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由于金融宏观调控的效果始终不明显,于是有人为央行支招,建议央行动用“杀手锏”——加息,并且宜早不宜迟。我们觉得这种看法有些不妥,因为目前加息的负作用太大,况且加息对遏制局部过热的作用也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2.
经营性国有土地使用权公开招标拍卖,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起到优胜劣汰作用媒体的参与,把楼市烧得红里透紫营销策划赋予冷冰冰的钢筋水泥以感性的色彩别墅走强使榕城楼市再添一把火  相似文献   

3.
美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风险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我国针对经济发展局部过热的现象,开展了对金融风险管理的反思.对预防和应对金融风险以及如何正确对待导致此次美国次贷危机的资产证券化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4.
一面是防止总量过热,一面是防止价格过热;一面是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抑制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5.
师鉴 《辽宁经济》2004,(12):49-49
近来,经济是否过热的话题在我国争论不已.有的专家指出,中国经济并未过热.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当前经济不但不存在过热,还应防止"过冷".笔者拟就此问题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稀土生产不宜过热由于稀土生产能力增长速度远大于需求的增长,近来稀土的产销均遇到困难。据悉,氯化稀土、混合稀土金属等稀土产品的生产下滑,与1995年相比,有的工厂减产20%,有的厂甚至减产更多。在稀土的外销方面,有的外商要求推迟执行合同,甚至把今年的合...  相似文献   

7.
我国近期投资过热原因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高速增长,存在这一定的通货膨胀的压力,在诸多影响因素众,投资过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本文描述了我国近年投资过热的表现及原因,并从国家宏观调控角度提出了发行国债分流投资、加大对土地和矿产资源的监管、限制外需等措施以缓解我国投资过热的状况,从而降低我国发生通货膨胀的危险。  相似文献   

8.
关键是经济增长的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0月17日,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发布今年第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长9.19%,比二季度加快2.4个百分点.许多经济指标增速为近几年同期最快.由此使人联想到近期人们都在争论我国经济是否存在过热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1.关于经济是否过热的判断 由于今年经济增幅较高,经济是否过热再次成为经济界议论的热点话题.调查结果显示,9.76%的专家认为目前总体上经济已经出现过热现象,85.37%的专家认为目前总体上基本正常,但局部过热,4.88%的专家则认为不存在过热现象,相对而言,大多数专家对目前的经济发展基本持肯定态度,但对一些问题也给予了关注,比如投资热、消费不旺的问题,供过于求没有解决、新增长行业如汽车等重复建设趋势形成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白河的现场参观学习,耳闻目睹他们在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经济发展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各级干部和群众发扬"三苦"精神,使不宜人类生存的大山区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由贫困到温饱继而向小康迈进.白河精神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启示颇多,我体会最深的:  相似文献   

11.
当前要特别注意防止两种倾向:一是因物价居高不下而进一步加大调控力度,导致经济增长的急剧滑落;二是顶不住各方面的压力,造成银根松动过度,使经济重新进入过热运转。  相似文献   

12.
年上半年,出乎人们意料,经受非典冲击的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长,GDP增长了8.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了31.1%,是1994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个时期;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2.9%,为1996年以来的最高值;进出口同比增长39%,比上年同期加快26.7个百分点。这些数据使人们看到中国经济旺盛的生命力。舆论普遍认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开始。但同时,一种认为中国经济开始出现过热的声音也悄然升起,中国经济是否真正过热?如何看待这次过热之争?本刊结合经济学者和权威部门提供的信息将有关问题进行综述,希望有助于读者认识当前经济…  相似文献   

13.
1.血压过低时不宜洗澡。因为洗澡时水温较高,可使人的血管扩张,低血压的人容易发生虚脱。 2.酒后不宜洗澡。酒后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时补充,容易发生头晕、眼花、全身无力,严重时还可能发生低血糖昏迷。  相似文献   

14.
【香港《信报》2005年5月25日】去年是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年,中国政府出台包括加息在内的多项政策,为过热的经济特别是房地产降温,使中国股市大伤元气。今年第一季度的宏观数据公布后,又有很多经济分析师认为,中国经济仍然过热,须用加息等宏观调控政策加以遏制。中国经济真的过热吗?  相似文献   

15.
帕撒·达斯古帕塔:GNP会使人们误入歧途 唐纳德·约翰斯顿:中国的公共管理还需进一步发展 德怀特·珀金斯:中国主动应对非均衡发展 斯蒂芬·罗奇:中国经济至少目前还谈不上过热  相似文献   

16.
1993年的中国经济将是不平庸的一年——对于中国经济出现的种种问题,人们早有警觉,但采取政府强令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的措施,仍使国内外产生震动。应当说,这是1993年中国经济界的最重大的事件,而且它将必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对今后中国经济发展产生持续的影响。 1993年,早春的讯息是:谨慎的乐观。今年初,对于经济是否过热尚无权威人士定论。而眼下,过热已成共识。今天的过热虽然仍表现为投资过猛、消费膨胀、通胀重来,与以往似又有些不同之处;民间金融活动空前缭乱,股票、证券、集资遍地开花,当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经济的最大问题,并非经济增长过热,也不是投资过热、银行信贷增长过快,以及物价指数上涨过快等,而是没有充分意识到现实经济生活的问题与困难.  相似文献   

18.
房地产是否过热的问题,关键看投机性购房的多少.投机性购房太多迟早会发生泡沫.一旦泡沫破裂,整个经济会受到严重打击.日本、我国台湾、香港都吃过这样的亏.台湾在1986年前后出现了房地产泡沫,至今已经快二十年了,还没有完全恢复,更不用说日本了.  相似文献   

19.
周芸  熊寿峰 《发展》2007,(6):60-61
2006年至今,我国政府针对过热的房地产市场,出台了一系列力度大、覆盖面广的宏观调控政策,给过热的市场降温。中央政府通过土地政策、金融政策以及税收政策的调整与规范,使我国房地产市场朝着更加理性、成熟的方向发展。随着调控政策的不断出台,对于房地产市场过热、房价过高的城市,宏观调控已经慢慢地显现出它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了,  相似文献   

20.
舒畅 《东北之窗》2008,(17):68-69
1.萝卜:严禁与桔子同食,同食患甲状腺肿;忌何首乌、地黄;服人参时忌食;忌与胡萝卜同食。2.胡萝卜:不宜和西红柿、萝卜、辣椒、石榴、莴苣、木瓜等水果同吃。最好单独吃或和肉类烹调。3.黄瓜:不宜和维生素C含量高的蔬菜如西红柿、辣椒等一起烹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