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小平钱,又称平钱、一文钱,即一枚充当一个钱的小钱。汉代五铢多为币值折一的小钱。南北朝时出现了"文"的概念,到唐代"宝文"钱制形成  相似文献   

2.
杨建东 《西安金融》2003,(10):63-63
《钱币研究》2003年第2期刊载候海智、刘百林同志的大作《传形五铢说蜀汉》,所提供的五铢拓片应为东汉钱币,不是蜀汉五铢。传形五铢,在西汉元鼎四年的刘胜墓中已有发现,东汉、蜀汉亦有传形五铢。蜀汉的“直百五铢”钱径略大,而“五铢”的钱径一般小于直百五铢,蜀汉的传形五铢钱  相似文献   

3.
一、开元通宝钱制的产生及意义唐承隋制,货币制度以钱帛为主,金银有时也用作货币支付。唐初,结束五铢钱制,如行通宝钱,历史1300余年,我国货币形制步入通宝钱制时期。唐初沿用隋五铢,轻小淆杂。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废隋钱,效法西汉五铢,铸“开元通宝”, 取代五铢钱制,发展成新的钱币体制,对中国封建社会货币经济影响很大。主要意义有:(1)再次肯定钱币形制为外圆内方,肉好背有周廓。钱径2.4cm,币材为铜,重约4克。该钱式为以后历代王朝铸币的标准。(2)结束了以重量为钱币的  相似文献   

4.
叶伟奇 《西安金融》2005,(11):79-80
数年前,笔者从外地泉友处购得一枚奇特的“乾隆通宝”宝福局小平钱。该钱红铜质地,钱体呈暗红色,直径25.50毫米、穿径5.5毫米、廓厚1.2毫米、重4.76克。正面”乾隆通宝”四字,文字朴拙,字迹略显漫漶,背面穿左右为满文”宝福”字样(如图)。  相似文献   

5.
笔者近日在福州觅得一枚奇特的“光绪通宝”圆形方孔钱。此钱为铅质,直径22.50毫米。穿径4毫米,厚1.8毫米,重4.95克。面文“光绪通宝”四字对读,背面穿左右分别为满文“宝福”二字。文字朴拙.铸造粗糙,穿口呈不规则的圆形。通体灰黑色.间有土锈。(如图)“光绪通宝”为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恬在位期间(1875—1908)铸造的年号钱。翻阅有关清代钱币的图谱资料,所见“光绪通宝”皆为铜钱.有红铜、黄铜、白铜质地者,惟独不见有铅质钱。  相似文献   

6.
家庭致富,除了开源还要节流。别以为家用是小钱,能够适当掌握好,所带来的效果也相当惊人。 一、每天记帐,掌握钱的流向 金钱积累有4个步骤:1.花钱,同时了解钱花到哪里去。2.赚钱。3.把多的钱拿来储蓄。4.投资。  相似文献   

7.
近读《钱币研究》今年第八期汪有民先生《崇祯通宝人足祯钱》一文。检查自己所藏之人足祯钱,发现除与汪先生一文所介绍之人足祯钱之外,另有一种版别的人足祯钱,如图(1),崇祯通宝四字书写大方规范;崇字的“示”都第一横较长,祯字上点为一横,写作“祯”。经测量直径24.8,厚度1.1,穿孔5.5毫米。重3.2克。另在崇祯通宝出头祯系列里,一类如汪文介绍的人字足出头祯,另外还有一类为八字足出头祯。  相似文献   

8.
笔者于2001年《西安金融·钱币研究》第11期上发表了拙文《襄樊汉江出水的内郭五铢》,根据其形制特征及史料记载,把它定为梁天监五铢的一种版式。主要史料引自《古钱大辞典》下篇第161页摘录的南史中的一段话,即“南史南平王伟传,天监元年,封建安王,初武帝军东下,用度不足,伟取襄阳铜佛,毁以为钱。”根据这一记载以及《隋书》食货志所说:“梁武帝乃铸钱,肉号周郭,文曰五铢,重如其文”之说,笔者认为,南平王肖伟所铸之币必遵循武帝铸币形制,同时根据襄樊汉江出水的内郭五铢特征所以得出了上述推测。文章发表后似觉意犹未尽,两年多来,又得内部…  相似文献   

9.
一、东汉早、中期货币东汉初年,社会动荡,货币紊乱,民间交易兼用半两、五铢和莽钱。建武六年(30年),公孙述在四川发行铁质五铢,甚至一些地方杂用布帛金粟。直到建武十六年(40年),才重新开铸五铢。建武五铢。钱径2.6cm,较西汉五铢轻,一般为3克,小的1.9克。铜略带红色,铸造精致,钱面平整,都有外廓,钱文  相似文献   

10.
在大量存世的“康熙通宝”中.有一类“熙”字左侧少一竖的康熙钱.人们俗称罗汉。这类钱一般铜质较好。色泽金黄。常见品均为户部宝泉局所出。余十五年前在四川成都得一品罗汉钱.钱面文字和常见品相类,而背面穿左右却有满汉文“台”字。该钱直径25.8、穿5.3、厚1毫米,重4.4克。制作规整。钱文规矩。铜之精良:钱背的满文“台”字和普品满汉文“台”字不类,书体较为圆润,像一只小鸟(如拓)。  相似文献   

11.
2011年2月,地处巴山腹地的安康市旬阳、平利等县继2006年初春之后,再次发现南明永历、兴朝通宝大小钱,已为钱币爱好者收藏。其中永历通宝系当十大钱,兴朝通宝有小平、折五、当十三种,版式各有不同,外缘锉痕明显,钱面背绿锈斑驳或附带赭红色。现拣选部分特征明显者略加考证。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钱币有的文学错位,例如:“半两、五铢、货泉、大泉五十”等本应是右读.但个别却有的左右错位,叫“傅形”。还有的正背面钱文相同叫“合背”或“合面”。文字也有的变异“咸丰重宝”的宝字.宝盖下“双王”(宋钱多见),有的是“尔”、“缶”“勿”宝字写法不同。太平天国的“国”字没点。这是文字写法之不同。也有的钱文错缺笔叫“异分”。版别千变万化表现在规制方面尤多,有“悮造”也有“非惧造”。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投资》2005,(3):3-3
都说钱难赚,钱确实难赚。以前还有人认为只是赚大钱不容易,赚点小钱还是比较容易的,现在就连小钱也不好赚了。想赚钱,不吃一番辛苦.受一番折磨,简直不行。但就是有那么一些人,满脸挂笑.乐乐呵呵地就将钱赚了,赚得还都不少。这都是些什么样的人?他们有什么魔法,使他们能够超脱凡界.好像拥有金手指的神仙,能够点石成金?封面文章《“可爱”的投资》为你解答谜团。  相似文献   

14.
徽商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典型的儒商,“贾而好儒”是徽州商帮的主要特色。“儒”主要有四层内涵:一是指有文化、有学识的人,如“儒生”、“儒士”等;二是指读书人出身的或有学问的大臣.泛指官员.如“儒臣”,“儒将”等;三是指学术、思想.如“儒学”、“儒术”等;四是指道德、人格,如“儒道”、“儒雅”等。  相似文献   

15.
《中国金融家》2010,(3):159-159
孙吴铸造比轮钱 金陵货币的铸造现在有史可查,早自三国东吴时就已开始。东吴大帝孙权由武昌还都建业后,于嘉禾五年(公元236年)开始在冶城(今朝天宫)铸造“大泉五百”,始重12公分,后降为8公分。  相似文献   

16.
蜀汉传形五铢,形制同东汉五铢,但风格与众不同,颇有独到的特点。“五铢”二字传形且反书,面无内廓,背有内外廓。钱径24.0毫米,穿10.0毫米,重2.4克,光背。(如图)蜀汉,三国刘备建立。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入蜀,公元221年汉中称帝,年号章武,在历史上存在过43  相似文献   

17.
家庭致富,除了开源还要节流。别以为家用是小钱,能够适当掌握好,所带来的效果也相当惊人。一、每天记帐,掌握钱的流向金钱积累有4个步骤:1.花钱,同时了解钱花到哪里去。2.赚钱。3.把多的钱拿来储蓄。4.投资。  相似文献   

18.
洪峥 《国际融资》2011,(12):45-47
实力、能力、精力是投融资转型最简单的判断标准。实力是指愿意投入起码的小钱撬动投融资大平台;能力是指愿意提升自己和团队的投融资专业技能;精力是指愿意投入人员和时间搭建投融资平台  相似文献   

19.
五代南唐铸造的唐国通宝以其书法秀丽、铸工精良居五代各国铸币之首,尤其是钱文篆、隶、楷三体开北宋对钱之先河,一直受到广大集币爱好者的喜爱。多年来,襄樊汉江卵石中出水不少唐国通宝,绝大多数为篆书小平钱,而且版式较单一,其它品种出水不多,现将笔者近期收到的三枚较少的版式介绍如下:图1,楷书小平,径2.5,穿0.6厘米,重3.9克,轮郭及文字深峻,铸造精美。图2,篆书折十大钱,径3.1,穿0.71厘米,重8.7克。由于水下长期腐蚀,稍有磨损,钱面布满细小砂粒。此钱汉江仅出一枚。图3,隶书小平小样,径2.29,穿0.6厘米,重1.3克,面文清晰,背平夷,此种钱在…  相似文献   

20.
在我藏品中五铢“君宜候王”有三种版式,现介绍如下:编号版式直径重量特征1阴文版2.6厘米3.3克朱头方折,朱高金低2大王版2.6厘米2.65克朱头圆折,王字横长0.5厘米,侯字篆书成“”3小王版2.7厘米2.85克朱头圆折,王字横长0.3厘米,候字篆书成“”五铢钱存世极多,但要想集得一枚真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