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非对称信息下的协调供应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晓辉  张强 《物流科技》2007,30(5):80-83
针对m个供应商与n个零售商构成的分布型供应链,其中供应商作为主导者确定批发价,零售商确定各自的零售价,市场需求量由零售商的价格弹性需求决定的问题,利用逆向归纳法的方法研究具有Stackelberg博弈特征的定价决策,同时给出由信息非对称分散控制供应链转化为信息对称集中控制供应链的协调条件。研究表明,在信息非对称条件下,当零售商利润占总利润比例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时,零售商可以和供应商信息共享,从而达到供应链系统协调下的“双赢”。最后通过实例验证给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2.
在需求确定且与价格具有相关性的前提下,针对单供应商和单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在分析了普通契约不能实现供应链协调的基础上,构建了供应链利润共享契约决策模型。研究表明,利润共享契约的应用可以实现供应链系统的协调,并重点探讨了利润共享契约有效实施的条件和利润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3.
陈星 《价值工程》2011,30(19):14-15
本文从零售商的角度,首先分析了零售商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分散式决策,然后分别研究了供应链系统利润最大化、供应商和零售商联盟下的渠道利润最大化的集中式决策模型。进而提出了与展示量和零售价格相关的批发价加补贴合同,得到协调零售商的分散式决策,达到与系统利润最大化决策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供应商管理库存(VMI)是目前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方法之一。一般来说,在独立的单个零售商和单个供应商间导入VMI系统后,零售商在短期和长期内都能获利,而供应商的利润变化则是不确定的。实行VMI后供应商的成本将会发生很大变化,这是供应商进行决策的主要依据。在指出已有文献存在研究缺陷的基础上,文章对实行VMI后供应商的成本变化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刘啸尘 《价值工程》2010,29(14):6-8
本文以一个供应商与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市场需求受零售商进行促销投资的影响,供应商采取了共同补给期和补偿促销投资的协调策略。本文分别建立无协调策略与协调策略下零售商与供应商的利润模型,并对促销投资额与补给期的进行决策。共同补给期条件下,零售商的利润会比无协调策略条件下有所减少。供应商通过补偿促销投资的方式使得双方的利润都有所增加。最终,在共同补给期与补偿促销投资的双重策略下,零售商与供应商可以有效协调。  相似文献   

6.
基于单个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进行研究,比较了分散决策与集中决策对供应链利润的影响,分析了供应链协调的重要性,建立了增量返利激励的供应链合作模型。最后通过数值算例说明了所建立的协同机制可以使分散的供应链系统达到了和集中式供应链系统相同的绩效,系统实现了帕累托的改进,实现供应链成员的利益共享。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弹性需求下,由单一零售商和单一供应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针对短生命周期产品考虑回收价格时供应链协调订货决策及利润模型。给出一次订货和两次订货两种策略,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发现,当满足一定参数关系时供应链协调进行两次订货,供应链各主体的利润相对一次订货时能得到改善,供应链整体利润获得进一步提高,供应链实现更优协调。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弹性需求下,由单一零售商和单一供应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针对短生命周期产品考虑回收价格时供应链协调订货决策及利润模型。给出一次订货和两次订货两种策略,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发现,当满足一定参数关系时供应链协调进行两次订货,供应链各主体的利润相对一次订货时能得到改善,供应链整体利润获得进一步提高,供应链实现更优协调。  相似文献   

9.
刘啸尘  杨爱峰 《物流科技》2009,32(1):117-120
文章以一个供应商与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其中,供应商生产产品的能力小于零售商的年需求量,此时供应商可以把自己缺失的这部分产品以一定价格外包给一个外部生产商,然后再把外包生产的产品重新供应给零售商,假设外部生产商允许原供应商货款延期支付一段时间。文章分别研究了在无外包与有外包协调两种情况下供应链的最优利润模型,并对协调前后利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外包可以提高供应链的利润,并且外包也是从供应链协调的观点解决供应能力不足的一个有效方法。同时还给出了根据延期支付时间来决策外包比例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期权在供应链管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引入嵌入式期权合同,零售商可以将部分的市场风险转移给供应商并支付期权费给供应商作为补偿。在市场需求不确定性条件下,以单个供应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简单供应链为研究对象,研究引入嵌入式期权合同后对供应链各成员制定最优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嵌入式期权的引入可以提高供应链各成员的期望收益、克服双重边际化效应,从而实现供应链协调。  相似文献   

11.
安勇 《物流技术》2012,(11):94-97
在市场需求受到零售商努力水平的影响下,建立了一个由风险中性的供应商和一个风险厌恶的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系统。基于CvaR风险度量准则,研究了零售商的决策行为,分析了零售商最优努力水平和最优订购量的确定问题,同时证明了传统的回购契约无法实现供应链的协调;然后,设计了努力成本共担的回购契约模型,给出了实现供应链协调的条件,并讨论了零售商风险厌恶程度、供应商成本分担比例等参数对最优努力水平的影响;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努力成本共担的回购契约设计是完全有效的,在此混合契约下,供应商、零售商和供应链的利润同时得到了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2.
研究消费者具有扶贫偏好时,制造商与零售商做出扶贫努力的二级供应链,探究制造商向做出扶贫宣传投资的零售商提供不同的契约协调时供应链的均衡决策与协调状态。综合考虑制造商的扶贫水平、零售商的宣传水平以及价格等因素,分别从批发价契约、成本分担契约以及两部制契约视角进行分析,探究契约对供应链决策以及利润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两部制契约更接近集中决策下的供应链系统利润,成本分担契约不可以同时协调制造商与零售商,但两部制契约可以使得双方达到合作共赢,且使得供应链达到Pareto优化;政府、企业应努力提高消费者扶贫意识,以此来提高供应链的利润。  相似文献   

13.
供应链合同通常提供一些激励以调整供应链的成员关系来协调供应链,使分散决策的供应链的整体利润与一个集中的系统下的利润尽量接近。本文在模拟实验中,将合同关系的价格、采购量条款作为决策变量进行了着重研究。通过对供应商——零售商博弈模拟实验得出的450个数据进行的批发价、订购量和利润三方面的分析和处理,把实验结果和理论预测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实验结果内在原因,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研究商品市场需求受零售价格影响环境下由单个供应商和单个零售商所组成的二级供应链,针对零售商和供应商的三种不同市场地位的情况,分别分析了回购契约如何使供应链这到协调.结果表明在三种不同情况下回购契约都能使供应链协调.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由单个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构成的供应链,考虑制造商生产两种碳足迹不同的可替代的产品,建立供应链优化决策模型,确定最优的产品环保水平与销售价格,提出供应链系统的协调机制.分析了产品之间不同的替代程度对均衡解和各成员利润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了收益共享契约对于提高供应链环境的作用.研究表明,产品环保水平竞争强度的增加会带来供应链成员利润的增加而价格竞争强度的增加会带来供应链成员利润的减少.集中式决策不仅有利于供应链利润的提高,而且有利于供应链环境的改善.当消费者对产品之间环保水平的敏感程度较高时,收益共享契约的协调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易逝品多周期销售的背景下,以单个零售商和单个供应商组成的简单供应链系统为研究对象,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供应链协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新冠疫情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造成严重冲击,为缓解这一痛点,在疫情风险背景下,构建了一个生鲜农产品供应商和零售商组成的单周期两阶段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并引入看涨期权,研究零售商和供应商的最优订货定价策略。研究表明:零售商的最优期权订购量是疫情风险系数、期权订购价和期权执行价的减函数。供应商不同时存在最优期权订购价和最优期权执行价,但若固定其中一个,便能获得供应商最优期望利润。供应商通过提高期权订购价或期权执行价均可增加自身期望利润,但其代价是减少零售商的期望利润,以致供应链总期望利润降低,这对供应链的发展不利,可通过调整期权价格,以实现供应链协调。另外,疫情风险对供应链期望利润的影响存在一个拐点,当疫情风险低于该拐点时,供应链期望利润是疫情风险的增函数,此时零售商购买看涨期权对供应链有利,反之则不利。因此在疫情初期,零售商购买看涨期权会不断增加供应链收益,但随着疫情的不断恶化,供应链收益会不断减少。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易逝品多周期销售的背景下,以单个零售商和单个供应商组成的简单供应链系统为研究对象,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供应链协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易逝品多周期销售的背景下,以单个零售商和单个供应商组成的简单供应链系统为研究对象,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供应链协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讨论了一类经典的供应链,即由1个零售商和1个供应商组成的供应链。得出集中决策下的整体利润将大于单独决策下的利润。在利润进行分享时,笔者研究了可能出现的风险,并提出了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