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2年中韩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以来,韩国对华直接投资呈现了这样几个特点:起步晚发展快;投资规模偏小;大企业加速中国本土化;行业多样化;地区布局面广。韩国对华投资为何增长迅速,原因是中国低廉的生产要素;有利于直接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投资环境稳定,劳资纠纷少  相似文献   

2.
韩禧 《中国外资》2014,(2):14-15
随着中韩两国经贸关系日益密切,两国间的关系也不断发展。韩国对华投资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快。而中国对韩国投资尚处争起步阶段。从投资风险的角度来看,对韩投资存在一定的政治风险,这是一个重要原因。政治风险给中国企业对韩投资带来许多的不确定性,甚至带来了财产和生命的损失。因此,中国企业对韩投资的政治风险加以分析,并对此种政治风险的加以研究,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中韩经贸合作不断加强的大背景下,作为中国实际利用外资的第四大来源国。韩国企业对中国的投资呈现出不断飞跃发展的态势。而这当中,毫无疑问,企业成为中韩经贸合作中最为活跃的主体。因而,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将有助于我们以小见大、具体而又形象地感知韩国投资中国的情况。也正因为如此,国家商务部直属研究机构——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在刚刚推出的《2006年中国商务发展研究报告》选择了三星SDI,将其对华投资战略作为研究案例,深度解析了其中国成功之路。希望透过三星SDI的发展情况,来投射整个韩国投资中国的特点和情况,同时也为我们的企业“走出去”提供一些可供借鉴和学习的经验与模式。  相似文献   

4.
韩国企业对山东省投资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永芹  夏骥 《中国外资》2005,(12):58-60
<正>韩国企业对山东投资现状自1992年8月中韩建交以来,韩国企业对华赢接投资的增长势头十分迅猛。据统计,截至到2005年4月,中方实际使用韩资额277亿美元,居外国对华直接投资的第三位,仅次于香港地区和维尔京群岛。在中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中,韩资所占比重已由1992年的1.1%升至目前的10%。山东省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成为韩商在中国投资的一方热土。山东与韩国隔海相望,最近距离仅为92海里,交通便利;中韩两国均有崇尚儒教文化的传统,而山东又是儒教文化的发源地;两地在产业结构和生产要素上也有很强的互补性。这种区域优势、人文优势和经济优势,就成为山东吸引韩商直接投资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朴汉真 《中国外资》2013,(12):19-21
韩国企业对华投资有将近30年历史。据韩方统计,截至2012年底,累计直接投资项目共有22,557件,投资金额已达到了396.8亿美元。本论文按投资方式和规模的变化将韩国企业对华投资划分了四个阶段并叙述了韩国企业在每个不同阶段的对华投资特点。随后根据韩国的企业团体和研究机构的调查报告讨论了韩国企业对华投资动机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中韩互相投资的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中韩两国建交以来,两国经贸关系快速发展,韩国在对华投资方面已成为中国的第四大伙伴国。进入21世纪,面临新的国内、国际形势,加强两个经贸关系,对促进亚洲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韩两国建交以来,韩企对我国直接投资额逐年递增,对中韩两国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首先研究了韩国直接投资对中韩贸易的影响,然后通过线性回归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结论:韩国直接投资对中韩贸易有较显著的促进作用,我国政府应予以正确引导使用。  相似文献   

8.
曲姝雯 《云南金融》2011,(4Z):62-62
中韩两国建交以来,韩企对我国直接投资额逐年递增,对中韩两国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首先研究了韩国直接投资对中韩贸易的影响,然后通过线性回归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结论:韩国直接投资对中韩贸易有较显著的促进作用,我国政府应予以正确引导使用。  相似文献   

9.
中韩两国自1992年正式建交以来,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日益增加。2005年,韩国对华投资额为26亿美元,中国已成为韩国最大的投资对象国。但是据KOTRA(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统计,2002年在华投资的7293家韩国企业到目前为止倒闭了152家。按企业规模分析,大企业的倒闭比率为9.9%,高于中小企业的1.6%。按企业所在行业分析,投资数量最多的制造业倒闭比率最小,仅为1.9%,建筑业倒闭比率最高,达到了7.8%,其他行业的倒闭比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运输仓储业6.1%,农业3.5%,服务业3.4%,批零业2.4%。按投资形态分析,中韩合资或合作企业的倒闭比率为2.7%,而韩国独资企业的倒闭比率为1.7%,这说明中国企业与韩国企业的合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投资结果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本着与各国友好相处的原则,与各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并且,我国的物力资源和劳动力资源都比较丰富,为了加强我国的经济发展,国家也成立了一系列有利于外商在我国投资的政策,吸引了大批的外国投资商在我国投资建厂。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外投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其中,韩国的投资占很大比重。韩国作为与我国距离最近的国家之一,在我国投资首先有地理条件上的优势,便于韩国集团对在华集团的管理和沟通。本文将针对韩国对我国的直接投资的特点做出分析,并分析韩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韩两国经济关系由互补性向竞争性的转化,本文探讨了中韩两国经济关系的发展过程和在世界市场中两国的产品结构及竞争关系,对中韩两国经济关系进行评价和前景展望,分析了与中韩经济关系密切相关的韩国对中国直接投资的未来战略取向.并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分析韩国企业在中国的经营本土化问题,尝试探索今后韩资企业在中国的进军方向.  相似文献   

12.
王莉 《中国外资》2012,(20):237
中国作为全球吸引FDI最多的发展中同家,相伴而来的撤资事件也开始出现,而国内对撤资问题的研究并不是很深入,针对外商撤资的综合影响因素,笔者着眼外商撤资的现状,分析导致外商撤资的原因,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外商对华撤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韩国企业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因而我们先要了解韩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新闻上的历史与其情况.首先我们用数据上的了解韩国企业对华直接投资的情况.从1988年韩国企业最初进入中国开始至2001年的13年同,其实现投资额60.3亿美元;2001-2006年5年间韩国对华投资进一步扩大,总投资额达115.9亿美元.据中方统计,加入WTO之后韩国对华实现投资额是加入之前的两倍多.  相似文献   

14.
中国作为全球吸引FDI最多的发展中同家,相伴而来的撤资事件也开始出现,而国内对撤资问题的研究并不是很深入,针对外商撤资的综合影响因素,笔者着眼外商撤资的现状,分析导致外商撤资的原因,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外商对华撤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依据中韩两国产品贸易数据,考量萨德事件对中韩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萨德事件引发的中国消费者抵制运动使得韩国向中国的出口损失幅度达到近30%,受影响的产品主要集中在替代性较高的日常生活消费品领域,韩国对华电子产品贸易并未受到萨德事件冲突的影响,侧面说明了中国官方表现出相对理性与克制的态度,韩国向中国出口的后果更多地来自民间自发性消费抵制;冲突带来的进口替代效应使得第三方出口国如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从萨德事件中受益,这些国家扩大了对华出口,但是这种进口替代效应具有短期性,随着时间的推延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6.
<正>韩国企业对中国经济和中国市场充满期待,希望获得认可、分享更多机遇但韩国企业对华投资信心、在华经营与发展也正在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1992年至2018年,韩国累计对华直接投资约770.4亿美元,占同期中国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3.63%。至2017年底,韩国在华累计设立企业约63385家,占在华外商投资企业总数的7.04%。韩国在华投资年历史最高值出现  相似文献   

17.
詹小洪 《银行家》2005,(4):77-80
韩国对华直接投资在外国对华直接投资中占了较大比重,且仍处于迅猛增长之中。  相似文献   

18.
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一经开启,青岛就成了韩国青睐的地方。特别是中韩建交以来,韩国在青岛的投资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19.
<正>新浪财经4月24日消息,据韩联社报道,韩国进出口银行当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韩国对外直接投资从2007年的231亿美元增至35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其中,韩国对华投资连续第三年停滞不前,但对美国和越南投资大增。据悉,韩国对华直接投资额从2007年的57亿美元降至2016年的33亿  相似文献   

20.
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韩国企业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因而我们先要了解韩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新闻上的历史与其情况。首先我们用数据上的了解韩国企业对华直接投资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