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满足消费者尤其是城市消费者的需求,确保食品安全,2000年开始国家有关部门以城市为重点展开了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的探索.由于城市消费者是可追溯食品的消费主体,该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实证调查与研究了江苏省13个省辖市1757个城市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认知与购买意愿.结果表明,城市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认知和购买意愿均不高,显著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主要因素是其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忧患、食品可追溯体系的认知、食品安全信息的需求,以及消费者性别、婚姻和收入状况等.  相似文献   

2.
欧洲在"疯牛病"事件后建立的食品可运溯体系,为2013年初出现的"马肉风波"的调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面对零售超市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为提高农产品的安全度,农产品的质量可追溯体系正在我国各大超市大力推行。本文对"农超对接"背景下,各典型超市的质量可追溯体系建立和实施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加强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食品安全是全球热点问题之一。今年北京奥运会为保障奥运期间的食品安全,已实行了可追溯体系。供应奥运食品将全部实行可追溯制度,用科技手段来为奥运会护航。  相似文献   

4.
正●肉能追溯到屠宰场,菜最远只能到批发市场●短期允许"大体系、小农商"的二元市场存在●各部门"分段监管",再现"九龙治水"之忧假羊肉、镉大米,时至年末,回忆2013年发生的一次次食品安全风波,仍觉惊心。对于国人而言,食品安全已是老生常谈,但监控食品保障安全的政策规定不断推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却越来越低。如何监控食品安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指出,可追溯性是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关键。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制,如今已成为各国保障食品安全的通行做法。  相似文献   

5.
食品可追溯体系是消除食品供应链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向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改变消费者的支付意愿,研究市场机制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中的有效作用。在由食品加工企业和农户构成的食品安全供应链中,分析基于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农户与食品加工企业的博弈行为,得出了食品加工企业对农户进行监管的条件,以及农户按照与食品加工企业签订的可追溯食品契约进行生产的激励措施,并给出了政府在可追溯制度实施中对食品加工企业的激励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正"可追溯"本身就是安全保障今年1月8日正是农历腊月初八,李莹(化名)惦记着晚上要熬腊八粥、包饺子,一下班就特意赶到杭州市屏风街农贸市场买包饺子的白菜、猪肉。"这里的肉菜可以通过条形码,追溯到哪个地方种植、哪家企业生产,感觉比家门口小贩卖的菜更放心。"李莹说,自从知道农贸市场卖的肉菜"可追溯"后,在家门口小摊买菜的次数越来越少。李莹口中的"放心肉""、放心菜",源于商务部推出的一项食品安全工程——全国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下称"追溯体系")。从2010年开始,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网购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尚未系统建立的事实,本文运用协同理论、复杂系统理论、食品供应链可追溯性构建以现代信息技术支撑的网购食品供应链网络溯源信息链作为风险监测信息采集的主线,风险信息共享平台衔接并加强监测机构网络实现网购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协同网购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模式,为丰富和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理论、提升网购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天津宝迪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首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创新型高科技企业。宝迪始终坚持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在全国布局现代化的食品工业园,经过十余年发展.已形成涵盖词料、畜禽养殖、生猪屠宰、禽类加工、低温肉食品‘动物蛋白、生化制药、农副产品物流、旅游地产等产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宝迪集团从企业建立之初,就一直以"追求一流品质、提供放心食品、奉献诚信服务、满足市场需求"为服务和管理宗旨,坚持把产品质量安全放在首位,宝迪集团投巨资在所有工厂及园区建立了高标准的检测机构,健全了肉类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整体提升了公司对肉类产品检验检测能力和水平.通过自动化的产品生产控制系统、质量控制体系实现了食品安全可追溯。同时宝迪还将服务作为核心竟争  相似文献   

9.
2008北京奥运会在即,全面提升首都食品安全控制水平,确保北京奥运期间的食品安全的工作被各级政府提上了日程。为全面贯彻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构筑现代化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健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制,全面提升首都食品安全整体水平,最大限度地预防、减轻和消除食品安全危害与风险,确保首都食品安全,特结合国内外食品安全体系以及有关经验,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10.
食品安全问题举国关注,食品安全涉及多部门、多层面、多环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当前看,应进一步完善;统一协调、权责明晰的监管体系;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完整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食品安全信息监测、通报、发布的网络体系等,促进食品安全水平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连续发生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已成为关系国际民生的重要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深刻的分析了我国政府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存在的①监管的法律体系不完善;②监管部门职责不清;③监管的标准体系存在不足;④检验检测体系存在缺陷;⑤监管的诚信体系存在缺陷几个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了①完善政府监管组织结构②建立统一、高效、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③建立全程控制的一整套法律制度体系④建设食品安全教育宣传体系⑤培育食品安全监管的社会力量体系这几点,完善我国政府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今天,"诚信"这一古代的传统美德却打上了现实的烙印,在潜伏许久的异化过程中终于显露出它新的面孔:经济领域中的诚信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食品安全领域中的诚信问题.诚信问题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政府规制失灵;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不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检测体系的不完善;生产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的不对称;地方保护主义的过度发展;国家处罚力度的薄弱等.  相似文献   

13.
食品质量安全不但关系到食品生产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同时更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和健康.为提高食品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总体水平,进一步提升我国食品生产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保障国民消费的长期安全性,我们迫切需要建立和健全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基于此,文章对我国建立食品安全体系进行了研究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食品安全管理的机制设计与相关制度匹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晟  周洁红 《改革》2012,(5):145-149
在对国内外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借助产权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博弈论、比较制度分析等理论工具,从安全防范机制、三方管理机制、双重认证机制、市场需求机制、终端监控机制、责任追溯机制、社区连坐机制、重复博弈机制八个维度对食品安全治理机制进行经济分析后认为,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应构建包括信誉制度、监督制度和激励制度在内的三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食品安全信息规制体系的结构性缺陷及补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游  朱秋蓉 《特区经济》2010,(12):285-287
食品安全信息规制体系是公民获取食品安全信息的规范性保障。规制措施是否有效、信息给付是否充足,则取决于是否存在一个完好的公民参与机制。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在制度创新方面建树颇多,惟缺乏完善的公民参与机制;这将会导致食品安全信息规制的体系在结构上仍然维持传统的"规制机构——食品生产经营商"的二元对立,行政垄断性的管理色彩过浓。  相似文献   

16.
中国食品流通安全发展现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尽管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状况总体好转,但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食品安全事件在流通环节屡有发生.因此,加强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管理是当前中国食品安全工作的研究重点.本文从中国食品流通安全的现状出发,提出中国流通领域现阶段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通过研究中国食品流通领域安全监管体系和国外食品流通安全监管体系,结合发达国家确保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成功经验与做法,提出提高中国食品流通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据《小康》杂志发布的"2013中国平安小康指数"调查显示,七成以上的受访者对"食品安全"表示担忧,食品安全问题已连续四年成为影响国人安全感的首要因素,亦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李克强总理在今年5月份的三次国务院常务会义上都提到食品安全问题,强调要"重典治乱" 国务院对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作出重大调整,从原有的五部门各管一段调整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农业部主管,"九龙治水"的局面有望转变.此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堪称最严《食品安全法》有望年内修订完成等一系列举措,让我们看到本届政府治理食品安全问题的力度和决心.  相似文献   

18.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着国计民生,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需求.近年来,"瘦肉精"、"毒奶粉"、"地沟油"、"毒胶囊"等骇人听闻的事件频频引爆,有人甚至用"易粪相食"来形容食品安全的现状,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暴露了现行食品安全动态预警能力较差,以及食品安全监管水平较低的现实.  相似文献   

19.
食品小作坊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和重点,也是食品安全监管的一个关键环节.实际生活当中,小作坊户数多、居民受众面广、从业人员参差不齐、监管难度大,容易发生食品安全事故.但是,由于<食品安全法>对小作坊的监管立法留给了地方各省,从而使这类个体暂时"准游离于"<食品安全法>的规制范围之外.因此,完善对食品小作坊的安全监管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中国食品博览会已经连续6届在宁波举办,2010食博会以"绿色消费与安全"为主题,积极引领食品产业转变发展方式,倡导食品企业开展诚信经营及绿色市场可追溯体系建设,推动食品流通向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和品牌化发展,展会活动丰富,人气火爆,供需两旺,亮点纷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