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风起云涌的证券市场,资产重组已屡见不鲜,但公司重组的动机及绩效却各有不同,尤其是有保牌需求的ST公司。本文选取鲁北化工为研究对象,对其重组前后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以评价其重组绩效。一、案例背景山东鲁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鲁北化工”)是于1996年采用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同年7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股票代码600727。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522家2003年完成重组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类型资产的重组绩效、关联交易与非关联交易的重组绩效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522家2003年完成重组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类型资产的重组绩效、关联交易与非关联交易的重组绩效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我国正在进行产业的调整,这种情况下新疆上市公司纷纷进行资产重组,并力图获得整体绩效业绩的提升。研究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和评价资产重组行为,可以为新疆上市公司重组提供一个参考,为上市公司重组的相关实证研究提供新的发展思路。从2008年发生资产重组的27家新疆上市公司中选取了10家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描述统计方法对新疆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重组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文中采用财务指标分析方法来衡量重组前后的样本业绩变动,并以此分析和检验了2001年我国上市公司重组绩效.分析结果表明:上市公司重组绩效呈现先升后降状态,但是从整体上看重组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2003年发生重组的公司中选取了342家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多种统计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及其制约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旨在合理地评价资产重组行为,为相关的实证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 资产重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进行资本扩张与收缩、协调与选择、控制与反控制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是进行产业提升和资源整合的常见方式。资产重组己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一个十分重要的经济现象。我国自从90年代初,证券市场建立拉开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序幕,此后,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数量一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国内对于重组这方面的研究由于起步较晚,大多数学者都对重组的界定、方式、绩效及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从重组的动因入手,进行动因与绩效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企业经济》2017,(3):5-13
生物医药产业具有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产业特征,近年来我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十分活跃。本文基于事件研究法,衡量我国上市公司2011-2014年发生的资产重组绩效,用多元回归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从短期来看重组绩效有提升;重组类型的不同对资产重组绩效完全不同,即资产收购类型显著提升绩效,资产剥离类型则并无明显变化,股权收购类显著降低绩效。此外,本文还发现: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重组前资产规模越大,重组绩效则越差;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的情况下,能够给该企业的重组带来更好的绩效。  相似文献   

9.
从重大资产重组的财富效应视角,检验了股权分置改革对改善公司大股东代理问题的影响。研究表明,与股权分置改革前相比,股权分置改革后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取得了显著的短期和中长期超常回报。进一步分析股权分置改革的资产重组效应是否受公司特征或重组类型影响,研究发现重组规模对股权分置改革的资产重组效应产生显著影响,而重组公司是否国有控股、股权集中度、是否ST公司以及是否关联交易未产生显著影响。结论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对重大资产重组绩效的影响是系统性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2003年发生重组的公司中选取了342家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多种统计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及其制约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旨在合理地评价资产重组行为,为相关的实证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价值工程》2015,(23):20-24
本文在总结并分析我国纺织服装类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运用财务指标研究法,围绕研究对象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及现金流能力的财务指标,构建了我国纺织服装类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后的综合评价体系,并以此评价体系为数据来源,以描述性统计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法、配对样本T检验等统计方法对我国纺织服装类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后的财务绩效进行实证研究,最终得出改进我国纺织服装类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财务绩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保住上市资格,ST公司通常试图通过重组事项来改变现状。本文建立样本,利用3年的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研究ST公司在资产重组前后的总体规模和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及获取现金流能力方面的影响情况,以揭示ST公司的资产重组行为对ST公司产生的财务效应,期望为使ST公司走向实质性重组,全面提高公司业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李世颖 《当代会计》2021,(4):153-155
我国的ST板块旨在为广大利益相关者提示风险,但是各企业为了避免退市保壳、改革发展等屡屡采用重组手段.目前,我国资本市场机制尚不完善,投机性资产重组事件时有发生,使得资产重组背离本质.重组类股票是否值得入手?能否带来长期收益?关乎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文章以A公司为例,根据该公司2017年资产重组这一事件,通过案例研究法探究其对A公司的绩效影响,最终得出本次资产重组并没有从本质上提升企业运营效率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钢铁业上市公司并购的动因分析与绩效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检验我国钢铁行业企业并购重组后的绩效,本文选取2008~2009年我国钢铁业21起并购事件,分别用事件研究法和财务指标分析法对并购公司并购前后的绩效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两种研究方法有相似的结果:我国钢铁业并购重组后收购公司绩效短期内呈现负增长,但长期看,并购企业绩效呈现正增长。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现状(一)关联交易数量较大据统计,在2004年发生的1468起资产重组事项中,有606起是关联交易,占总数的41.28%,说明关联交易作为一种手段在我国正在被普遍运用。资产剥离与资产置换类重组事件中关联交易的比重较大,通过这两种方式的重组导致当年利润大幅上升的重组事件当中,关联交易占较大比重。这正说明,关联交易可能作为操纵财务指标的方式被加以使用。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现状 (一)关联交易数量较大据统计,在2004年发生的1468起资产重组事项中,有606起是关联交易,占总数的41.28%,说明关联交易作为一种手段在我国正在被普遍运用。资产剥离与资产置换类重组事件中关联交易的比重较大,通过这两种方式的重组导致当年利润大幅上升的重组事件当中,关联交易占较大比重。这正说明,关联交易可能作为操纵财务指标的方式被加以使用。  相似文献   

17.
2003年起南京市政府提出对全市商贸国企进行改革,最终实现行业内国有资本全部退出的目标。文章拟对南京商贸国企代表之一的南京中商资产重组进行实证研究,对重组背景、收购价格以及重组后经营绩效进行分析,从而为以后商贸国企改革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以财务指标来评价企业绩效有很多局限性,因为经营活动的诸多方面并不直接表现为财务绩效,而BSC的出现引发了业界对非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本文对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之间的关系、非财务指标与绩效的关系、非财务指标的选取及权重设定等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勾画出该领域的理论脉络和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19.
胥朝阳  李怡楠  赵晓阳  李子妍 《财会通讯》2021,(12):111-117,122
作为国家经济的主导力量,政府鼓励中央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剥离重组、混改重组等多种手段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聚焦主业做大做强.文章以央企子公司——中国食品有限公司为例,运用财务指标法与事件研究法分析连续性资产剥离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食品通过连续四次资产剥离在规避风险的同时改善了财务绩效,为市场投资者带来了短期超额收益,总体实现了战略聚焦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贺镜帆 《会计之友》2012,(13):39-41
文章主要针对航空运输业的并购绩效指标进行了研究.认为,不应当仅从基本的财务比率进行分析,还应当考虑一些航空业特有一些指标并提出了针对航空运输业应考虑的一些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