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收账款质押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在我国也有一些商业银行开始尝试为企业提供以应收账款质押为担保的融资,但由于一直以来法律上的空缺,其发展相对缓慢,成为束缚商业银行开展相关业务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法律瓶颈.  相似文献   

2.
随着<物权法>第二百二十三条对"应收账款"质押担保方式的规定,应收账款质押即成为一种合法有效的担保方式;同时,<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7]第4号)(以下简称"<登记办法>")及<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应收账款质押登记操作规则>(以下简称"<操作规则>")的制定和颁布,使应收账款的质押登记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正>2007年10月1日,《物权法》和人民银行制订的《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同时开始施行。其中,《物权法》首次将应收账款质押的概念引入质押担保体系之中,而配套实施的"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为这种担保方式的具体操作开辟了路径。应收账款质押和"浮动"抵押,因其具有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受到广大中小企业的欢迎;该增信模式也被金融行业接受,围绕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创新的产品也不断出现。但由于我国还  相似文献   

4.
徐元 《中外企业家》2014,(1):203-204
目前在我国应收账款质押具有高风险性,这些风险存在于应收账款质权的设定、存续、行使的每一环节中。应收账款质押之所以具有高风险性是因为应收账款质押自身的特殊性,法律规定的不完善和企业信用缺失。风险的防范需要国家、商业银行、企业的共同努力,本文即以此为出发点,从法律规范体系构建、征信体系建设、强化贷前审查、优化办理登记、严格贷后监督等方面,提出应收账款质押的法律风险防范与制度规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应收账款质押的法律依据与条件,根据目前应收账款质押的运用情况,分析了信用担保机构如何对应收账款进行质押担保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田天  王程 《财会月刊》2007,(5):70-71
本文研究了应收账款质押的法律依据与条件,根据目前应收账款质押的运用情况,分析了信用担保机构如何对应收账款进行质押担保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风险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收账款质押是我国《物权法》在担保形式上的一大创新,有利于改善银行现行担保结构,促进金融市场的繁荣发展。本文对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其风险控制方式进行了分析,认为应该加强应收账款质押的风险控制,否则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发展道路将会很崎岖。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内外贸易的发展,应收账款占据企业资产比重上升,应收账款担保的出现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作用.联合国国际贸易法贸法会第四十九届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贸易法委员会担保交易示范法》(以下简称《示范法》),其中关于应收账款担保的规则无疑引起了各国的关注.在我国,应收账款担保法律制度是一项新兴的法律制度,相关规定明显较为粗略,实践中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了,借鉴国际经验应该是促进我国应收账款担保发展的路径之一.本文从应收账款的角度对《示范法》评析,通过发现其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我国关于应收账款的法律制定提供有用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2007年10月1日,<物权法>和<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开始实施,为金融机构应收账款质押业务的推行奠定了基础.近年来,金融机构根据市场、客户需求变化以及国内保理业务实践,不断完善相关制度、优化业务流程、推动电子化操作系统上线等,使应收账款质押业务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同时,应收账款质押作为一种新型担保业务,目前在金融机构的实践过程中仍处于探索阶段,特别是在企业公司治理和制度建设尚不完善的情况下还潜在一定的问题和风险.现浅谈一下应收账款质押业务过程中应予关注的问题和风险.  相似文献   

10.
通常,人们认为银行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而银行贷款就是发动机需要的燃料。可见,银行贷款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极其重要的的作用。由于我国现代银行贷款制度还不够完善,在银行贷款担保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本文主要针对保证担保、抵押担保和质押担保这三种担保方式,分析了我国银行担保制度中存在着保证期间不明、抵押价值无保障、质物贬值等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为规范企业利用应收债权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业务的会计核算,财政部于2003年发布了《关于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从事应收债权融资等有关业务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财会[2003]14号,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本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和《暂行规定》,结合《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财会[2012]19号)的相关说明,对应收账款质押取得借款和应收账款的出售的会计处理进行阐述,并简要分析其经济后果。一、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的实质是一种商业信贷行为,企业在取得银行等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同时,需要承担相应的债务以及该应收债权所对应的、债务人到期无法偿付的信用风险;其取  相似文献   

12.
应收账款质押自2007年10月1日《物权法》规定应收账款可以用作质物后就作为一种新的担保方式进入了市场的视野.但是作为一种新兴的担保制度,从法律实践角度看,我国《担保法》和《物权法》都遗漏了应收账款质权的具体实现方式,只是对这方面作出一般性的规定,实务中一直存在的争议点就在于实现应收债权质押时,是对其进行拍卖和变卖,还是应当将应收的账款去进行折价,亦或是采取其他方式予以实现.2015年11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发布的指导案例53号,即福建海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福州五一支行诉长乐亚新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福州市政工程有限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简洁有效的质权实现方式,值得我们在司法实务中借鉴.  相似文献   

13.
汪厚道 《会计之友》2008,(26):45-46
2007年10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的《物权法》规定,不仅不动产可以用于抵押,而且动产也可以用作抵押担保品。同一天生效实施的中国人民银行《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与《物权法》第228条“质权自信贷征信机构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相呼应,明确和规范了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的范围、机构、程序,为银行业创新应收账款质押担保方式提供了平台。这个规定和办法的出台,拓宽了抵押担保品的范围,对于那些信贷需求旺盛但缺乏有效不动产抵押的中小企业而言,不啻是解决资金困境的及时雨。  相似文献   

14.
一、应收账款抵借的会计处理应收账款抵借是指持有应收账款的企业与信贷机构或代理商订立合同,以应收账款作为担保品,在规定的期限内,企业有权以一定额度为限借用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应收账款抵借中与应收账款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并未转移,仍由持有应收账款的企业向客户收款,并由  相似文献   

15.
应收账款保理具有融资和资产管理两项功能,对于较难获取银行贷款融资的中小企业而言,如何通过应收账款保理融资并对应收账款进行更加有效的管理是其有必要了解并加以考虑的。本文在总结应收账款保理业务的会计处理依据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类型应收账款保理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和财务影响,并就中小企业如何选择应收账款保理业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北京房地产》2007,(12):66-66
盘活5.5万亿元,应收账款10月起可以担保融资。10月8日,央行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正式上线运行,该系统向社会公众开放,可以通过访问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门户网站www.pbccrc.org.cn进入。日前,人民银行以行长令的形式颁布了《应  相似文献   

17.
郝剑  朱太辉 《会计之友》2008,(32):55-56
我国企业一方面存在着大额的应收账款,另一方面应收账款融资的进展却并不顺利,这其中的原因包括我国没有明确规定企业应收账款融资的会计处理。本文将所有的应收账款融资分为无追索的应收账款融资和有追索的应收账款融资两大类,深入分析现行规定指导下我国应收账款融资会计处理的不合理之处,并给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风险分析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风险远高于其他资产融资方式,并成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应加强应收账款质押融资风险管理,构建应收账款质押风险评价机制,健全中小企业征信体系,提高中小企业信用信息透明度,加强企业信用价值建设,完善企业信用约束机制,健全信用社会化管理体系。在有效防范和控制应收账款质押风险的前提下,推进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进程。  相似文献   

19.
担保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项重要的民事法律制度,我国担保法律制度的发展,也完全是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1995年《担保法》的颁布行使我国担保制度从此有了统一的法律规范。本文就浅谈一下担保法律问题的理解和适用。  相似文献   

20.
应收账款管理的新视角——企业财务与法律的有效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着重介绍了企业在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中采取财务与法律的融合所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