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刘群  梁福铖 《技术经济》2022,41(9):83-94
平台经济是连接多个用户群体进行信息与资源交换的新型商业模式,近年来其垄断形势愈演愈烈,对现有监管模式和反垄断研究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利用Citespace V科学计量工具,对2003—2022年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的平台经济反垄断研究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研究,在探究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演化路径的基础上,构建了平台经济反垄断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平台经济反垄断研究主题经历了从传统双边产业反垄断与反垄断法构建,到双边市场特征与相关市场界定问题,到算法、大数据引发的垄断治理困境,再到超级平台形成、“二选一”独占交易协议4个阶段的演变。总的来看,平台经济反垄断理论框架由垄断形成机理、垄断演进趋势和反垄断规制体系三个部分组成。平台经济的规模效应、网络效应和锁定效应三种特征诱致垄断发生,垄断竞争理论、双边市场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是这一问题的重要研究视角;在技术与规模驱动下,平台经济呈现“厂商垄断-平台垄断-场域垄断”的主体变迁和“价格垄断-算法垄断-数据垄断”的形式升级;对此,应当构建价格监管、算法规制与数据治理相结合的综合规制体系。  相似文献   

2.
双边市场视角下的平台企业行为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具有双边市场特征的平台企业行为具有独特的经济特征,这些经济特征与传统单边市场中的企业行为有着根本的区别。传统的基于单边市场特征的产业规制理论,无法解释平台企业的经济行为,也就无法解决具有双边市场特征的平台产业中的垄断与竞争问题。对平台企业进行有效的政府规制亟须建立一套新的、基于双边市场特征的产业规制理论。  相似文献   

3.
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数字平台企业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代表性产物,凭借双边或多边市场特性汇聚海量用户和数据,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数字平台垄断现象。数字平台垄断现象治理应在不突破底线的前提下,从多维度把握鼓励平台健康发展与防止平台垄断之间的平衡点,以大国科技博弈和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视角,权衡加强创新产出和反垄断规制间的关系,秉持“促创新、强监管、守底线”原则健全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明确数字平台垄断现象治理的动态调节标准,创新反垄断调节方法,建立数字平台垄断现象治理动态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美国反垄断政策的取向 :反垄断政策的产业经济理论基础从哈佛学派转向芝加哥学派 ;从着眼于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市场和国家整体利益 ;从对垄断结构的规制转向对垄断行为的规制。在此基础上 ,对我国反垄断法的制定与实施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产业平台及其主导下的双边市场发展,因其独特的社会福利"两面性"对传统的产业规制政策框架提出了全新挑战,并引发了当前产业组织相关领域密集的学术讨论。针对目前相关研究之间存在的严重学术割裂,就平台市场组织特征、平台竞争及其社会福利效应、平台网络治理3个方面,对来自产业经济学和战略管理领域的重要文献进行了跨学科梳理与整合。并指出,在平台市场反垄断规制的必要性、可操作性与社会成本、平台网络的系统性风险等问题上,现有研究还显得相当薄弱,有必要融入平台市场技术属性及产业生产系统架构演化研究。  相似文献   

6.
双边市场的定价策略及反垄断问题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双边市场理论是近年来产业组织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分析双边市场的特征及类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垄断交易平台和竞争性交易平台的定价策略、定价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结论表明,双边市场的定价策略与单边市场迥然不同,双边用户的价格结构并不反映其成本结构.最后对双边市场"特殊性"所带来的反垄断问题进行了探讨,由此得出一些结论和公共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
崔婷  李晨 《产经评论》2020,11(1):5-16
互联网医药行业中,私人经济与公共利益交叉程度高,同时涉及经济垄断和行政垄断领域,部分适用通过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原则。其涉及市场机制的部分,可能会触动反垄断调查。医药实体行为或业务的性质,是界定该行为或业务是否适用市场机制的标准,同时也是判断《反垄断法》适用性的标准。互联网平台经济具有双边市场的特性,会在相关市场的界定和竞争分析的路径方面与传统医药行业案件不同。另一方面,并非所有医药行业与互联网平台的结合都适用双边市场理论,决定双边市场理论适用性的标准是医药实体与互联网平台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处理互联网医药行业垄断案件时,需正确区分两个关系:市场机制与非市场机制的关系、医药实体与互联网平台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全球范围的反垄断部门都将面临来自数字平台的挑战。过去静态、单向的反垄断分析框架及判断标准很难适用于数字经济时代动态、跨界的平台经济,界定相关市场难度加大,市场支配地位认定困难。面对以掠夺性定价、"二选一"、跨界垄断、平台间并购、算法共谋或歧视等为代表的平台垄断行为,不仅准确判断更加复杂,争议也会更多。在反垄断执法过程中,范围和时机难以抉择、取证难,法律救济不及时,执法队伍建设滞后等挑战也不容忽视。这一系列挑战引发了国际上主要反垄断辖区的高度关注。尽管各国因产业发展及制度差异在规制理念和执法方式上有所差别,但都强调拓展监管思路、创新分析工具和灵活执法,并注重考虑国家利益。现行反垄断法的基本制度仍然适用,但需要及时根据新问题做出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9.
得益于生态系统竞争优势与第三方支付平台数据集聚功能,大型互联网科技平台频繁涉足金融科技市场引致金融科技数据垄断新型命题。金融科技市场经营模式的多样性与差异化造成数据垄断竞争效应评估趋于复杂,新型要素的立体嵌入与相互作用则促使系统性金融风险实现多维嬗变。数据规范供给不足叠加权力协作机制失衡显著梗阻金融科技数据垄断治理实效,而金融监管与反垄断规制的“先天”冲突更为金融市场创新风险之应对蒙上阴影。防范金融科技领域资本无序扩张应当在共治、预防、技术理念统摄下统筹治理资源配置,系统性建构以金融数据治理作为主干,金融监管与反垄断规制形塑两翼的金融科技数据垄断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垄断就是国家或企业独占市场资源,反垄断就是当这种情况出现时,国家政府或国际组织进行干预的手段。而对我国运输产业而言,垄断的现象还十分严重,而如何进行反垄断和对这种情况进行有效的规制,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话题。本文结合《反垄断法》和对我国运输产业的认识,谈谈对反垄断和规制问题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林仲豪 《经济问题》2007,(12):54-56
日本是"政府主导性"市场经济国家,其政府对行政垄断行业的规制事无巨细.但在20世纪80年代后,日本为适应国内变化了的经济形势,对其规制进行了以"原则上实行经济自由化"为目标的规制改革,其改革采取了渐进式改革方式.日本对规制的改革对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和非国营经济进入行政垄断行业以及促进经济竞争、提高行政垄断行业的效率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杜志渊 《经济与管理》2007,21(10):79-85
中国零售业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过度竞争,业态结构不合理,业态区域结构失衡及过度开放等。为进一步优化零售产业的组织结构,中国应制定反垄断政策,加大力度实行零售业进入管制政策,制定零售业并购、联合的政策。制定零售业国际化经营政策,鼓励开拓农村市场等。  相似文献   

13.
伴随芝加哥学派、后芝加哥学派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受到迅速崛起的欧洲与日本强大的竞争压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逐步放弃了由哈佛学派创立于罗斯福新政时期,并指导美国反垄断法实践长达半个世纪的结构主义理论,改行效率优先原则,大大放松了对企业兼并的控制,推动了美国产业市场的寡头化发展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美国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代表,研究其兼并指导准则的演变,对处于经济转型期的我国建立企业兼并规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们常常将反垄断法的实施方式局限于公共实施和私人实施。在反垄断视域下,行业协会主要被作为反垄断规制对象进行研判,至多也就是作为私人实施的附属力量。这种状况,无论是对作为第三部门重要组成部分的行业协会自身发展,还是对反垄断法的实施而言,都是非常不利的。行业协会作为反垄断的第三种途径,有其必要性与正当性,其可在作为"法庭之友"、反垄断诉讼、竞争信息收集与整理、垄断争议防范和处理等方面发挥独特地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产权结构调整:新时期我国银行业改革的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裴平  卢授永 《当代财经》2004,(10):47-5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改革是以市场结构调整为主的增量改革,而且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经济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业已进行的银行业改革也暴露出明显的局限性:如作为存量部分的国有商业银行依然缺乏参与市场竞争的内在激励,其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作为增量部分的中小商业银行产权结构不尽合理,其治理结构还有许多缺陷。在新时期,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深化银行业改革必须以产权结构调整为取向。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银行业发展壮大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标准必要专利在标准与专利的整合中应运而生并提升了知识经济效能。但是,专利标准化的同时也扩大了专利权人在相关市场的支配力,很容易产生专利权滥用行为,如不公平高价许可、不合理搭售、无正当理由要求反向许可等。以标准必要专利权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为切入点,以高通案为例,分析标准必要专利权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反垄断问题,针对反垄断法体系,从立法与执法两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为涉及标准必要专利的反垄断行政执法和反垄断诉讼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自然垄断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我国自然垄断行业的产品和服务价格明显偏高,效率低下,政府必须对其价格进行规制。然而,常用的价格规制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管理改革,需要通过市场机制、竞争机制以及政府有效的规制共同对其价格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The credit crisis that developed as a result of the problems in the US sub-prime mortgage market has consequences for the future shape of regulation of the fund management industry. The author examines the exposed agency problems, poor risk management, and the lack of liquidity in many fund offerings that have led to a number of new onerous regulations (as distinct from ‘acquired regulations’). The new regulations are changing the industry microstructure. Post credit crisis valuations are 73% of the pre credit crisis five-year levels, implying the markets are evaluating the industry differently in view of the many new challenges that it now fa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