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爽 《东北之窗》2010,(23):37-38
一直以来在很多人的印象中,“80后”青年似乎已经成为“只顾自己,不关心社会;只会索取享受。不会艰苦创业”的代名词。实际上。这种评价是不公正的。事实上.无论参与汶川地震抢险突击的解放军和武警战士。还是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很多都是“80后”的青年。不光如此。在2010年大连市公推遴选中涌现出的一批“80后”干部也佐证了这个群体的优秀。  相似文献   

2.
金琳 《上海国资》2022,(11):16-20
<正>青年们跃步登台,创新与变化带来活力的涌流2022年应届毕业生入职季多了一些新面孔,首批“00后”大学生应届毕业生走入职场。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青年员工已经逐步构筑起企业中最亮丽的青春风景线。青年们跃步登台,创新与变化带来活力的涌流。打好组合拳,全面构建优秀青年人才培养体系成为国有企业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3.
朱国良 《浙江经济》2013,(21):59-59
多一些书卷气,少一点烟酒味,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从政的需要 “若要好.大做小”人们都期望有个温馨的家——一个充满阳光,充盈爱意、朝气和理解,美丽而又宁静的蓝色港湾。唱响过“我想有个家”,渴望的当是我想有个温馨的家、“家”这个字眼似普通,但却内涵丰富作为社会最基本的细胞最微小的组织,  相似文献   

4.
刘晓楹 《魅力中国》2014,(18):115-115
《小城三月》中“我”的家开明平等、民主自由。而主人公翠姨则生长在封建家庭里,尽管生活并不艰苦,但却享受不到民主与尊重。于是她向往着“我”的家。“我”的家与之前萧红创作的家的形象有很大差别,联系《小城三月》的创作背景与萧红的生平探求原因,笔者认为这是萧红生命弥留之际对爱与温暖的最后一次憧憬与追求。因此“我”的家不仅为翠姨憧憬,更为萧红向往。  相似文献   

5.
孙文华 《魅力中国》2011,(17):375-375
“80后”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当中的新型群体,承担着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新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80后”大学生的婚恋新现象及婚恋观在相当程度上折射出“80后”这一群体及我国的社会现状。因此,关注他们的婚恋问题也就是关注我们青年的发展及祖国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6.
“受贿”记     
我正忙着手中的活儿,门被敲响了,一位身材偏瘦、鼻梁上架着宽边眼镜的青年走了进来。 我示意青年坐,并很职业化的问他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 青年没有坐下,而是十分谦卑地站在我的面前。这时候,我才发现青年是一圆珠笔促销员。 我再也不愿正眼看他了,低头忙自己的事儿。  相似文献   

7.
正在发言台上,一张张自信的外国面孔,说着一句句流利的中文。他们激动地脱稿讲述自己在中国的"奇遇记",来自越南的阮氏芳感叹:"在中国留学的3年,是我一生最美好、最难忘的一段时间……"这是5月10日,在渝举行的2018"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重庆)开班仪式上学员代表们发言的一幕,他们是来自20个国家的26名青年汉学家。此次来渝研修学习中国文化,分享和续写他们的中国故事。"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是中国文化部和中国  相似文献   

8.
苏寿南说,一次我在国外同两位企业家谈人生格言,一位说“打倒昨天”,一位说“创造明天”,我说“发展三枪,永不满足”是我的格言。 苏寿南的格言引领着“三枪”从“夕阳工业”走向“永恒的产业”。  相似文献   

9.
<正>学习机,可以说是一个很“古老”的品类了,在80后、90后的童年记忆里,“望子成龙就用小霸王”“步步高点读机,哪里不会点哪里,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的广告语必然占有过一席之地,而一台文曲星电子词典在手,那感觉也毫不逊色于今天拿着最新款手机。  相似文献   

10.
整体出生于70年代后所有持笔为生的青年们,人们最强烈的感觉是悲凉,因为他们的人数和作品的数量与打动人心的量组成反比。而且太多大众传媒的需要不仅为他们提供了停留的阵地,也提供了停留的理由和借口。1在人们普遍的印象中,似乎一提起“七十年代后写作”就一定是在说卫慧、棉棉、周洁如、戴来、潘向黎、冯晓颖、乔叶、叶倾城等一群年轻而前卫的女孩子。不错,她们的确是跳不过去的,也是非常活跃的。但我更看重的还有与她们相呼应的另一群男性青年。比如余杰、谢有顺、狄马、江登兴、萧三郎、蒋泥等。值得注意的是他们除了出生和生活…  相似文献   

11.
4月23号,锦江小礼堂,上海市十大青年经济人物评比答辩在紧张地进行着,傍晚时分,名单揭晓,上海云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有毅以高票当选。一年前,他曾获得了上海市十大青年“精英奖”,宽泛地说,他这一次也算是“蝉联”了。施有毅说:“是云都品牌造就了我的荣誉,我只是一个幸运儿。”  相似文献   

12.
赵军 《中国高新区》2010,(11):60-60
佳能(中山)办公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张繁先生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合影,一块刻有“共生”两字的石碑后站立着他和他的同事们。在佳能,你不能根据穿着来辨别某位员工职位的高低,因为,从企业高层经理人到生产线上的基层员工,他们的着装都是“清一色”。在这里没有文化、国籍、语言的差别,“共生”理念和“一个佳能,一个家”是佳能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3.
推开赵铁锁办公室的瞬间,以为走错了房间,初见的情景足以用“震撼”二字形容。 大约30余平米的空间内,一张偌大的办公桌上“堆放”着足有一米高的书籍与资料,在办公案台的一旁,“四世同堂”的产品琳琅满目,最惹人眼的当属案台旁“站立”的三四个行李箱。临时性出差已经成为赵铁锁的工作常态,在他看来,伴随着公司产品的不断丰腴,家与办公室的界限已经日渐模糊。  相似文献   

14.
蒋蓁 《中国高新区》2009,(7):125-125
古老的中华民族最辉煌最灿烂最悠久最纯正的国粹是什么?是文化。时下,最时髦最讲究最通俗最罗曼蒂克的时尚是什么?也是文化。不知何时,当文化悄然走下高雅的殿堂,各种“文化”现象便如潮水般蔓延开来。一时间,天花乱坠,地涌金莲。除了“节日文化”、“休闲文化”、“礼仪文化”、“广告文化”,还有“酒文化”、“茶文化”、“吃文化”甚至“厕所文化”,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就连堂而皇之地印着“别理我,烦着哪”、“你爱我吗”、“听说你老公不在家”这种令人汗颜而自己浑然不觉口碜的嗲语颠词的T恤衫,  相似文献   

15.
车阳 《中国西部》2010,(1):78-79
《双城记》的开篇语中曾写道,“这是最美好的时代,这也是最糟糕的时代;这是最光明的时代,这也是最黑暗的时代”,如果用来形容今天优喜参半的“后危机”时期,或许再适合不过了。在这个矛盾着的时期,与“商”多少沾点边的企业虽不能说谈“危机”色变,也是感觉困苦三分。但有这样的一些“娘家”,在自己的“儿女”受委屈时,挺身而出,为“儿女”擦干眼泪,重塑美丽。  相似文献   

16.
李镇西 《东宇经纬》2000,(10):37-38
黄玉峰是上海复旦大学附中的语特级教师,其实他并不是青年。但他分明有着青年人的纯真、率真甚至天真;更可贵的是。他以民主与科学为自己的教育理念。所以。我诙谐地称他为“五四青年”——“五四”。乃“五十四岁”之简称也。  相似文献   

17.
广雷 《上海改革》1993,(3):27-27
不久前,笔者出差到郑州在该市最繁华的闹市区观光时,一位朋友指着相邻的几家商场对我说:他们之间曾展开一场“商战”,斗得很厉害:有的门前挂起巨奖销售的横幅,旁边摆着新新的汽车、摩托  相似文献   

18.
“我们中心到5月份正好满2周年、送出去的学生也正好100名,至今保持着百分之百的签证率。这是我和中心的同事们对自己的工作最感满意的地方。”山东青年出国留学咨询服务中心的单连顺主任如是说。 坐落于山东省青年干部学院的出国留学咨询服务中心是该院下属的事业单位,也是目前经全省正规批准的14家出国  相似文献   

19.
<正>每当走进一家企业,满载奖杯证书的“荣誉”都会被摆在最显眼的位置。拥有专利的展示必不可少,象征着企业的科研实力。一纸专利并非创新终点。如何通过有效的转化方式,让专利从“书架”到“货架”,成为公司在行业竞争中成败的关键。专利的转化数量、质量和速度,决定着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程度及其市场占有率,更成为国家在科技竞争中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在1月9日首届青年华商峰会“走出去——中国的全球整合”圆桌论坛上,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局长李奕贤介绍说,有咨询公司曾对729家企业作过一个调查,发现“走出去”的企业在5年后只有1/6还能继续盈利。丰佳国际集团董事长耿健认为,很多企业选择“走出去”战略往往不是自己的意愿,而是响应政府提出的号召,甚至上升到了“为国增光”的层次,这是一种理解上的偏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