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涉农职业院校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肩负着培养农业农村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责任,还肩负着培养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学生的育人使命,其人才培养在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大涉农职业院校的建设力度是科技兴农的重要抓手。本文分析了当前涉农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鄙农思想与人才培养目标相抵触、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不匹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等难题,提出主动适应乡村振兴对涉农人才的需求,通过厚植思想根基、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坚持理实教学并重等破解之法,以提高涉农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2.
实施乡村振兴,是推进广东农垦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治理全方位发展的重要举措。高校图书馆既有服务教学、科研、文化传承等基本功能,也有服务政府、企业和社会等延伸功能。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服务广东农垦乡村振兴,既是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图书馆提高服务能力、发展壮大自己的重要机遇,更是学校图书馆义不容辞的分内之责。学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为广东垦区培养更多信息人才和公共文化服务人才,推进农垦人才振兴;通过建立校-馆-企联动机制,图书馆为纽带向农垦企业提供文献检索、文献查询、文献传递、专题情报、市场营销信息服务,推进农垦产业振兴;通过参与农垦文化研究和传承、为农垦公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专业指导,推进农垦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3.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急需一大批掌握先进生产技能的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只有从地方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紧紧抓住产业结构调整、现代服务业发展以及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利契机,才能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高校大学生作为掌握科学知识、扛责任担使命的高素质人才,是乡村实现振兴的重要力量。鼓励、引导其积极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要之举。基于此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人才需求和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背景入手,发现高校大学生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存在供需不均、教育脱节以及引导滞后的困境,需要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提出纾困路径,从而帮助高校大学生更好地融入国家战略、帮助乡村实现人才的引留,让高校大学生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进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需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乡村人力资本,由于农村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赶不上城市发展的速度,导致很多乡村人才流向了城市,为了让乡村人才回流到乡村,农村地区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宜居环境建设,民办高校需要进一步明晰自己的办学定位,履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职能,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通过培育的方式提升乡村人力资本的质量,真正做到民办高校服务乡村人才振兴,进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
乡村旅游具有综合性强、兼容性高的特征,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选择。通过梳理乡村旅游振兴发展模式,以山西省三个典型乡村旅游振兴示范村为例,从以企业主导的“特色开发+休闲农业”振兴模式、社区主导的“城乡融合+休闲农业”振兴模式、政府主导的“特色开发+休闲农业”振兴模式等三种模式总结山西省乡村旅游振兴示范村的成功经验,深入剖析山西省乡村旅游振兴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从而推动山西省乡村旅游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1、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广大物质生产和社会服务第一线的,从事技术应用、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实用人才的高等层次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不是作为高等教育一个层次而存在,而是作为高等教育结构中的一个类型而产生、发展的。 2、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指导思想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要做到三个“有利于”:有利于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和已有教育领域的合理利用;有利于中等教育结构的调整和中、高等职业教育的相互衔接;有利于培养基层需要的高级实用人才,为区域经济和科教兴业第一线服务。三个“有利于”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办学目的,指明了人才特色和就业去向,说明了发展高职的主要途径,促进了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3,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韩、日两国都十分重视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通过正规和非正规两种教育形式提高乡民素质、改变乡民观念并增强其伦理道德水平和国民凝聚力、建设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可借鉴韩日做法:以政府为主导实行财政、立法双轮驱动,切实加强乡村振兴"硬建设",改善乡村基础设施面貌,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农产业,提高乡民物质生产水平;以教育为主导实行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双轮驱动,切实加强乡村振兴"软建设",强化乡民伦理道德教育,培养新型乡民,提升乡民精神生活境界。  相似文献   

9.
金融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当前农村金融人才存在着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亟须高校加强金融人才的培养。深入剖析高职院校农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从明确高职院校农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创新农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打造“理实一体化”农村金融专业实训平台、建设特色化的农村金融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构建农村金融人才的培养路径,进而提升高职院校农村金融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涉农高职院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涉农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自身农业专业的特色,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上有效对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增强新形势下涉农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力,为助力地方经济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大学生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乡村基础设施落后、特色资源匮乏、政策支持与基层服务落实不到位、家庭和亲友不支持、大学生个性特质和职业倾向性等构成大学生返乡创业主要制约因素。应对这些制约因素,需要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优化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方案、聚力社会支持系统、整合乡村创业资源、构建多维动力体系,通过多措并举形成合力,以期推动大学生返乡创业,促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2.
贫困地区虽已脱贫摘帽,根据实际情况仍属欠发达地区。文章以民盟湖南省委会乡村振兴“百村千户”实地调研为依据,针对脱贫摘帽后的欠发达地区存在的人才短缺等问题,提出以产业带动就业留住人才、联合高职院校培养人才、为乡村产业振兴招募人才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战略,也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要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目标,需要多元化、专业化的社会组织加入。通过对X省社会组织的案例调查研究,分析了社会组织在经济、生态、文化、社会治理等方面形成的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发掘社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探讨了社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存在的困境以及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破解困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人才队伍关系到乡村的人才振兴,关系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因此,巴州作为农业大州,开发、建设好巴州农业人才队伍对加快巴州的发展具有全局性的意义,关乎巴州乡村振兴的实施效果,以及巴州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前景,指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人才的培养出路——“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粤西欠发达地区的循环式“订单”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学年校内基础技能训练,第二学年上学期校外专业技能实习,第二学年下学期校内专业技能提升,第三学年上学期校内专业技能巩固,第三学年下学期校外岗位工作实习。  相似文献   

16.
脱贫攻坚战役为农村电商行业发展打下了基础,乡村振兴战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农村电商的规模和种类扩大,农村电商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主要推动力,这就需要大量的农村电商人才作为支撑。而在全国大力推进双创建设的背景下,双创理念在农村电商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双创型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还存在许多问题,导致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一直无法满足乡村振兴的需求。文章就双创理念在农村电商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加以研究,探究农村电商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具体问题,并且针对性地制定策略,目的在于建立起农村电商双创型人才的完善培养系统,提高我国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实施。  相似文献   

17.
浅析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内涵、特征与认定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各种应用性人才。它决定了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不仅需要具有本专业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必须具有较强的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能力。因此,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同时,弄清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内涵与特征,确立适当的认证标准,从而创造出与自身特点相匹配的实现条件与路径,建立一种高职高专“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长效机制是一件亟待解决的大事。  相似文献   

18.
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在此过程中,准确评价乡村振兴发展水平是政府采取有效举措的前提。对四川省21个市(州)的乡村振兴发展情况进行研究,构建起一套包含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和66个三级指标的乡村振兴指标体系,并创新性地使用四川省乡村振兴监测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四川省各市(州)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尤其是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和治理有效三个方面;各地区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存在“断点”现象。最后指出,可通过完善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监测机制,设立动态化、差异化的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补全各地乡村振兴发展短板以及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落后地区的政策支持等措施,助力四川省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充分表明国家对促进农村、农业发展的巨大决心。四川农业素有精耕细作之美誉,乡村振兴背景下对四川特色农产品品牌管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四川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要求,通过特色农产品品牌确立、品牌塑造、品牌拓展与延伸等一些列管理手段,进而达成"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视域下,“直播+公益”作为一种助农新模式,已经成为推动农村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就“直播+公益”助农的现状来看,有主流媒体的牵头,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广以及头号主播的积极推动。但鉴于“直播+公益”助农仍然属于新兴事物,其在实践中依然存在农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农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直播+公益”助农产业链不成熟以及直播队伍的素质稍显欠缺等问题,影响了消费者对“直播+公益”助农模式的信任,阻碍了农产品的销售,不利于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因此,严格把好直播农产品的质量关、加强对农产品特色品牌建设、打造“直播+公益”助农一体化链条以及加大对公益直播队伍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