信贷杠杆 不论是国外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还是我国已有的实践证明,要使农业走出困境,促进农业再上新的台阶,必须在依靠政策,增加投入的同时,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尽快将农业科研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科技兴农”。然而,科技成果要转化为生产力,离不开资金的粘合催化。西方经济学家们认为“科技跟着资金走”,这话很有道理。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的地位,从而为科研单位推进科技体制改革,迅速发展高新科技提供了契机。 然而在当前深化改革的进程中,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不配套和科研单位自身的微观机制不够完善,致使科研单位,特别是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的科研单位陷于内外交困的境地,举步维艰。本文拟就上海钢铁研究所在“组织生产、发展科技、提高科技成果水平”的工作中为当前日益加剧的资金严重短缺所困扰的现状作一剖析,并略谈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金融界深刻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业内纷纷执行“科技兴行,以人为本”的策略,加大了电子化建设的投入。各级领导对资金和人员的投入均给予了技术部门大力支持,使银行的电子化建设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时期,跨上了一个崭新台阶。尤其是各商业银行的门市业务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提高了金融业的服务水平,增强了同业竞争力,取得了可喜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然而,由于缺乏对电子化建设发展规律的了解,缺乏对软件工程的正确认识,缺乏对电子化建设资金和人员投入方面的认识,金融电子化建设的发展步伐受到了一定影响。一、注…  相似文献   

13.
20016年年初,国家颁布了《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若干配套政策》,其目的是“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值得注意的是,“科技投入”的相关政策被放在首位。文件从战略高度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将从6个方面制定新的有关科技投入的配套政策,以保证科技投入的增长。就如何建立一个良性的科技投入机制,如何更好地发挥科技投入的作用,记者采访了作为国家“十一五”规划专家组成员之一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科技投入与管理模式”课题负责人的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  相似文献   

14.
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离不开企业的科技投入。我国企业的科技投入比之发达国家仍有较大距离。从科技投入的来源上分析,存在着资金筹措困难,融资渠道需要拓展和完善、企业科技活动起点较低,投入意识不强等原因。必须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强政策引导,促使企业加大自身投入。  相似文献   

15.
支农资金从广义上来讲就是所有国家支援农业生产、支持农村社会发展以及用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资金。包括直接用于农业生产力提升的资金,用于农村疫情防治、救灾的资金和对农民的政策补贴资金等等。从狭义上来讲,支农资金主要指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建设性投入的资金,具体包括财政扶贫资金、以工带赈资金、国债资金、财政支援农林、水利部门资金以及其他社会援助支持新农村建设资金等。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营理念的变革,近年来农行、农发行和农信社三家传统的涉农金融机构的涉农资金比例明显下降,“三农”贷款难现象日渐突出。其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农行撤消农村腹地机构收缩农村融资业务;农发行固守原有农村政策性融资且不求业务伸展;农信社融资能力小且没有全面投入农村;上存资金政策遏制“三农”信贷投入等。扭转这一局面,有待于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继续依靠传统涉农金融机构力量,但须设法健全其农村融资功能;二是要引导民间资金进入农村融资领域;三是依法规范涉农金融机构农村存贷款行为。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整个国民经济正处于一个全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建设资金大幅度压缩的同时,如何使我国的生产力和生产率继续保持相当幅度的增长速度,乃是经济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当务之急”。如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率的提高,就实质论,不外两种:一是以与最新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生产工具投入生产过程为主,进行扩大再生产,即从外延上发展生产力的方法;二是进一步挖掘现有劳动资料的潜力,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行扩大再生产,即从内含上提高  相似文献   

18.
从浙江实践看财政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提升农村经济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极为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就我国的现实情况而言,农业产业化的实现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各级财政的资金投入。换句话说,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过程,就某种意义上看,也是政策环境的营造和财政对农业大量财力的投入的过程。对此,我们从浙江的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相似文献   

19.
一、为什么要对粮食自给工程资金实行项目管理? 1996年,财政部、农业部、水利部针对我国粮食供需方面存在的区域性和品种结构性的不平衡状况,联合提出将“发展粮食生产专项资金”更名为“粮食自给工程资金”,并从投入布局和支持重点上作相应调整的建议。此建议很快获得国务院的批准。 建立“粮食自给工程资金”的目的是“提高自给,巩固平衡,改善结构”,它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一是  相似文献   

20.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正是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本质所在,县级财政部门要以实现全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目标,优化整合财政资源,从收入组织、财力投入、资金管理、政策体制等多个层面入手,不断加大教育、“三农”、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逐步建立以民生为导向的财政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