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6 毫秒
1.
小麦赤霉病预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常发性的真菌病害之一,在大流行年份可致减产30%~60%,中流行年份可致减产5%~15%。该病不仅影响小麦的产量、降低小麦的品质,而且致毒,人畜禽误食后会引起中毒症状,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2.
小麦赤霉病在全国各麦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流行年份可减产2~5成,而且病麦含有毒素,人、畜吃后会中毒,严重影响小麦品质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人类食用含麦角面粉引起中毒在19世纪即有报导。食用镰刀菌属污染的小麦、玉米引起的赤霉病中毒发现也较早,至今在世界很多地区仍有出现。东西伯利亚地区居民食用田间越冬的小麦,其中因含有三线镰刀菌产生的1—2毒素,发生食物中毒性白细胞缺乏症而造成大批死亡。上世纪50年代日本自产和从东南亚地区进口的大米,因受青霉菌污染,米呈黄色,  相似文献   

4.
正小麦赤霉病是由真菌镰刀菌引起的最具毁灭性的世界性小麦病害,堪称小麦"癌症"。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不仅导致严重的产量损失,还严重影响籽粒品质和食品安全,至今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探索如何战胜小麦赤霉病的武器。近日,南京农业大学教授马正强团队研究宣布发现了小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抗赤霉病基  相似文献   

5.
小麦赤霉病,由镰刀真菌感染引起,不仅导致小麦减产,还极其难防难治,被称为小麦"癌症"。近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的一项科研成果显示,来自中国山东农业大学的科研团队首次从小麦近缘植物长穗偃麦草中克隆出抗赤霉病基因Fhb7,并揭示了其抗病分子机制。这一发现为解决小麦赤霉病这一世界性难题找到了关键"钥匙"。小麦赤霉病是全球小麦生产中面临的重大病害,也是威胁世界粮食生产和食品安全的重大难题。  相似文献   

6.
一、小麦主要病害 (一)赤霉病 赤霉病是我省小麦的重要病害之一,对小麦的危害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减产,一般年份减产10%~20%,大流行年份超过50%;二是出粉率降低、种子发芽率下降,品质下降;三是病麦粒含有赤霉毒素,人畜食用一定剂量后会导致中毒,尤其在小麦病粒率超过4%时,即既不可食用也不用作牲畜饲料。  相似文献   

7.
由镰刀菌引起的小麦赤霉病是中国最主要的小麦病害之一,能造成小麦严重减产,品质下降,而且镰刀菌还能产生多种真菌毒素,进一步危害小麦及其制品的质量安全.其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是小麦中检出率最高、危害最严重的真菌毒素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和动物健康.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应用于小麦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残留检测的主要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25%氰烯菌酯悬浮剂是江苏省农药研究所有限公司研制的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2010年在张家港、金坛、丹阳、靖江、邗江、江都、如皋、东台、洪泽开展了25%氰烯菌酯悬浮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示范,表现出较好的防病效果。  相似文献   

9.
一、沼液防治小麦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是由于多种镰刀菌侵染而产生的一种病害。当感染严重时.小麦的病穗达50%~80%.可降低产量20%-30%,俗称小麦的癌症。而沼液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氨基酸、微量元素、植物生长剌激素、B族维生素、某些抗生素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研究不同赤霉病粒含量对小麦真菌毒素及加工品质的影响,进一步了解小麦的食品卫生指标如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加工品质指标如小麦粉湿面筋含量、面筋吸水率、降落数值等随赤霉病粒含量的变化规律,为指导小麦收购、储藏及加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赤霉病粒含量的增加,小麦的加工品质特性均发生劣变,同时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含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正值冬小麦孕穗抽穗期,也是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的关键期。气象部门预报,未来一段时期,江淮、黄淮冬麦区降水显著多于常年,并与小麦抽穗扬花期吻合,将加重赤霉病发生流行,对小麦安全生产构成威胁。对此,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紧急部署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要求各地尽早落实防控措施,遏制病害大范围流行成灾,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  相似文献   

12.
萝卜缨喂兔应小心萝卜缨每千克含亚硝酸盐9.9毫克。亚硝酸盐是一种剧毒物质。若将萝卜缨放置4—5天或腐烂后,亚硝酸盐含量会成倍增加,用这种萝卜缨喂兔就会引起中毒。所以饲喂前应将萝卜缨摊阶下,而且不宜饲喂单一、量大,不要在早晨空腹时饲喂。如发现饲喂不久,...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近期河南、安徽等地的小麦赤霉病、白穗病蔓延较为严重,形势不容乐观。对于多省小麦发生病虫害的原因,专家分析说,主要是由于小麦生长后期在多地都出现了低温阴雨天气,部分地区小麦生长受到了积温不够、阳光不足的不利影响,因此导致病虫害较重。  相似文献   

14.
科技信息     
南京农大2项国家级奖项成果巧解麦病麦种难题肆虐苏、沪、皖等地的小麦抗药性赤霉病有了克星。南京农业大学近日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的成果技术,为解决困扰农业领域多年的麦病、麦种难题,拓出了新路。南京农业大学周明国教授团队的科研成果"重要作物病原菌抗药性机制及监测与治理关键技术",发明了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氰烯菌酯"原创性新型杀菌剂,抑制小麦赤霉病菌的活性高于传  相似文献   

15.
《小麦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如何防治小麦病害是我国小麦生产发展的重中之重,要防治就必须先了解小麦主要的病害。我国小麦病害主要有小麦锈病(条锈病、杆锈病和叶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等。其中小麦条锈病主要在西北、华北、淮北、西南等麦区发生较重;小麦赤霉病在长江流域的江苏、浙江、安徽、湖北和四川等沿江河湖滨麦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中下游地区地理生态条件多样,各地推广小麦品种类型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如何因地制宜选用优良.品种是夺取小麦高产优质的一项重要措施。该区小麦生育期间降雨量较多,且分布不均,小麦生育后期湿害严重,光照不足,主栽品种应以春性早熟为主,对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穗发芽具有较好的抗性。其中.江苏沿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概述了山东鲁东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以及防治的方法,进一步探索更佳的防治措施,寻求更有效的治理办法。  相似文献   

18.
有些化肥施用于蔬菜后,可以提高蔬菜的品质与产量,但有些化肥施用于蔬菜后,虽能提高产量,却会对蔬菜产生污染,引起食用者中毒。  相似文献   

19.
罗俊 《致富之友》2000,(4):10-10
(接上期)四、清整沟厢小麦生长需要适宜的土壤水分 ,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其正常生长。试验表明 ,土壤含水量超过田间最大持水量的90 % ,就会发生缺氧现象 ,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妨碍土壤养分的释放和小麦根系对养分的吸收 ;同时 ,土壤中还会产生毒性物质 ,毒害麦根 ,使小麦根系发黄、变黑 ,失掉吸收养分的功能 ,这就叫做渍害。小麦播种时受渍 ,影响出苗 ,造成缺苗 ;苗期受渍 ,会出现草荒 ,影响分蘖 ;拔节孕穗期受渍 ,茎叶发黄 ,容易倒伏 ;抽穗开花后受渍 ,影响灌浆 ,减轻粒重。受渍麦田还容易感染白粉病、锈病、赤霉病等 ,造成严重…  相似文献   

20.
疫病防治     
灾后谨防畜禽黄曲霉素中毒灾后收获的玉米、高粱等谷物饲料,由于含水量高,贮藏不善,容易生长黄曲霉。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的一种产物,畜禽食入带有黄曲霉素的饲料就会引起黄曲霉毒素中毒。一、病状畜禽多呈急性病症。鸡主要表现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消瘦,贫血,鸡冠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